前言:要致富,先修路,这句话已经被咱中国人用到极致了,看看现在四通八达的水泥路柏油路,还有路上川流不息的小轿车大货车,这在十多年前是不敢想象的。
虽然道路通达了,可问题也是接连不断,原本标准较低的乡村水泥路修来只是提供给小轿车摩托车之类的轻型机车走的,可是动辄数十上百吨的重型货车碾压几趟,绝对四分五裂惨不忍睹,即使是城市及其周边高标准的柏油路,在超载的渣土车混凝土搅拌车的蹂躏下那下场也不会好到哪去。
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中国现在在高速发展,到处都是工地到处都在修建高楼,载重车在路上随处可见,就算把路的质量修再好,也经不住这样的压力。就拿我家门前的那条路来说,那可是市委市政府门前的质量超好的柏油路,但是开发商买了附近几块地之后大兴土木,渣土车水泥车横行,于是,你懂的,路上到处都是裂纹,甚至有几处已经变成碎块了,每次出门都跟车震似的。
马路修了坏坏了修,这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即使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但是把修路的成本一分摊,就大打折扣了,那有什么办法能让道路的使用时间尽可能的延长呢?限重?在中国执法不严的现实下不太有用,而且司机有的是办法逃避检查。加厚水泥层?可是这样成本会成倍增加,政府需要投资的地方也不止修路,预算紧张。那么在修路的时候优化道路的承重点呢?这也许是个可行的办法。
现在修路的方法也是经过了多少年发展而来的,一般是先铺上一层渣石再铺上一层水泥上面再加一层沥青的三层结构,也有渣石加沥青的两层结构。相信很多人都看过道路被压坏以后的情景,都是两边塌下去中间凸起来。
SO……小编就想到了一个脑洞比较大的方法,把车辆在道路上的两侧受力点水泥层加厚,中间适当减薄一点,这样就增加了路面两边的受力极限,能够承受更大质量的重型车。在同样的材料下修出更加结实耐用的路,只是稍微增加了施工的复杂程度,何乐为不为呢。
其实这种结构就跟铁路的结构差不多,在车轮走过的地方铺上钢轨,中间辅以枕木,使得它的载重量达到了3000吨级。通过结构优化的方式减增加工作极限降低成本已是未来的主流,粗放式的材料堆积只会造成浪费。
在国家经济战略转型的关键时刻,粗放式的生产已经明确要被淘汰的,转而向高端的精细化的生产迈进,这种精细化生产不能仅仅体现在高科技产业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涉及,修路只是其中一项,优化过的高质量道路才可以更好的为人民和经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