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互联网,我们总能想到一个词——颠覆。现在这个颠覆似乎又要在汽车行业上演了。无人车成为了近期炙手可热的话题,而无人车会是互联网企业上演的再一次颠覆吗?
未来城市中的交通是什么样的景象?
到那一天,也许驾驶汽车将成为一项纯粹的娱乐活动,类似于今天的骑马。取而代之,我们日常的通勤,将乘坐舒适的无人车,由汽车自己将我们带到目的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在无人车上小憩片刻,或者喝杯咖啡,处理处理公务。当我们到达目的地之后,不需要焦头烂额的寻找车位,驾校考试或许也将取消“停车入库”这一项。而城市道路也将告别拥堵,无人车将按照优的方式高效通过,帮助你快到达目的地。
这样的故事,在过去,常常被叫做“梦想”。有句话不是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技术的进步已经让梦想不断走近现实,刚刚的那些梦想绝对不会“万一”实现了,它们“一定”会实现!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投入到无人车的研究中,甚至不乏有一些大胆的计划,比如百度的2018年实现商用,2020年实现量产的计划。
互联网的势力,对于传统的汽车市场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他们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自动驾驶≠无人车
很多时候,我们谈到自动驾驶,会将其与“无人车”混为一谈,但实际上,这二者之间有很明显的不同:自动驾驶的范围更大,无人车相对更小。
怎么理解这句话?
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对于自动驾驶,有一个广为流传的分级定义:从0级到4级,对应自动驾驶程度的不同。0级车辆并不具备自动驾驶能力,4级车辆将拥有完全的自动驾驶能力,位于中间的2级和3级对应都拥有一定程度上的自动驾驶。
很显然,“无人车”指的是完全不需要人工干预驾驶的车辆,也就是说,0级到3级的车辆,并不能做到“无人”,仍然是“有人”阶段,这一阶段,更准确的表述应该是“驾驶辅助”——帮助人类司机简化一些特定的、枯燥的驾驶行为。我们如果特别严谨的来表达,只有4级阶段的车辆,才可以被称为“无人”车。
从这个技术分级来看,目前的互联网企业,和传统车企,采用了截然不同的方式。
相对而言,车企一般聚焦在实现2、3级的辅助驾驶功能,而互联网企业往往选择直接跳过这些阶段,直接进入完全的自动驾驶。这方便典型的代表,在国外是Google,在国内则是百度。
类似谷歌、百度这样的企业,过去从来没有生产过汽车,很多人认为这是互联网企业的不足,但这也许就是他们的决心,正是因为没有造车经验,他们才没有车辆销售的压力,才有可能不惧怕这种有可能冲击自身业务的革命性改变。
百度们做这样的事真的会让人奇怪吗?
很多人心中会存在一个疑惑,为什么互联网企业会选择进入无人车领域,国内搜索引擎的龙头老大百度为什么要做无人车?
如果你对于百度,尤其是百度人工智能有所了解,相信已经可以解答这个问题了。
现在的汽车正在从“硬”变“软”:80年代初一辆轿车的电子系统只有5万行代码,今天的高端豪华汽车电子系统就有6500万行程序代码 ,是前者的1300倍。汽车智能化的趋势给予了百度极大的发挥空间。
从目前公布的信息显示,百度无人车的核心的百度汽车大脑,这其中关键的技术就是人工智能技术,而这项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三个重要的支撑点:超强的计算能力、海量的数据以及优秀的算法。
百度高级副总裁,自动驾驶事业部总经理在一次采访中,就透露了这样一个细节,这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介绍,很形象的表达出互联网企业在无人车上的优势:在这三个领域,百度“恰好”准备的很充分。
人工智能在刚刚起步的50年中,发展非常缓慢,计算能力的不足是一个极大的制约瓶颈。百度已经消除了这个瓶颈:他们做了个小小的集群,几十台服务器,就已经达到2个天河一号的计算能力。他们还正在设计将整个数据中心的服务器,用软件融为一体,让它们能够共同完成同一件任务,这一计算能力将无与伦比的。
海量数据对于人工智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数据为训练深度学习算法提供了所需的材料。自动驾驶汽车也是通过大量数据的训练,不断提升其智能水平。百度是天然的大数据公司,索引了万亿计的网页,数据对于我们也不是问题。
后一个要素就是优秀的算法。因为有深度学习算法的出现,给整个人工智能带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会。据了解,百度拥有全球大规模的深度神经网络,支持万亿参数,千亿样本,千亿特征训练,作为对比,有公开报道的Digital Reasoning神经网络只有第一个数量级的1600亿参数。
所以,百度为什么要做无人车?这个问题并不值得疑惑,如果百度拥有了这些基础基础储备,还不做无人车,那才是让人咋舌的事情。
互联网企业不断上演人才的圈地运动
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目前在中国和美国都设有研发机构,很少有公司可以同时招募到这两个地方的顶级人才,百度是这个小部分其中之一。
对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领域人才的重视,让百度与“造车”这个事儿显得格格不入。这种格格不入显示出了他们与传统行业技术路线的差异,在百度看来,通过人工智能的人才积累,他们将得以攻克自动驾驶为困难的技术环节。
在人工智能领域,有几位全球的顶级人才,吴恩达是其中的一位。早在2014年,百度就将其招入麾下。
根据王劲透露,他们刚刚宣布要在美国成立一个自动驾驶的研发团队,团队规模超过100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圈地运动,百度乐此不疲。
开放的生态,会让梦想更近一点
开放是互联网企业的又一杀手锏,他们的玩法总是与众不同。
王劲在几次采访中,一直在强调,他试图去构筑开放的无人车产业生态。
技术、数据、用户、资金、运营和安全是百度的优势。但是他们也迫切希望能够与中央及地方政府、汽车制造商、传感器芯片和服务器制造商、出行服务商、保险公司、科研机构等等生态中的各环紧密合作。
百度也许不会造车,但是他们可能会造出一个无人车的生态航母。
对于无人车的未来,我们有很多憧憬,我有点迫不及待想要穿越到几年之后,去看看到时候的场景,看看未来到来时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