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来,我国轮胎行业先后面临产能过剩、胶价下滑、美国“双反”等不利影响,出口下挫较重。而产品同质化竞争白热化,中低端轮胎结构性产能严重过剩,成本上升,价格成为主要竞争手段,赢利能力大幅降低,生产经营压力越来越大的业内现状,更是严重打击了整个轮胎行业的市场景气。但是在另一方面,随着结构调整与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企业“走出去”步伐的不断加快,身处逆境中的轮胎行业正在悄然无息地改变着自身原有的粗放模式,实现企业发展的转型升级,开创了中国轮胎从产品输出到品牌输出的全新局面。
一、当前我国轮胎行业面临的困境
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粗略统计,我国现有轮胎企业约500家,其中通过CCC产品强制认证的企业约300家(含外资企业),工业、农业、工程机械车辆轮胎和其他轮胎产品尚未列入CCC认证范围。全国子午线轮胎生产企业约108家,其中国有企业22家、民营企业53家、外资企业33家。从上述内外资企业中抽取40家分析2015年的经营情况,结果不容乐观。根据分析,我国轮胎企业的生存状况可以划分为4种,其中:艰难维持,出现亏损企业的有8家(其中外企2家),占20%;产量和利润双减的企业有19家(其中外企5家),占47.5%;产量增加、利润减少的企业有4家,占10%;产量、利润双增加的企业9家(外企2家),占22.5%。这表明,轮胎企业分化重组与艰难转型升级并存。
近年来,我国轮胎行业正是在这种艰难困苦中调整前行的。由表1可见,我国轮胎产量在经历了2014年6.2%的高增长后,于15年急挫至0.5%,虽然16年预测增幅将回复至1.2%的水准,但仍远低于14年的增长率。具体到各个品种上,全钢子午线轮胎和斜交胎产量连续两年下降,唯有半钢子午线轮胎产量保持了微量增长,据预测16年增幅可达到2.9%。半钢胎之所以能成为维持中国轮胎产量增长的独苗,在于中国半钢胎出口的主要市场不仅仅只有美国,还有英、荷、德、西、加、澳等等发达国家。在美国对半钢胎实施“双反”之后,中国轮胎厂家可将原先输美产品的一部分转移到上述地区,有效规避了“双反”对半钢胎产量的打击。相比之下,高度依赖美国市场的全钢胎和斜交胎则未能幸免于难。中国全钢胎和斜交胎的的主要出口市场除了美国以外多是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墨西哥、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市场容量有限,不易吸收 “双反”之后转移过来的产品。在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下,企业自然而然地调整产品种类生产以趋利避害,所以才出现了半钢胎一枝独秀的情况。
据中国轮胎商务网(www.tirechina.net)获悉,受美国“双反”调查影响,我国轮胎15年出口遭遇罕见挫折。中国的轮胎产品物美价廉,深受国外消费者的喜爱,由表2可见,14年的出口数量和金额相比上一年度的同比增长分别为13.3%和1.5%。但在美国挥动“双反”大棒之后,中国轮胎产品出口开始出现大幅下滑,其中对美出口数量和金额的同比增长率从14年的16.4%和5.3%急泄至-21.8%和-31.1%。受此拖累,我国轮胎15年总体的出口数量和金额也出现了负增长,分别为-4.0%和-16.8%。美国以“双反”为名,对我国轮胎产品实施贸易壁垒措施,严重扰乱了我国轮胎的正常出口,破坏了世界贸易的正常秩序,对我国轮胎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