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要问客车市场最大的机遇是什么?答案肯定惊人的一致:新能源客车。
在政策推动下,新能源客车迅速发展。其中2015年,其销量达9.79万辆,同比增长312.81%。
不过,在新能源客车市场驶入快车道的同时,骗补、技术缺失、安全隐患等一系列问题甚嚣尘上,给客车行业抹上了一层阴影。重创之下,业内也不得不重新审视,为客车产业带来无限风光的新能源汽车,是否过于“激进”了?
靠补贴支撑 持续性存疑
不可否认,新能源客车是推动节能减排的主力军,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在推动新能源客车发展过程中,政府的支持,也为其提供了肥沃的“成长土壤”。然而,大力发展新能源客车,却让传统客车有点不受“待见”了。
“现在客车企业都希望向最有经济效益的方向走,因此大家肯定在新能源车上投入更多。2015年,基本就是谁抢到电池谁就能卖车,而对于传统客车的订单,能不接就不接了。”业内专家担心,这种顾此失彼,将扰乱传统客车产业的发展进程。
事实上,除了发展出现不平衡之外,客车企业对补贴也过于依赖。最突出的表现是2016年由于清查“骗补”行为,新能源客车补贴调整方案至今未见落地,致使一部分纯电动客车企业出现新项目停建、缓建,部分产品不敢卖甚至停产的情况。
“以前补贴到位快,新能源客车企业不必担心资金问题,但现在推广过程中,企业需垫付补贴资金,使其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而且垫补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这无疑考验着企业抗风险能力。”据知情人士透露,一些客车企业因垫付补贴资金压力过大,出现取消订单和减少销售的情况。
在百人会论坛上,跨界大佬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宏生也无奈地表示,作为创维集团的大股东,虽自认为资金运筹能力比较强,但如今也“山穷水尽”了。未来如果补贴政策仍不明朗,资金链一旦出现问题,那时街边就会多了一位无人认领的孤寡老人。
由此可见,新能源客车市场还是一个政策驱动的市场,不可持续性已开始显现。
“外来”资本跟风涌入 致市场隐患增多
面对新能源客车市场这片蓝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涌入,而我国政策又缺乏相应准入机制,对企业技术实力、市场基础、管理水平、售后服务能力不设标准,给市场带来极大隐患。
“其实外来资本进入新能源客车领域无外乎三种心态:一是认准了,大投入,期待大产出;二是从众心理,跟风尝试;三是找个项目,拿点国家补贴。”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从众、投机心态的人居多,导致新能源客车产能过剩,产品求量不求质,空壳化现象严重。
“很多厂家只是将原有的传统车加上了三电系统,根本谈不上技术的沉淀,与传统客车更是相差甚远,这也是很多地方新能源车经常出现停驶状况的原因所在。”客车资深人士李华(化名)直言不讳地说。 “现在企业为了拿到补贴,改变原有生产模式,按照补贴的标准组织生产,确切地说,应该是按照补贴标准'拼制'汽车。不仅如此,盲目增加电池组、虚报续航里程、电池二次利用等获取补贴的手段,忽略了对产品综合性能尤其是安全性的考量。”业内专家认为,这样不仅给消费者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也使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陷入恶性循环。
在专家看来,上百家新能源客车企业突然冒出来,势必会出现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投资,而这种乱象也将影响行业的健康平稳发展。
企业决策者需审时度势 量力而行
虽然行业出现了种种乱象,但客观来说,并不是新能源客车扰乱了行业,而是在高额补贴的诱惑下,企业决策者对于企业发展方向产生了动摇。
“对于企业而言,一定会有长期和短期目标之分。长期目标需要沉淀、努力和攻关,而短期目标就是政策带来的利益诱惑。”某客车专家表示,之前传统客车企业从来没见过如此有吸引力的政策,在金钱面前,企业领导者的选择很容易出现失误,与既定的发展方向发生偏离。这样就能清晰地看出,虽然市场乱象因新能源客车而起,却不是它造成的,最终问题还在于企业决策者。
在李华看来,此前的政策调整多是针对产品结构性、运输方式以及区域市场,总体来说都是市场机制的调整,而新能源政策则是资金上的调整,这让客车企业有点被钱砸“懵”了。在要钱与不要钱之间,大家肯定都选择要钱,选择了短期利益,这就产生问题。
目前,新能源政策已经给客车行业带来了非常大的震动,未来企业如何发展,何去何从,领导人的抉择至关重要。
“现在大家已经看到了政策变动的后果,这是破坏性的。然而很多人还抱有幻想,认为补贴这点钱对国家来说不算事,但‘叫不叫事’要看在什么环境下,有利益的地方一定会有纷争,有纷争就会有各种行为出现,一旦达到临界值,就会出现问题。作为企业管理者,一定要有系统风险预警能力。”上述客车专家表示。
李华认为,国家推广新能源的初衷是正确的,但在落地的过程中,产业的思考逻辑和操作手法出了问题,补贴竟然大于车款,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整个产业需要集体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