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4年以来,中国重汽连续十二年在重卡行业整车出口中处于领先地位,在今年8月25日国家海关信息网正式发布的《2016年上半年我国一般贸易出口企业百强榜》中,中国重汽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位列第49位,名列汽车行业整车出口首位。
据中国重汽集团进出口公司总经理杨正旭介绍,在国际市场的开拓过程中,中国重汽集团主要通过实施国际化战略;积极打造国际知名自主品牌;建立国际营销网络管理体系和服务保障管理平台;实施产品多品牌营销战略;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建设境外生产基地;创新营销模式;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等7大措施提升市场占有率。
2004年,中国重汽就把国际化列为企业发展的四大战略之一,2007年,中国重汽又把国际化战略作为企业发展战略之首,把“走出去”战略作为国际市场开拓的重点工作积极推进。
通过多年的品牌战略策划和打造,已将中国重汽“SINOTRUK”打造成国际知名的重卡自主品牌,目前在海外市场,特别是非洲、东南亚和南美等区域市场已经成为中国重卡的代名词。
中国重汽通过在全球设立的60多个海外代表处和办事机构实现国际市场营销网络体系管理。目前在70多个国家发展了160多家经销商,建立了590个售后服务网点和8个KD组装工厂,形成了基本覆盖非洲、东南亚、南亚、中东、中南美、中亚等发展中国家和主要新兴市场,以及金砖国家和部分成熟市场的国际市场营销网络体系。建立了服务保障管理体系。中国重汽在国内一整套综合服务为特征的保障管理体系,在人力资源、法律事务、产品技术、出口商品生产组织、国内国际物流、海关、商检、财务、税务、金融、信保、售后服务、配件供应、培训等方面搭建起支持前方的综合服务保障平台。
全面发展多品牌战略,将现有产品全部囊括在SITRAK、HOWO、STEYR和HOHAN四大品牌下,针对不同的市场和各类消费者定位,全面覆盖高、中、低端市场。
在不断巩固和扩大传统贸易出口输出产品的基础上,中国重汽正在东南亚、南亚、中亚和非洲等区域,以及金砖国家寻找合作伙伴,在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前提下,与合作方进行国际产能合作,以输出资本和输出技术的方式实现当地制造,开展境外生产基地建设,实现当地化生产和销售,扩大出口。目前,中国重汽在东南亚、南亚和非洲区域的8个国家合资合作建立了10个KD组装工厂,这也对应对贸易壁垒、技术壁垒、适应当地政策及法规、巩固扩大国际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断创新营销理念,开展金融支持国际销售的金融营销模式,实现从常规营销向品牌营销、方案营销与金融营销相结合的转变。利用金融工具和手段为经销商和客户提供综合融资解决方案。
中国重汽不断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形成了排放标准覆盖欧II、欧III、欧IV和欧V的重卡、中卡、轻卡、客车、特种车全系列商用车产品型谱,在满足国际市场各种需求的同时,也大大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企业形象。
“除了七大措施,进出口公司在抢抓‘一带一路’机遇方面,进出口公司也拿出了具体的营销策略。”杨正旭总经理如是说。
在近年来重卡行业低迷的情况下,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给中国车企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中国重汽积极抢抓“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加速向海外市场布局,走出一条“特色之路”。在继续巩固和扩大传统贸易出口输出产品的基础上,中国重汽重点聚焦东南亚、南亚、中亚和非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前提下,与合作方进行国际产能合作,以输出资本和输出技术的方式实现当地制造,不断扩大出口。中国重汽正在加快推进资本“走出去”战略步伐,通过投资、合资合作或并购等形式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实现当地化生产制造和销售。
面对国际市场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中国重汽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来适应当地文化、营销和法制的变革,通过聘用当地人、融入当地元素、使用联合品牌商标、联合广告宣传等进行文化融合;推进金融走出去,创新营销模式和对标国际先进品牌提升营销服务网络能力和水平,完善营销体系;强化法制意识,使投资合作、劳动用工、产品研发、生产制造、环境保护、后市场维护等方面符合当地法律、法规要求。 在常规服务方式基础上,对重点大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方案;在保有量3000辆以上的国别市场设立配件中心,充分满足市场配件供应;提供小语种技术文献,包括操作使用说明书、配件目录、维修手册、培训教材等,满足小语种国家市场要求。
中国重汽作为民族重卡的典型代表,始终将振兴民族重卡为己任,走自主发展的道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制造出世界水平的重卡产品,代表民族重卡,参与全球分工;民族的才是自己的,打造民族自主品牌(SINOTRUK),代表民族重卡走向世界,参与全球竞争。中国重汽将通过对标国际先进品牌,采取发达市场通行的规则和做法,市场布局和网络建设先行;对标产品,开展汽车金融,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和全寿命周期服务等措施,进一步优化营销网络,提高营销能力,向发达国家市场升级拓展。中国重汽已确定,到“十三五”末进入发达国家(成熟市场)销量占出口总量10%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