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重卡行业近年来持续快速发展,逐步建成了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为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做出重要贡献。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重卡仍大而不强,尤其在创新能力、智能化程度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如何生产出更能紧贴市场前沿的智能重卡成为商用车企业关注的重点。最近,一些商用车企业陆续进行智能化技术研发,以期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
日前,记者参加了两个企业活动,分别是9月19日中国重汽在济南举行的“智能化战略及车辆展示发布会”;另一个是10月10日福田汽车和百度集团在北京举行的“车联网与无人驾驶战略合作签约仪式”。虽然时间、地点不同,但内容却非常相似。
仅从字面理解,或许已能看出个大概,没错,相似的地方就是:网络化、智能化和自动化。
其中,中国重汽公布了我国首款智能卡车,并表示该车系统地解决了智能卡车整车平台、驾驶辅助系统、车联网、无人驾驶系统、车辆智能个性化定制系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等一大批技术难题。在杜绝主动追尾、翻车事故发生等方面有突破性进展。“我们与有关院所合作,在无人驾驶方面已取得实质性成果,两辆无人驾驶特种车辆样车已交付用户试验。”中国重汽总经理蔡东表示。
而福田与百度的战略合作签约则表明双方将就车联网、大数据、智能汽车和无人驾驶等展开全面合作,共同打造面向未来的智能互联网商用车。其中,无人驾驶超级卡车和车联网是本次合作的两大核心内容,“福田汽车一直在研发无人驾驶技术,这项技术将首先应用在超级卡车上,预计年底就能看到无人驾驶的福田超级卡车在路上行驶,目前我们正在试验场做最后的测试。” 福田汽车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巩月琼透露。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国内两家主流重卡企业相继推出了智能重卡,都强调了各自的无人驾驶技术和研发成果,这不是偶然。
据了解,除了上述两家企业外,还有一些商用车企业也在尝试类似的技术研发和应用。
重卡“智”造时代已到来
“网络化、智能化和自动化是重型卡车发展的大势所趋,是科技进步的必然。” 福田汽车集团副总裁、工程研究总院院长陈青山表示,随着互联网渗透到生活各个方面,人们对汽车的要求也不只是一种代步工具,而是承载了导航、消费、娱乐、交互等出行需求,成为生活中的又一个“智能中心”。他表示,新时代为汽车工业带来新挑战,同时也面临新机遇。以智能化、信息化为核心的产业革命正在使汽车工业发生巨变。
陈青山介绍,与乘用车相比,车联网在商用车尤其是在卡车上为驾驶者带来的便利,直接体现在运输成本上,这关系到用户的运营效率。从这一点来看,商用车对车联网的依赖要远远超过仅是出行工具的乘用车。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经济转型形成历史性交汇,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随着“中国制造2025”正式发布,制造业强国目标已确立,“中国制造”正加速向“中国智造”转型,这意味着重卡行业“智造时代”已经到来。
“随着互联网浪潮来袭,智能化不仅成为汽车发展的趋势,更成为整个制造业的发展大方向。”中国重汽总经理蔡东说。他认为,智能重卡是未来发展的主要目标,通过智能网联技术,综合利用智能环境感知技术、车辆传感技术、互联网+高精度地图技术、整车智能集成技术等,实现高度智能化自动驾驶卡车的产业化是重卡生产厂家接下来的奋斗目标。
外在因素影响智能重卡发展
“不同于乘用车的是,卡车自动化、智能化更为复杂。从商用车角度出发,重卡的使用环境和特性与乘用车不同。”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室主任赵英表示。现在,全球的汽车产业都处在一个革命性的转折阶段,重卡的智能化首先要符合当前交通设施、交通规则的改变,即智能化的使用环境。“同时,重型卡车的智能化要特别从用户角度考虑,引导他们创造新的经营方式,降低他们的成本。” 他解释。随着智能化的全面推进,随着中央强调制造业的服务化,厂家需要进一步考虑在消费者使用智能化功能的过程中,可以发挥什么作用,能不能起到云计算、数据功能的提供者以及经营数据的搜集和提供中心等功能。
商用车行业研究专家杨再舜也认为,重卡的使用环境非常复杂,要借鉴乘用车的经验和技术,同时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考虑到路况、使用特点等,要重视重卡自身的特点。当前的道路环境、路况、法规、监管等外在因素是我国重卡实现智能化、自动化首要考虑的问题,落实与自动化、智能化相关的法律法规是更大的挑战。
主动安全技术应用少
智能化是汽车的未来,而提高行车安全是发展智能化卡车的根本。据统计,2000年以来,我国每年道路交通事故导致的死亡人数在10万左右,受伤人数40多万,直接经济损失数以10亿元计。触目惊心的数字提醒我们,在道路安全法律保障的基础上,大力研发主动安全技术是自主创新工作的重中之重。
蔡东表示,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国外绝大多数重卡已配装或可选配自动紧急制动、自动巡航、车道偏离预警等主动安全装置。但由于技术壁垒和成本限制,国内自主重卡在主动安全技术方面的应用则比较少。“作为国内技术领先的商用车制造企业,重汽I代首款智能卡车在安全性能方面已经取得实质性成果。”蔡东说。
杨再舜也认为,为了更好地实现行车安全,国内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应开发针对智能化和主动安全防护方面的产品,诸如自适应巡航系统、启停系统、自动泊车系统、车道偏离警告系统、辅助驾驶技术以及自动驾驶系统在内的多种技术。
起步较晚 缺乏自主创新
与国外重卡应用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相比,我国重卡企业的起步较晚,缺少成熟的技术和经验。杨再舜指出,从奔驰、沃尔沃、曼等国外先进的重卡智能化发展进程来看,我国本土车企在技术路线上基本趋于一致,差别主要是在开发进度以及实际应用方面。
杨再舜认为,智能重卡技术基本都是以立体传感器以及驾驶辅助系统,通过汇入大量综合数据处理器来分析当前车辆情况以及确定是否减速、加速、并线等行为。使用原理上差距不大,主要影响自动驾驶普及的是其他方面的因素,比如道路问题、通信网络问题、新的法规等。
“智能化可以分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车本身的技术,就是动力总成的智能化。第二个层面是车和外界的互联。动力总成的智能化是整个汽车智能化最核心、最基础的东西,在国内重卡的动力总成中,我们只是引进和吸收,缺乏自主创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徐向阳说。他表示,与手机、电脑一样,汽车正在变成一个巨型移动设备,车内无线充电技术、雷达系统、GPS系统、娱乐系统、地图系统、语音系统等信息技术需与整车完美结合才能达到智能化、车联网的效果。“智能化的终极目标是实现自动驾驶。在智能化和自动驾驶方面,商用车特别是重型卡车应该最早应用,我们应该学习国外整车、互联网企业的相关经验和技术,借助他们的力量消化再吸收,最终实现自主创新。”他补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