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专注于以车联网为主的智能硬件设备和增值服务提供商盯盯拍正式挂牌新三板。据悉,盯盯拍成立于2013年4月,旗下产品有智能wifi行车记录仪、定制式行车记录仪电路板模块、航拍WIFI摄像头电路板模块。
(配图1)
盯盯拍产品 M6 Plus盯盯拍产品 M6 Plus
现任盯盯拍董事长、总经理罗勇告诉车云菌,此次挂牌新三板本身有三种目的:
第一,盯盯拍是一个可盈利的商业逻辑,通过上市来规范自己。
第二,通过正规上市的背书,让盯盯拍的品牌得到更多的用户的信赖。
第三,上市以后更公开透明,消费者或者投资人更容易看懂盯盯拍,可以更多的给予反馈和帮助。
(配图2)
盯盯拍董事长、总经理罗勇盯盯拍董事长、总经理罗勇
在罗勇看来,不论从技术积累、产品积累还是市场积累,盯盯拍在过去将近四年的时间里实现了从0到1的质变, 新三板挂牌只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性节点。
创新:基于稳定的新产品理念
或许因为“碰瓷”,行车记录仪的市场大门被撬开。
从2013年初,它们如野草丛生一般出现在众人视野中,只不过那个时候的行车记录仪原理很简单,相当于一个小DV,虽然不同厂家不同品牌,但整体产品和功能没有任何区别,在1.0的时代,可以说是一个不顾用户体验且以销售为目的杂乱无章的市场。
罗勇和他的盯盯拍团队想要改变传统行车记录仪不方便使用、功能单一、体验不佳的弊病。在研发半年之久的2014年初,盯盯拍以一种全新的智能互联的理念重新定义了行车记录仪。
首先,联网智能化。盯盯拍利用WiFi技术把智能手机终端和行车记录仪融合起来,形成可联网的行车记录仪,增加娱乐性和互动性。
其次,一键拍照分享。盯盯拍在车载行业提出了遥控拍照的概念,通过标配的遥控拍照按钮可以随时抓拍沿途美景,并通过盯盯拍App方便的分享给家人和朋友。
第三,搭建用户社区平台。在拍照分享平台之上,盯盯拍App的“在路上”用户社区,目前已经积累上百万用户,每日数百条视频和照片在平台上分享。
(配图3)
遥控拍照按钮以及盯盯拍App遥控拍照按钮以及盯盯拍App
单有创新还不足够,罗勇认为,产品还需要稳定可靠。盯盯拍当初选中一个相对存在没有形成寡头厂家的领域切入,然后通过产品的创新和品牌的运营去占据一定市场份额,再到现在能够挂牌新三板,除了在产品定位上的先前优势,另一点在于对于芯片技术的深入理解。
尤其对于后装硬件产品来说,都会面临着稳定性、可靠性的问题,正是基于团队对核心技术的把控,盯盯拍建立了一个快速反馈机制,一旦发生问题,能够很快解决、升级。长此以往才能够积累起良好的用户口碑得以传播。
目前在产品端,盯盯拍包括三个系列:
mini系列,主要在线上销售的,主打时尚、青春、炫酷;
X系列,把它当成一种车的配件,兼具可靠、安全性;
M系列,针对更高端的汽车发烧友、爱运动的人群。
值得注意的是,盯盯拍的销售渠道除了线上、线下、2B端以外,在今年下半年开始瞄准海外市场,目前已经在英国、印度、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有自己的代理商,并且还将在今年CES展上亮出X系列产品。
罗勇说,专注让团队更持续的高强度投入,三年的时间让盯盯拍从产品研发、供应链、销售环节包括财务都更加健壮,但即便如此,车载领域还有更广泛的空间可为,未来三年之内,他们将继续聚焦行车记录仪这一细分领域,不做横向延伸。挂牌新三板之后的第一个目标是成为细分领域的NO.1。
探索:绑定主机厂,靠近车联网
盯盯拍的野心还不止于此,它希望基于现有的IT团队以及打造的云平台,将所有围绕车的从业者连接起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支撑整个车联网世界。
也就是说, 在盯盯拍现在的100万用户中大概每天有将近10万人会打开APP应用。这些用户中如果有维修服务需求,购车换车需求的时候,4S店或者维修厂能够通过盯盯拍的云平台直接发送信息给该用户,及时提供服务。
后装硬件向车联网的业务延伸已是常态,此时比拼的仍旧是各家硬件的用户基数,以及活跃用户。把一些不连接的传统的车把它变成可连接的车辆,以至于让车厂和4S店集团和他的用户发生关系,这种关系频次必须是高频的。
罗勇认为,行车记录仪现在几乎成为每辆车上的必备品,首先未来的市场份额很客观,其次盯盯拍APP的分享功能能够持续的吸引用户经常浏览,活跃用户得以有效保障。
行车记录仪已成为车上标配,而且像 HUD、智能后视镜等更多车载硬件也都配有纪录功能,行车记录仪的市场空间还能有多大?而盯盯拍又是否需要向横向拓张?
罗勇的回答是,如果在整个垂直领域的排名还不能排到前三或者第一的时候,再横向扩张实际上只机会主义。横向扩张确实可以卖一点东西,但一旦被攻击,身后没有根据地可以防守,这是创业公司最忌讳的。只有当盯盯拍确保稳定在前三的位置,才可能再开辟一个分战场。
翻开盯盯拍备忘录,最抢眼的一项当属均出身华为的几位核心创始人,现任盯盯拍董事长、总经理罗勇调侃道,“从华为出来的人都比较傻实诚,刚开始不拿工资,每晚工作到12点。”然而,技术IT男的另一个标签是专注、聚焦,这也正构建了盯盯拍的一贯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