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韦东看来,现阶段人工智能在出行服务领域要做的是思考如何让机器完成人类做不好的事情,而不是将重点放在如何让机器替代人。
在百度发布Apollo计划、百度地图宣布品牌升级并发布新版本后,高德也放出“大招”。
在7月27日召开的2017未来交通峰会上,高德推出基于地图服务的一站式公共出行服务平台——高德易行。通过高德地图APP入口,用户可自由选择从任意起点到终点、包括飞机、火车、共享单车等多种交通方式的路径规划。
首批接入易行平台的出行服务商包括滴滴出行、神州专车、首汽约车、摩拜单车、飞猪等。
易行平台也是高德大出行战略的重要布局。高德集团总裁俞永福表示,“高德的大出行战略,是为出行行业提供科技基础设施和公共出行服务平台,我们不做私有平台,也不做出行服务商。致力于帮助合作伙伴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而不会与合作伙伴争利。”
易行平台旨在打造一个具备“云+端”能力的公共出行服务平台,推动人、车和路三元素的连接、协同和进化。
在端上,滴滴出行、摩拜单车等出行服务商基于易行平台可实现用户基础服务优化,激发新的用户需求。在云上,高德未来将通过云端交通大脑,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对信号灯等公共交通设施、公共交通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的指挥调度。
|
高德汽车总裁韦东将云端的人工智能称作“AI 2.0”,相对应的“AI 1.0”即是单体的人工智能。在AI 2.0时代,高德要做是,汇总有效的大数据并分析处理,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智慧化的解决方案,包括个体和全局化,同时为交管系统提供支撑。
从全局出发解决个体问题,这是高德现阶段面对自动驾驶的基本理念。这也是为什么高德将自己定位于交通产业的基础设施,也就是出行行业的“水电煤”。
囿于技术门槛、采集方式等,无论是手机地图还是车载导航产品,除去用户体验上的不同,在地图的实际功能上不同图商并没有本质区别,比如接入共享单车的导航以及更多生活服务等。
也正因如此,事实上四维图新、高德、百度都在利用地图产品“赋能”其各自更远大的战略布局。
|
不同的是,百度、四维图新围绕地图导航产品扩展了更广阔的产业链,比如AI、自动驾驶等,而高德则是在聚焦出行的基础上布局智慧交通。通过对动态位置、交通拥堵状况、票务信息、班线时刻等出行相关数据的综合分析,为每个用户推荐适合、高效的个性化出行方案。
无人驾驶到来之前该怎么办?韦东接受《汽车商业评论》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高德会把能力赋予所有的交通参与者,不管是行人、自行车还是汽车、无人驾驶车;同时,基于大数据、云计算,高德会在高精地图、高精定位和智慧导航方面赋予企业和用户更强的能力。
以车辆导航为例,目前只能做到“您已到达目的地附近,本次导航结束”,事实上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的是导航到目的地的停车位上。韦东表示,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无人驾驶的导航就无从谈起。
在韦东看来,如果每个物联网设备在道路上的精度都能控制在三米或五米以内,那么高德就可以做到在三到五年时间内实现将车精准导航到停车位上。
|
韦东告诉《汽车商业评论》记者,在近一年与车企的沟通合作中,发现车企的最大变化是对联网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合作伙伴也由原来的长安、吉利等自主品牌扩大到日系、欧系等主流合资品牌。
高德这一年的重点就是帮助车企尽快实现联网化、智能化和本网一体化的导航。在前装车机版地图方面,高德已与包括宝马、捷豹路虎、荣威、奥迪、长安、吉利多家车企达成合作。
高精地图方面,高德不仅获得了来自凯迪拉克的亚洲首个商业化自动驾驶地图订单,还在去年10月提出免费向车企及合作伙伴提供自动驾驶测试期间的高精地图数据。《汽车商业评论》了解到,在近一年时间内,高德在高精地图方面已经拥有了近20家深度合作伙伴。
此外,更智能的路径规划,特别是对于自动驾驶汽车的导航,更加依赖的是对整个道路交通和云端大数据的调度能力,以及深度学习和机器运算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运用。
在这方面高德具备的优势在于与各地政府交管部门的对接。截至目前国内已有超过100个大中小城市与高德达成智慧交通建设的战略合作,同时高德地图交通大数据平台能够支持国内362个城市的交通研判和分析,帮助城市实现智能交通化管理。
高德地图每个季度及重要节假日都会发布《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由高德地图联合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戴姆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阿里云等数据机构共同完成。基于高德交通大数据平台,结合互联网众包数据和交管部门的权威信息,高德地图对于实时路况信息的预测准确率不断提高。
今年5月,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和高德地图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对接各自优势数据资源,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研究交通路况大数据分析算法,掌握全国主干道路路况规律,研判预测路网路况,加快推进全国交通管理大数据与业务管理的深度融合。
在韦东看来,现阶段人工智能在出行服务领域要做的是思考如何让机器完成人类做不好的事情,而不是将重点放在如何让机器替代人。
“No way but to the future”,正如2017未来交通峰会的英文主题所阐述,所有的行业参与者只有直面未来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带来的交通产业变革,否则将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