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公共汽车不但通到了镇里、村上,乃至“家门口上车、下车即到家门口”的愿望也已成了现实。过去大老远骑车、步行到镇里、县里的困境正在悄然转变!”一直以来,在拥有过亿人口的农业大省河南,农村客运末端“最后一公里”的难题长期困扰在乡间百姓的心头。如何缓解?如何有效解决?河南省交通运输厅给出了答案,在一边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同时,近年来该省专门针对偏远农村区域持续推出了“赶集班车”、“周末班车”、“电话预约班车”等一系列灵活多样的农村客运定制服务。现如今,不少已经“尝鲜”的老百姓们纷纷表示,“再也不用为出门坐车难去发愁!” 众所周知,农村道路运输是促进农村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服务广大农村和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对于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据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河南农村客运车辆已达2.3万辆,班线4237条,乡镇通客车率100%,建制村通客车率达97.1%;“农村出行难”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支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显著增强。 日前,河南的孟津县、鄢陵县、内乡县等地,实地探访了河南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工作进展。 隶属于孟津县的大柿树村离县城30公里,300口人的村落中,大多青壮外出打工,村里多剩一些老年人,外出频率低。在以往,孟津县汽车站一天仅发送两班车,早进城、晚回乡,上座率平均只有30%,常年亏损。但为了解决老百姓的乘车难题,孟津县在营运线路上就地采取“以肥线补瘦线”的方法,由企业自己消化亏损,来着力解决群众出行难。 “60里的进城路,以前基本都是蹬自行车解决,出门太不方便。”大柿村李姓村民告诉记者说,“现在好了,路修好了,公交通了,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出行,以后外出再不困难。” 在河南鄢陵县,明理村离陶城镇有十华里路程。在这里,周围的6个村庄老百姓到镇上办事,以前依靠的是三轮车或者步行。而现如今,鄢陵县把班车线路向此地延伸了5公里,老百姓们再也不用为这段路的乘车难去发愁。“我们再也不像以前一样,送孩子用三轮车、镇上赶集、赶会步行走”!交谈间,明理村村民李大姐的脸上挂满了微笑。 内乡县的马山口镇地处内乡、南召、镇平三县交界处,当地积极协调开通了直达南召、镇平两个县的班车,这项举措共辐射到了三县5个镇的约两万口人,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坐上客车。采访中,不少群众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运管局书记马会向记者介绍,在河南,一些地方近年来探索建设城乡换乘站来解决群众出行难,成效显著。而对于一些偏远乡村不通客运、出行人员虽少但确有出行需求,河南交通运输部门通过县乡农村客运绕行、延伸,新开农村客运环线等形式进行兜底,来保障农村群众的基本出行。 他举例介绍说,在逢集逢会、寄宿学生上下学等时间,通过开通“赶集班”、“学生班”、“周末班”等形式解决周期性出行需求。在客流较少、开通班线较为困难的地区,开通“电话预约班”,由此,偏远地带的农村群众可通过拨打电话提前预约,车辆上门服务来满足出行需要。 与此同时,针对农村老旧客运车辆较多、安全性能较差的实际,近年来,河南交通运输部门加强政策引导,在农村客运发展中创建了符合河南实际的“新农巴士”品牌。巴士开通后,充分发挥了以人为本、城乡无缝衔接、高密度发车、多站点停靠、舒适便捷的特点,满足了广大农村群众的出行需求,实现了“人归点、车归站,“出门就上车、下车就到家”的目标。 马会说,自2015年以来,河南全省新增通客车贫困村367个,贫困村通客车率达99%;新增(更新)服务贫困村的农村客运车辆700余辆,大幅提升了贫困地区的农村客运服务水平。 而为了更好的满足农村群众的基本出行需求,下一步,河南交通运输部门还将针对个性化出行需求旺盛的地区,积极推进“互联网+客运”发展,试点线上、线下预约,持续发展灵活多样的农村定制客运业务。 |
解决“最后一公里”河南客运定制获点赞
2018-01-08 商用新车网 转载 浏览:1446
【行业动态】
如今的公共汽车不但通到了镇里、村上,乃至“家门口上车、下车即到家门口”的愿望也已成了现实。过去大老远骑车、步行到镇里、县里的困境正在悄然转变!”一直以来,在拥有过亿人口的农业大省河南,农村客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