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频道首页 - 行业动态 -

轿车私有化破冰试水(下)【破冰之举】

轿车私有化破冰试水(下)【破冰之举】

【行业动态】 【编者按】汽车是伴随中国改革开放最为紧密的晴雨表,它既是时代记忆也是社会表情。《中国汽车四十年》通过国内40位资深媒体人对我国汽车业改革开放以来的40件大事的回顾和还原,从而呈现出中国汽车业发展..

【编者按】汽车是伴随中国改革开放最为紧密的晴雨表,它既是时代记忆也是社会表情。《中国汽车四十年》通过国内40位资深媒体人对我国汽车业改革开放以来的40件大事的回顾和还原,从而呈现出中国汽车业发展的一段真实历史。全书分为四个版块,分别为破冰之举第一支柱驱动家国改变格局。本书全文由网通社首发连载,也可关注禾颜阅车微信公号阅读。

【接上期:轿车私有化破冰试水(中)】

让大贸汽车流行的充要条件

如果说,经过长达十年的政策努力与实践探索,汽车业初步完成的产品结构、产品属性、市场流通的三大转变是轿车私有化的必要条件,那么,通过易货方式进口到国内的东欧汽车的大量出现,则是一个必要充分条件,真正推开了轿车私有化的闸门。从此,私人拥有汽车不再属于政治和观念上的一种禁忌,而成为一种能量惊人的历史需求,在此后30年里滚滚东流,势头不可阻挡。

换个角度来看,正是有了前面政策观念上的不断松绑,合资实践上的边界突破,还有市场交易方式的曲折探索,才有了20世纪80年代以东欧汽车为代表的大贸汽车的野蛮生长史。当我们拿起历史的显微镜去深究这种野蛮生长的内在机理,不难发现,这部大贸汽车的野蛮生长史也是一部私人轿车的大众流行史。

就像历史上所有思想、学说和商品的广泛流行总是离不开内部的动力和外部的空气、土壤,以东欧汽车为代表的大贸汽车的流行,也具备了自身的数量优势和价格优势,以及当时的政策环境这三重有利因素。

第一,大贸汽车的数量优势首先让流行成为可能。这既是相对于国产轿车而言,又是相对于当时从欧美、日本进口的豪华、高档轿车而言。

缺重少轻、轿车空白,这8个字基本上说出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基础薄弱、产业结构畸形的现状。1982年5月,在北京正式成立的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就是为了解决这一畸形结构,轿车生产的尝试才被提到日程上来。

当时,国内有限的轿车产能只能满足领导用车、公务用车的需求。而需要花费巨额外汇进口的欧美豪华轿车,也因为数量有限、价格高昂只能在少量企业和富裕阶层中流通。而东欧汽车的大量引进满足了20世纪80年代对轿车需求迅速增长的缺口,也是对官车时代一种潜移默化的悄然反驳。

第二,大贸汽车的价格优势,也让这种流行有了必要的市场基础。

1980年前后,中国自制轿车的有限供应和市场上对轿车需求量的猛增,合力开启了一个色彩斑斓、品种丰富的进口轿车传奇时代。

从20世纪70年代末,丰田皇冠、日产公爵、蓝鸟、三菱、大发等一批日本轿车的进口,以及随后通过合法或非法渠道进入的欧美豪华轿车,不仅刷新了国人对轿车这种现代工业产品的认知,也在不断刷新着这种奢侈消费品的价格。

即便对于当时中国富裕阶层的消费能力而言,无论是价格在20万~40万元,看似选择众多的日产阳光、日产公爵,还是丰田佳美、本田雅阁,价格都算高昂,更别提动辄要50万元以上的丰田皇冠、奥迪A6、宝马5系,还有作为财富地位象征,价格已经高达百万级的大奔奔驰S320。

另外一边,刚刚起步的合资国产车型,尽管产量有限,但价格却并不低,上汽大众的普通桑塔纳、广州标致的标致5座豪华的售价都在15万元以上。相比而言,售价普遍在10万元左右的东欧汽车有十分明显的价格优势。尤其是在经济尚未起飞,老百姓荷包不鼓的年代,东欧汽车成了率先尝试私人轿车消费的实惠选择。

第三,特殊的政策变量也让东欧大贸汽车能够后来居上,取代日本、欧美进口汽车成为大众流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迅速出现的进口轿车热,带来了一个让政府始料未及的结果。历史数据显示,仅仅两三年时间,我国在进口汽车上耗费的外汇储备就相当于此前30年中国汽车工业总投资的两倍多。于是,用外汇直接进口豪华轿车被政府严格管控。在1985年进口汽车到达顶峰之后,到了1987年,需要外汇进口的西方轿车甚至还被暂时叫停。

相比之下,采用易货方式进口国内的东欧汽车的优势进一步凸显。这种价格低廉、品种多样的东欧轿车,不仅不用动用美元储备进口,还能用当时中国更擅长的羽绒服、热水瓶、彩电等轻工业产品以货易货,不失为一种及时的替代性解决方案,市场留下的巨大需求缺口几乎全被东欧汽车所填补。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20世纪80年代,在很多城市还根本见不到轿车,奔驰、林肯、皇冠等豪华轿车还只是极少数人能够享有的财富、地位象征的时候,反倒是像伏尔加、波罗乃兹、拉达这些东欧生产的廉价轿车,能够在中国大地上行驶的原因。

俗话说,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

现在来看,这句话对东欧汽车来说,既适用,又不完全准确。

所谓适用,是相比当年的欧美、日本的进口汽车,东欧汽车确实款式老旧、技术落后、质量一般,当时的人们用跑起来叮叮咣咣,用久了破破烂烂来形容东欧汽车高耗油、不结实、毛病多等缺点。至于不完全准确是说,在一个国产轿车质量和产能薄弱,进口轿车高不成、低不就的汽车稀缺年代,东欧大贸汽车的确在私人尝试汽车消费的初期,提供了还算物美价廉的另外一种选择。

如今,回想起当年跑在中国城市街头的那些伏尔加、波罗乃兹、伏尔加和拉达,当它们用背后的扬尘为最早一批私家车用户赢得路人羡慕的目光,当时老百姓的调侃式称呼东欧四大破,实际上暗含了另外一层更为深远的意味:它们何尝不是轿车私有化这场伟大破冰之旅的前奏?

主编点评

不应忽视的盲点

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一部电视连续剧《啊,菲亚特》把温州炒火了。剧中讲述的是替代三轮车的菲亚特126P和这座城市的改造,以及小人物命运的故事。进入新世纪,为了怀念这款小车的功绩,温州人把最后一辆菲亚特送进了博物馆以资纪念。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后来被拍成纪录片《与汽车同行》中的一集一辆车与一座城市。其中菲亚特126P是大贸进口车,当时新车售价8000多块。我曾在上海轿车村(虹桥机场改造之前的龙漕乡)见过,当地农民买来做出租车。后来我在住的小区里也见过,但老是在修。而温州的菲亚特之所以出名,多半是从上海淘汰下来的二手车。

大贸进口车多半是来自东欧生产的汽车,如拉达、波罗乃兹、伏尔加、菲亚特126P(波兰生产)、斯柯达等。它不同于其他进口车,是易货,价格低廉,一度成为私家车的最佳选择。如果追溯汽车四十年的消费史,大贸车是不应忽视的盲点,现在看来,这是汽车进入家庭的前奏。但为何被忽视?因为有人过于把轿车当作了标签,而不是当作生活的工具。舆论的误导和认知的偏差,使汽车消费偏离了民有民享的初心。

历史的价值就是真实。大贸车在汽车需求匮乏的年代曾经圆了不少普通人的汽车梦。正如本文所描述的那样:在一个国产轿车质量和产能薄弱,并稀缺的时代,东欧大贸汽车在私人尝试汽车消费的初期,提供了物廉价美的另一种选择是不争的事实。也正因为此,我们回到其历史的场景咀嚼,在当下就显得尤为温馨和必要。(颜光明)

【未完待续。本文节选自《中国汽车四十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主编:颜光明、钱蕾、王从军。撰稿人杨克铨,汽车媒体人,从业超过10年,曾服务于财经报纸、移动新媒体、门户网站等媒体。本书全文由网通社首发,也可关注禾颜阅车微信公众号阅读。未经同意不得转载。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下期预告:港京拉力赛揭开新视野】

商用车网广告位招租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互联网,来源:和讯汽车网,本站只做展示,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或附和文章观点,内容如有不当,请通过客服热线通知我们删除。
ICP营运许可证编号:鄂B2-20100155/鄂ICP备08007314号
邮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商用车网由随州市金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触屏版
  • 商用车之网
联系方式:624748671

周一至周日(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