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情要体现我自己的意志”,这是庞大集团董事长庞庆华重复最多的一句话。
相对于随波逐流的成功,庞庆华似乎更喜欢在自己控制下的成功;但是不知道他是否可以坦然面对自己控制下的失败。
人就是要干一行,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积累,在一生中把这一行干透了干好了就是最大的成就。庞庆华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从1984年进入冀东机电设备公司到1999年冀东机电从冀东物贸中分离,再到庞大集团上市,庞庆华的职业生涯几乎就是在冀东和庞大度过。
庞庆华曾经带领庞大集团走向辉煌,也让庞大集团陷入困境。
1、疯狂扩张,成功上市
在1999年企业改制之前,庞庆华担任冀东物贸企业(集团)公司总经理,这也是庞大集团的前身,可以说庞大集团是庞庆华一手缔造的。庞大集团上市是从2004年开始谋划的,到2011年4月28日庞大集团正式上市,整个过程用了7年的时间。短短七年庞大集团就成功上市,其成功的原因在于庞大集团的疯狂扩张。
随着国人收入的不断提高,从2000年以来,中国汽车业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庞庆华对未来十年的中国汽车消费市场抱有信心。特别是2010年以来,为了抓住高速增长机遇,庞大集团开始了一次疯狂的扩张之旅。根据截至2011年6月的半年报数据,在近一年的时间,庞大集团新增410家汽车经营网点,在原有规模上约增长了59%。在公司扩张的背后是负债高企。数据显示,公司2011年负债总额达到425.5亿元,资产负债率为81.33%。
庞大集团的疯狂扩张也有着丰厚的回报。自2006年开始对汽车经销商以营业收入排名以来,庞大集团已连续5年稳坐头把交椅。庞大集团于2011年4月28日上市,募集资金净额为60.4亿元。但是这仍然不能满足高速扩张中的庞大集团对于资金的需求。仅仅两个月,上市募集的资金就花的差不多了。如此快速的资金消耗和频繁的募资,在A股上市公司实属罕见。
2、庞大的野心与挫折
虽然庞庆华表示:“我对上游技术和生产不感兴趣,我只想做个经销商,最好是个总代理,好好关心我的市场。”但庞庆华也有自己的野心,庞大集团比一般的经销商,确是多了很多控制欲。比如在建店的时候,庞大集团总是优先考虑买地自建模式,从头开始控制建店过程不受制于人——尽管这会让其建店速度更慢而承担更多风险。
为了寻求更大的主导权,降低对汽车品牌的依赖。庞大集团希望从经销商转型至整车制造商,这样能够提升整体品牌价值,从而为公司带来更大的利润。收购萨博的事情就是这样发生的。庞大并购萨博与吉利收购沃尔沃相似,庞大董事长庞庆华却没有李书福的好运气。想借成功收购完成从经销商转型至整车制造商的转型,没想到却意外失败。如果不是成功上市融资,庞大集团或许早就倒了。
即使并未取得预期的结果,但庞庆华并不认为自己的路线错了。企业的行为方式可能会因为环境而发生改变,但企业的基因不会轻易发生改变。在庞大的骨子里,为了成为一家不寻常的经销商,永远愿意去冒一定的风险。成功了就是 “庞大模式”,失败了也会总结为“庞大困境”。
3、艰难的转型之路
曾经令你走向成功的经验,也许正是将你拖入困境的原因。这一点在庞大集团身上体现得也非常明显。“如果我要是保守派,那可能庞大集团就没有今天了,我们可能还在滦县待着呢。”庞庆华深信自己的扩张之路是对的。
如果汽车消费市场整体增速一直保持高速发展,那么营业收入和利润能够得到保障,负债也能够得到偿还,高负债并不是一个大问题。可惜,庞大集团自从2011年上市之后,利润越来越少,甚至出现巨额亏损,日子举步维艰。
庞庆华称庞大集团上市之后, 就进入了转型期。“在目前的状况下,经销商要想抵御市场风险就需要探索新的经营模式,需要对传统的服务进行创新。”虽然庞庆华推出了包括保险、金融、二手车、精品、会员、维修、延保7项增值业务。但是庞大集团的财务危机一直都没有得到缓解。
战略失败,战术再成功也于事无补。庞大集团在业务上的创新无法弥补其在业务模式上的失败。庞大集团最引以为傲的就是遍布全国的上千家4S店,然而随着互联网汽车销售的异军突起,传统的4S店销售模式正在没落。这也是庞大集团上市之后业绩始终不佳的根本原因。大环境在改变,曾经的成功也导致了今天的失败。
成功会美化一切,会让企业的一切行为看上去都是对的;而失败则相反,即使是对的,也会被看成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