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售后服务人员随之被解散,搭载沃特玛电池的众多公交车辆的运营,目前可能处于不能完全保障安全的状态中 。而这种状态,触发的已经不仅是电池行业的内部洗牌,很可能引发的是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多米诺骨牌。
沃特玛中断售后 可能触发多米诺骨牌
说起沃特玛,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赫赫名声,绝不止电池行业排名第三的缘故。成立于2002年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进程中的取胜之道,业内认为是始于其牵头成立的沃特玛新能源产业创新联盟,2013年,沃特玛联合了18家上市公司,整合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185家核心企业(该数字后来达到1000多家)。
靠着联盟的集体团力量,利用产业链资源整合,沃特玛电池连续数年产销量稳居行业前列。而搭载沃特玛电池的车辆越来越多地投入运营,2018年2月沃特玛公开宣称,创新联盟已投放运营新能源汽车超过4.5万辆,建设充电场站500个,充电桩超过5000个。
由于沃特玛长期坚持磷酸铁锂技术方向,据此估计,上述4.5万辆新能源汽车当中,有数额极大的公交车辆,这些车辆的运营情况目前到底如何呢?
某主流客车企业负责人告诉中国客车网,对于沃特玛电池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其实车企大多心里有数,但以前沃特玛的售后服务到位,对故障的处理也比较及时,而车企从成本和战略发展考虑,会采用不同电池产品来完善产品线,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因此一些客车企业使用了部分沃特玛电池。
如果沃特玛公司本身不出问题,在运营当中,即使沃特玛电池出现故障,其服务人员及时跟进解决,一般而言,并不会酿出安全事故。但现在由于售后服务人员被解散,原本签订的售后服务协议也变成一纸空文,已经上路的搭载沃特玛电池的公交车辆,正在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故障,得不到及时处理,继而酿成或大或小的事故,最终伤害的是公交用户、车企,以及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国新能源汽车。
动力电池洗牌 行业隐患可能成为危险源
说起沃特玛的发展道路,原本也是跟着中国新能源的发展一路高歌猛进, 2016年,主营消防设备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坚瑞消防以52亿元总价收购沃特玛100%股份,其中商誉高达46亿元,当年坚瑞沃能实现营业收入44.67亿元,同比增长668.45%;净利润4.25亿元,同比增长约11倍。
有了资本的支持,沃特玛电池快速扩张,各地建厂消息接连不断,沃特玛联盟更是势头迅猛,成员遍布全国,最高达到1000多家,其中上市公司超过70家,聚集了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上游原材料、核心零部件、储能、装备制造、整车制造以及与新能源汽车相关联的运营平台等,沃特玛成为成为不折不扣的一方盟主。
好景不长,一年之后,坚瑞沃能发布的2017年业绩快报修正公告(请注意是修正),营业利润由此前的7.13亿元盈利修改为亏损36.42亿元,修正后的增减变动幅度达到-801.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由盈利5.22亿元修改为亏损36.89亿元,修正后的增减变动幅度达-967.18%。
8月26日,坚瑞沃能发布2018半年报称,由于沃特玛自身战略决策失误,扩张速度过快,内部管理失控加上新能源市场环境和国家政策调整等不利变化,陷入债务危机。后续又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公司大多数银行账户被冻结、大量经营性资产被查封,沃特玛整体开工率严重不足,业务量也进一步降低。
截至2018年上半年,坚瑞沃能主要债务221.67亿元;截至2018年8月6日,坚瑞沃能及沃特玛名下累计被冻结银行账户83个,涉及冻结金额共计8563万元。
反映在报表上的,不过是财务数字,可运营在路上的,都是载负着万千民众的车辆。据另一位客车企业负责人告诉中国客车网,由于沃特玛现在没有售后人员和备件,一些故障车辆处于停驶状态,为了对用户负责,也为了企业自身信誉,该车企原准备将将故障沃特玛电池无偿更换成其他可靠品牌电池,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发现千难万难。
首先,根据我们国家的公告流程,已公告车型更换电池操作不管出于多大的善意和责任心,都会影响公告一致性,涉嫌私下改装拼装车辆;同时,这种行为还会影响国家正在推行的车辆溯源系统;最重要的是,如果因此车辆全年运行不足2万公里(以前要求是3万公里),按规定将不能享受新能源补贴,甚至有骗补嫌疑。
这顶 帽子如此之大如此沉重,企业是无论如何都不敢接的。
建立风控窗口期 呼吁成立电池备案机制
让我们回忆一下2016年上半年之前,工信部连续四次公示的57家符合《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虽然该目录不是强制准入政策,而是企业自愿申报,但当时业内普遍认为,之所以工信部要对电池企业公示目录推荐,是国家担心企业规模或机制发生问题,后续质保服务不能保障。
现在看来,虽然目录企业不一定能做到长期经营,但当时设置目录的隐忧还是不可避免被应验,只可惜,对于电池企业退出机制没能及时完善,隐患终于变成危险源。
这不是沃特玛一家的问题,它可能掩藏着的是整个行业所有面对的危机:当核心零部件售后不能保障时,整车企业如何对用户完成质保服务?
对此,某主流车企高层管理人员向中国客车网表示,换电池方法可行。为避免电池售后风险放大乃至不可控,建议设立沃特玛电池应用窗口期,同时呼吁由工信部及地方工信委成立备案制度,车企在为用户更换电池前后,向地方主管部门及时报备更换信息,已备溯源和公告一致性查询,同时兼顾其他管理事项。
这样不但可以解决当前公交用户的应用诉求,亦能帮助行业健康过渡,保障更多的动力电池产品良性运行。
关于动力电池行业的集体困境,目前已经有了各种解读,在此不做赘述。但沃特玛危机事件极具行业典型意义:业内纷纷断言,传说中的行业洗牌在2017前洗掉的那几十家都是小case,以沃特玛事件为代表,中国电池行业才真正开始洗牌。
在中国客车网看来,洗牌不会局限于动力电池行业,随着2020年的逼近,补贴全面退坡和外资车企的进入,国内新能源车企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格局。然而,再残酷的未来竞争,也比不上沃特玛当下可能推倒的多米诺骨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