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8年11月底,苏州公交拥有营运车辆3506台,营运线路279条,营运线路总长5511公里,客运总量约为3.128亿人次,营运总里程约17729.70万公里。面对体量庞大的客流群体、复杂的市内交通运行状况,苏州公交各项安全指标始终保持在可控范围内,其中,千万车公里责任折合事故亡人率同比下降80%,一般事故频率同比下降了21%,总体安全工作情况好于去年同期。
走准道、转好弯、停好站
劳模先进巡回演讲分享安全操作经验
市公交公司副总经理吕俊介绍,今年年初,市公交公司明确了三降一杜绝的安全工作总体目标,即降低事故起数、降低责任事故、降低伤人事故、杜绝较大事故,全年不间断地开展安全教育培训101期,培训人员6954人次,通过反复宣贯和强化走准道、转好弯、停好站的安全行车规范,提升广大驾驶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与能力。
为了应对车闹等突发事件,市公交公司通过举行驾驶员操作技能竞赛、消防应急演练、防恐防暴应急处置演练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驾驶员的操作技能,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今年,市公交公司还开设身边的劳模先进讲堂,挑选优秀驾驶员开展巡回演讲活动,分享安全操作的实践经验,提升一线驾驶员在恶劣天气、高峰客流等不同条件下安全行车的技能。
党建+安全工作新模式,实现了苏州公交党建工作和安全管理的高度融合。服务残疾人微笑服务礼让斑马线等党建服务品牌活动,给市民乘客带去了更高品质的服务。各基层党支部还引导党员先进开展亮牌服务,要求党员认真履行党员示范岗党员安全监督岗职责,发挥亮身份、唱主角、勇争先的模范带头作用。
同时,苏州公交还充分利用今日苏州公交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提醒乘客礼让守序、文明乘车、安全出行;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走进社区志愿活动,发放绿色出行、文明乘车倡议书,倡导市民乘车出行注意乘车安全、爱护公共财物、保持车厢整洁,营造良好的公交出行氛围。
驾驶员上报安全隐患信息有奖
600多个路口路段站点受到重点管控
人、车、路、线是公交运营的四大常态要素,围绕这些要素,今年以来苏州公交创新生产模式、发展模式和管理模式,建立全过程的公交安全管控体系,完善不同层级突发事件的应急体系及预案,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吕俊介绍,为了进一步完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机制,苏州公交在一线驾驶员中有奖征集线路安全隐患信息,今年已有553名驾驶员发现并上报了580条安全隐患信息,获得奖励总额17400元。管理人员则在高峰时段上线拉练,对安全隐患再排查。同时,每晚10点巡岗查岗制度持续实施,管理人员负责督促一线驾驶员按时休息,以保持充沛精力第2天开好安全车。今年以来,苏州公交安全检查人员已检查公交车37044辆次,上线及跟车检查车辆2880辆次,在路口、站点检查车辆3362辆次,各级监控检查发现问题后教育216人次,对问题比较突出的驾驶员召回教育185人次。
目前,苏州公交已经完成对250多条次公交线路、途经站点的运行安全评估,将600多个交通流复杂的重要路口路段和客流量大的站点列为重点管控对象。同时,苏州公交还列出每条线路事故多发易发的危险路段时段示意图,制作《线路作业指导书》,要求每个驾驶员人人知晓、个个确认,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大数据分析研究安全运行规律
专业啄木鸟参与检查堵漏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安全理念的层层深入,苏州公交技防手段的发展突飞猛进。吕俊说,以苏州公交集中调度指挥中心为代表的智能平台初步建成后,车厢视频监控、场站视频监控、超速预警、实时路况信息实现了组网接入、互联互通。同时,随着运营大数据的积累和分析,公交线路安全运行的规律性也正在逐渐被挖掘出来,为进一步延伸公交企业安全管理的触角,夯实安全管理的基石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公交车厢内,各类安全设施设备不断更新完善。截至目前,苏州公交3500多辆营运车辆上均配备了随车灭火器,在发动机后机舱内安装了灭火弹,并有3700多辆运营车内配置了隔离门、隔离挡板、隔离杆,为驾驶员安全驾驶提供保护。300多辆纯电动车型的电池舱内均安装了电池灭火装置;年内到位的750辆纯电动公共汽车都带有自动灭火喷淋装置。
市区87个公交首末站、枢纽站、停保场开展了场站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强化了管理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对大型停保场的布局重新进行了调整,实行车流与人流分离,确保场内秩序井然;有31个公交首末站实行了电子门禁系统改造,强化门卫值守;按照一站一策原则,对不同的首末站站区因地制宜进行配套改建,区分待发区、休息区、就餐区等各区域,各类标牌标识标线也更加清晰。
技防是手段,人防则是根本。吕俊说。苏州公交在人防上除了强化全员安全意识、加强源头隐患治理之外,还积极引入社会力量,最大限度地保障国家财产及乘客的生命安全。目前,500名公交安保巡检员每天在市区主要线路、重点路段、客流密集站区值勤巡查,提升公交防范和应对恐怖袭击、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的能力水平,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苏州公交还请来第三方专业啄木鸟,与南京交科院等专业单位签订安全管理合作协议,请他们监督安全管理过程,及时发现并堵住管理漏洞,为乘客提供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