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频道首页 - 行业动态 -

2019百人会|赵一农:能源转型与车网融合

2019百人会|赵一农:能源转型与车网融合

【行业动态】   2019年1月11-13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19)在京召开,此次坛主题是汽车革命与交通、能源、城市协同发展,围绕汽车零排放和电动化变革、能源转化及传统能源公司转型、未来交通和出行变革图..

  2019年1月11-13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19)在京召开,此次坛主题是汽车革命与交通、能源、城市协同发展,围绕汽车零排放和电动化变革、能源转化及传统能源公司转型、未来交通和出行变革图景、下一代汽车关键技术发展、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趋势、核心供应链培育、汽车生产组织方式变革、国际创新对接、产业政策调整等热点问题进行研讨。

  1月12日上午,以全球零排放与全面电动化大会为主题的高层论坛举行,会上,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赵一农 发表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来宾,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参加这次百人会,我们的主题是能源转型与车网融合,共同探讨能源、低碳转型发展与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在这个过程当中所发挥的作用。我个人感觉这个选题非常好,不少行业难题往往都是通过跨行业的交流,找出更合理的解决方案。

  绿色发展是习近平同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美丽中国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上个月底,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总结了2018年的工作,部署了2019年的任务。其中,能源转型就是我们的重要内容。下面,我想结合本次论坛的专题,以及能源转型方面的内容谈四个方面,供大家探讨。

  第一我们能源转型绿色发展的成效显著。

  从电源方面看,我国的清洁能源装机已达7.5亿千瓦,其中风电1.8亿千瓦,光电1.7亿千瓦,水电3.5亿千瓦,核电4千万千瓦。此外,还有8千万的天然气发电,昨天李总监已经在论坛当中做了介绍。按照我们控制煤电的发展,2020年煤电装机目标要控制在11个亿千瓦以内。我们想不久以后,清洁能源的总量将会超过煤电,清洁能源的发电量也可能会大大超过煤电。从电力系统的运行来看,去年全国用电量6.8万亿千瓦,保持较高的增长。从光、水、核等清洁能源的发电量,已经突破了2万亿千瓦,约占30%。通过这些实施清洁能源消纳的行动方案,我们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三气的状况明显好转。2018年全国弃风率只有7.7%,同比下降了4.3%;弃光率只有3%,同比下降3%;弃水率下降得很多,水能利用率达到95%,核电一直保持着比较高的发电水平。目前我国的新能源发电上来讲走入了合理的区间。

  从目前的能源转型成效可以看出,清洁能源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推动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革命的重要力量,将是未来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重要推动力量,未来潜力巨大。与此同时,我们也感觉到,我国能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的粗放式扩张模式尚未得到根本性的扭转,清洁能源发展的空间还是受到一定的挤占。与传统能源相比,清洁能源发展的优势还不是很明显。电能和天然气替代的大规模推广工作较为困难,清洁能源消纳未来的市场机制有待完善。

  第二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情况,将有效推动交通领域绿色转型。

  交通领域的绿色转型是实现我国能源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而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将是交通能源绿色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合理控制石油消费,降低能源对外依存度,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将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特别是2018年以来,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迎来了快速的发展期。2018年的量大家都知道,大概约120万辆。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筹部署下,在各方面的支持下,我国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充电设施网络。据初步统计,2018年底,我国的充电设施达到76万个,较去年增长了32万个。其中专用桩46万个,公共桩30万个。我们感觉到私人用桩的比例,包括增长的势头在去年得到了非常快速的提升。

  此外,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都已经建立了充电设施的运营管理平台,国家电网等重要的充电企业也建立了自己的监控平台,充电接口的新国标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推广实施。国家还组建了电动汽车的充电联盟,在推进充电建设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看来,我国充电设施有效的支撑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但是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这是一个刚起步的工作,各地的发展不尽平衡。为此,2018年11月份,我们会同四部委印发了《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保障计划》,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大幅提升充电的技术水平,提高充电产品的质量,加快完善标准体系,全面优化设施布局,增强充电网络互通互联的水平。快速提升充电运营品质和服务质量,优化布局。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行动计划》大概主要分六个方面开展任务:一是提高充电基础设施技术水平,加大快充、无线充电、智能充电等研发;二是充电设施运营企业要全面提升运维水平,切实提升充电的利用率和服务能力;三是根据新能源汽车的分布,做到车桩相随,及时滚动编制充电基础这时的专项规划,优化充电设施布局;四是规范充电基础设施报装安装过程,强化充电设施供电保障能力;五是提升充电基础设施互通互联水平;六是加快充电标准化的进程。除了国家标准,还要跟国际上接轨。

  为了保障《行动计划》的实施,我们提了三条保障措施:一是鼓励整车和充电设施的运营服务、出行服务等企业的合作,就是车企跟桩企要加强合作,形成创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商业生态环境;二是具备条件的充电设施要求电网企业、供电企业安装类似于核电表、电费发票等抵扣,同时加大风补电价实施,落实优惠电价,甚至我们也在考虑未来对于充电桩的补贴,是不是补贴在我们充电的电费里面,正在协商当中;三是发挥充电设施联盟组织,开展自愿性的产品认证,形成行业白名单推荐制度。

  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在互联互通上这几年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就在12月份,国网、南网,这是两家大型的国有企业,会同两家民企,特来电和万帮新能源充电,在雄安成立了雄安联行网络科技公司,继续推进充电互通互联的实施,进行强强的国企和民企的结合,推动这件事情。这四家企业充电的占有率超过了80%,为新能源用户将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保障。现在很多都是通过安装一个手机APP,就可以查询到全国主要充电桩的运营状况。

  第三加强电力系统与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友好互动。

  近年来,风电、太阳能等一些间歇性新能源发展在中国非常迅猛,但是这种新能源的电源特点就是随机性、间歇性的特点,与我们用户用电的特点是难以相匹配的,这是大家都知道的,电力系统调峰的压力不断增大,新能源消纳的问题比较突出。虽然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降低了消纳的能量,但是问题还是依然存在,任务还是很艰巨。在这个背景下,随着我国,包括全球储能技术水平的持续进步,未来解决调峰问题,储能将是一个重要的手段。我们相信,未来储能,包括我们电动汽车的储能在电力系统中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储能我们认为是提高电力系统柔性、可控制的核心元件,对于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将具有深刻的意义。储能可提供调峰、调频、备用以及事故响应、黑启动等功能,在促进可再生资源,提高电网运行安全水平和灵活性上将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来看,储能技术的应用场景主要在供应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其中用户侧的储能发展,主要是依靠风补差价的杠杆引导,在很多地方已经开始应用,起到了改善电网运行特性的作用。包括提高高峰时段电网供应能力,增强系统调峰能力等等。在我看来,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将是一个可移动的用户侧储能装置。

  上周国家电网公司启动了一大批蓄能建设工程,投资380多亿,装机大概600万千瓦,单位投资6千万。在我看来,电动汽车充电具有在夜间用电量大,且电动汽车充电可以远方控制的特点。对于电力系统峰谷的调节,包括电力系统的控制是非常有益的。我感觉电动汽车未来是可以参考抽水蓄能的运行方式,积极参与电力系统,包括电网的调峰,具有广阔的应用推广前景,应积极引导,鼓励电动汽车在夜间或者电网低谷期间充电,发挥新能源汽车充电储能作用,改善电网的负荷特性,实现电网与新能源汽车充电双向的友好互动。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在未来,电动汽车不仅在交通领域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我相信在电力系统中,也将会有一席之地。

  第四下一步我们工作的考虑和展望。

  2019年,国家能源局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能源绿色发展的各项部署,特别是前几年韩正副总理到能源局调研期间的重要要求,坚定不移发展能源技术,大力发展绿色能源,超前研究先进储能等战略性前沿技术,推动新能源汽车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将积极与有关部门和企业密切合作,加强充电基础设施的相关政策落地实施,扎实组织推进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与电力系统友好互动的融合。

  一是支持探索创新的充电商业模式。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会同相关部门,促进车生产企业与充电运营企业的融合,支持整车企业向充电服务运营商购买配套服务。因为充电实际上目的就是为了车服务的,它们要形成一个强强结合,更好的发挥车企的引领作用,促进车桩协同发展。

  二是加快推动先进技术研发,加快柔性充电技术推广。

  比如说无线充电技术、智能充电技术等科研攻关,在重点领域开展充电设施与电网的互动,加强设备的研发,做好技术储备,适应未来电动汽车大规模发展智能互动的变革,迎接电动汽车发展的挑战。

  三是在充电领域,基础设施与电网互动领域的研究工作,开展V2G相关示范工作。

  一方面按照电力改革总体部署,按照市场需求,合理扩大峰谷差价,给电动汽车参与有序充电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另外一方面减少政府干扰,发挥市场配置作用。另外一方面,我们也要系统研究充放电对于我们电动汽车,特别是动力电池的影响,在确保电池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延长电池寿命。在这里我想强调一点,实际上不光是电动汽车未来的储能在电网的应用,我们现在其实研究动力电池的这些厂家落脚点主要是在车上,在电网侧的储能对于这种动力电池的要求概念是不一样的,我认为动力电池的企业可以作为细分市场,可以开发一部分适应电网需求的动力电池。

  借此机会,希望在座的专家、同仁以及媒体朋友能够继续支持能源局的工作,共同推进充电设施的可持续发展,为交通能源的绿色转型,国家的绿色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谢谢大家!

商用车网广告位招租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互联网,来源:中国客车网,本站只做展示,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或附和文章观点,内容如有不当,请通过客服热线通知我们删除。
ICP营运许可证编号:鄂B2-20100155/鄂ICP备08007314号
邮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商用车网由随州市金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触屏版
  • 商用车之网
联系方式:624748671

周一至周日(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