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下旬,浙江温州的九山、瓯海中心、龙霞等线路上出现了一批造型别致的红色涂装的纯电动巴士。然而明眼的市民一眼就可以看出和以往传统意义上的巴士产品有着巨大差别,产品造型更圆润、更小巧,运行也更安静。这款看着憨态可掬的产品,实则是厦门金旅苦心孤诣的杀手级作品星辰。
划破夜空的星辰
我们把星辰这款产品称为回应客车行业初心与使命的产品。金旅客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张军谈到这款产品时神采飞扬却难掩其背后的思考。客车行业进入寒冬是大家都看到也都判断出来的。整个市场就会逐渐消沉吗?我们并不那么认为。从业务人员反馈的信息来看,小型化、智能化的纯电动公交市场是有需求的,也更贴合公交运营企业的价值选择。
销售端的线索启发了厦门金旅的市场与研发团队。寒冬之下,不是没有市场,而是市场需求发生了形态上的变化。
从需求和供给端两侧都能清晰地看出市场发生的变化。从需求端来看,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卫星城、睡城出现在很多城市中;地铁和高铁的建设又出现了大量远离于原有交通枢纽的站点。市民对从站点与站点之间、站点到社区之间的末端出行是有切实需求的。目前这样的交通出行需求并没有充分解决。张军分析到,从供给侧来看,提供服务的是不断壮大的共享单车、盛行的无照摩的。公交企业要满足这一需求,从车型上力不从心,现有车型对于司乘人员驾驶执照的要求,又导致人力成本居高不下。
星辰的出现,让这样的尴尬迎刃而解。六米级的星辰平台,有5.9米和6米两种车型可以选择,驾驶5.9米星辰的司机只需B照就可以上岗,解决了A照司机招聘难,成本高的难题;而百公里能耗最低只需18度电,也让星辰最多只需补一次电就可以全天在线运行,出勤率很高。
因此,产品刚刚上市,就已经拿到温州、福州、厦门、无锡等多地公交系统的订单,如果称星辰为网红巴士丝毫不为过。
爆款身后的体系
爆款难得。在客车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爆款产品的出现难上加难。一支能够准确识别需求,并且将需求完美与自身优势资源匹配的团队,才是出现爆款产品的根本保障。
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被忽视的需求。张军这样总结,从一线业务人员的反馈中得到灵感的厦门金旅,并没有让灵感划空而过。得益于我们对于市场环境变化的判断,我们认为高铁冲击下的客车一定会向小型化方向发展,这一定会是增量。
有了这样的判断,迅速把灵感变成产品的重担,落在了金旅客车总工程师石添华的肩头。我们2017年立项开发,星辰这个车虽然小,但难度却一点都不低。由于车身短小精悍,它的内部布置局限更大。既要考虑社区周边路况的实际,又要兼顾续驶里程。虽然难度不小,但石添华领衔的技术团队没有任何迟疑,这款产品的研发,我们不仅满足了现在的需求,还根据自己的技术优势预留了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星辰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无人驾驶的概念,引入双向双控,在现有基础上添加、升级相关零部件,即可升级成为无人驾驶产品。我们坚持把研发投入用在刀刃上。石添华告诉记者,在造型等我们的优势领域保持特色,联合一部分优势供应商共同研发,并在前沿领域保证敏锐嗅觉。
市场团队对于趋势的预判与研发团队的高效率实现,配合得近乎天衣无缝的体系,让金旅的这款小车,带来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龙海:下一站起点
如果硬要给厦门金旅的发展找出点限制因素的话,那么生产条件老化严重这一点,所有人都会认同。与自己的同门兄弟相比,厦门金旅的产能相对分散;和众多客车行业的后起之秀相比,厦门金旅的工艺条件可以说是毫无优势。
这一现状,随着龙海基地热火朝天的建设,最早在今年年底就会得到彻底改变。我们从生产节拍上来看更加直观。目前海沧基地的一天能够生产十余辆车,而我们龙海基地如果达产的话,每天生产80辆车是完全能够做到的。在龙海基地的现场,厦门金龙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马祥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龙海基地定位于节能与新能源大中型客车、轻型客车以及核心零部件制造基地,总占地面积5687亩,规划产能为3万辆节能与新能源大中型客车、1万辆考斯特和10万辆轻客的年生产能力。
龙海基地能够给厦门金旅的生产条件和能力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激光焊接、喷涂机机器人等先进制造工艺的应用也会让厦门金旅产品的竞争力有明显提升。马祥表示,当然,对于我们的品牌知名度有巨大帮助。
地处漳州的这个尚在施工中的基地,按照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标准建设,其建成不仅仅利好厦门金旅,更能荫及整个厦门金龙集团的旗下企业。而对于采埃孚等国际知名零部件供应链的整合,更展现出这个基地广阔的前景。
快了,很快了。就在年底,厦门金旅的考斯特生产线就会迁到龙海。厦门金龙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吴文彬斩钉截铁地告诉记者,倾注他大量心血的龙海基地,即将成为厦门金旅下一次腾飞的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