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时起,很多新能源车型开始布局车内摄像头,官方解释为检测驾驶者的状态,避免疲劳驾驶情况发生。然而,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在车内这样的私密空间里始终有个不知开启与否状态的摄像头,内心总归是抗拒的。尤其在近些年不断有车内隐私通过摄像头泄露出来的新闻爆出后,对于这类隐私的问题,消费者尤为敏感和重视。
于是,国家开始有动作了。近日,我们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了解到,其于今日公开征求对《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的意见,从意见稿我们看到,其对信息安全等做了明显要求,特别是针对近期一些电动车收集乘车人信息、网络安全等事件作出了指导。
例如指南里要求有: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应满足企业安全保障能力,要针对车辆的软件升级、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建立管理制度和保障机制,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监测服务平台,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一致性。
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应遵守网络安全法律法规规定,建立覆盖车辆全生命周期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有效应对网络安全事件,保护车辆及其联网设施免受攻击、侵入、干扰和破坏等等。
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应依法收集、使用和保护个人信息,实施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制定重要数据目录,不得泄露涉及国家安全的敏感信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运营中收集和产生的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在境内存储。因业务需要,确需向境外提供的,应向行业主管部门报备等等。
简单点解释就是要求相关车企在做这方面的业务功能时,不能仅做收集信息的渠道,对于信息收集渠道的监测,防护必须要做到完全有能力保障,同时对于收集起来的信息需要境内保存,不能随意统计到境外。对于这套解释,特斯拉表示:你直接报我身份证号得了。
编者说:在国内消费者越来越重视个人隐私的今天,智能网联车型需要收集信息必然会触碰到消费者的抵抗情绪。在这种对抗情绪当中,车企应当充分尊重消费者的意愿,让消费者自己选择是否愿意上报自己的车内个人信息。同时对于愿意被采集人的信息,车企有义务也有责任保证其安全性,这是绝对红线,不容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