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频道首页 - 行业动态 -

机遇挑战并存 如何实现轮胎业转型

机遇挑战并存 如何实现轮胎业转型

【行业动态】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一年,但也是中国经济...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一年,但也是中国经济及行业都面临诸多风险、困难和不确定性时期。橡胶行业需要分析形势,理清思路,根据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趋利避害,调整转型,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稳中求进,从而保证全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认清行业发展形势

    从国际看,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是国际环境发生很大变化。2013年,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期,世界经济仍将延续低速增长态势,国际需求疲弱,各种形势的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将使中国橡胶行业对外贸易压力加大;发达国家回归制造业,发展中国家争夺产业转移,也对中国橡胶工业造成双重“挤压”;低碳经济引领发展方式,成为国际新规则。中国橡胶企业面临的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产品出口的传统机遇;而是倒逼企业提高创新能力、促进转型升级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从国内看,中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仍很突出;支撑中国橡胶工业高速增长的要素条件有所弱化,劳动力、资源、环境成本都在提高;在国际、国内需求疲弱,提振有待时日的经济周期中,橡胶行业像过去那样的高速增长将很难出现;我们所熟悉的投资驱动、规模扩张、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都在发生重大变化,旧有的发展模式空间越来越小,行业发展已经进入重大调整转型期。

    行业调整需把握好方向及重点

    认识分析中国橡胶工业发展环境、阶段面临的变化,从而进一步看到,橡胶行业将面临严峻的外部经济环境和自身发展中的矛盾、问题,行业和企业要把握好调整转型的方向和重点。

    首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把发展从规模扩张为主转向提升质量和效益为主。多年来,中国橡胶企业普遍存在着技术水平不高,产品开发能力薄弱,低技术、低档次、低附加值、同质化竞争的问题。在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市场需求较好的时期,供求矛盾往往被掩盖起来。在经济增速回落,国内外市场低迷时,产能结构性过剩,供大于求的矛盾就凸现出来。

    2012年,轮胎大型企业开工率在95%左右,中型企业开工率在75%左右,小型企业在60%左右,企业开工率普遍不足。但值得关注的是,据初步统计,2012年中国半钢轮胎新增约5000万条的年生产能力,全钢胎新增约1000万条的年生产能力。如果2013年轮胎需求不能放大10%以上,那么,中国轮胎企业的开工率比2012年更低。加上2013年还有一批轮胎新建/扩建项目陆续达产,中国轮胎产业结构过剩更加明显。

    此外,胶管胶带及其他橡胶制品也是如此。在供大于求的状态下,投资热度不减,各地仍由新疆项目陆续投产。近两年内新建或陆续投产的较大规模胶管胶带企业超过10家,钢丝绳生产线已突破百条,仅山东地区钢丝绳生产线已超过50条。

    产能的扩张可以实现由小到大的转变,但无法实现由大向强的转变。因此,要把发展从规模扩张为主,转向提升质量和效益为主,在技术、营销、管理等创新上做文章;要加大研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淘汰落后产能,研发高新产品,提升价值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效率,使追赶驱动和要素驱动型经济,向质量效益和创新驱动型经济转变。通过提高质量和效益来赢得更长时间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是把发展主要寄托在扩大规模上。

    其次,推进“绿色轮胎”产业化,这是为应对欧盟轮胎标签法规的实施,更是加快轮胎质量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目前,中橡协提出了《“绿色轮胎”产业化方案(征求意见稿)》,开展了“绿色轮胎产业发展研究”的讨论,已经基本形成“绿色轮胎”产品指标要求、绿色轮胎推荐工艺条件、绿色轮胎能源和资源指标、绿色轮胎环保原材料推荐指南目录等5方面初步意见。

    为绿色轮胎产业化有序推进,建议先行推出中国“绿色轮胎”自愿声明制度。自愿声明技术指标,应包括轮胎滚动阻力、轮胎抗湿滑性能、轮胎噪声。进而上升为国家法规,推出中国的“轮胎标签制度”。

    轮胎业发展需国家“开路”

    为推进“绿色轮胎”的发展,建议国家对生产绿色产品的先行者给予奖励,推出类似电动汽车补贴政策或节能减排有关政策等。

    为推进“绿色轮胎”的推广使用,建议有关部门应该进一步推动和协调与轮胎行业相关的行业“绿色革命”。如鼓励汽车业加大对“绿色轮胎”的需求比例,加大对非理性的道路运输现状的治理力度,使“绿色轮胎”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建设轮胎试验场,是实现“绿色轮胎”产业化的必要条件,更是中国轮胎调整结构、产品升级,从轮胎大国向轮胎强国转变的需求。

    目前,为应对欧盟“轮胎标签法”,大部分轮胎企业而只能选择欧盟成员国的检测机构,其检测费用高、周期长对国内轮胎出口影响十分显著。目前,国内一些轮胎企业因此支出的费用已经高达几千万元。

    不仅如此,没有轮胎试验场已成为中国企业自主创新难以逾越的瓶颈。与国际知名品牌相比,中国企业最大的不足是科技开发、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没有轮胎试验场实际使用试验取得的数据,严重制约中国轮胎高新产品的研发及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建设中国的轮胎试验场,需要行业和企业的积极性,还需要政府的重视以及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商用车网广告位招租
ICP营运许可证编号:鄂B2-20100155/鄂ICP备08007314号
邮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商用车网由随州市金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触屏版
  • 商用车之网
联系方式:624748671

周一至周日(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