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以来,不断有“新一轮的新能源补贴政策将出台”的消息传出。有媒体报道,目前,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和发改委四部委达成共识,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计划再延长三年时间,并将扩大试点城市范围。
与此同时,业内关于下一轮新能源补贴政策的走向讨论不断。然而,4年前便启动、同样是由四部委共同发起的“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程,却似乎被人遗忘。
“十城千辆”走到今天到底取得了怎样的结果?在新能源发展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这一工程是否还将延续?
预期落空
2009年,科技部、财政部、工信部、发改委共同启动“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业内简称“十城千辆”),并由财政部和科技部联合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下称《目录》)。该工程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提供财政补贴,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开展示范运行,力争到2012年带动全国新能源汽车运营规模占到汽车市场份额的10%。
科技部部长万钢曾表示,到2012年年底,全国有27800多辆新能源汽车,其中80%是公交车。而根据汽车工业协会1月份公布的数据,2012年全国汽车销量已突破1900万辆。显而易见,2012年年底,新能源车的运营规模甚至不足汽车市场份额的1%,“十城千辆”最初的预期严重落空。
尽管如此,业内仍有表示支持的声音。因为在“十城千辆”所涉及的城市中,有一些城市在新能源汽车政策目标的落实上确实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据合肥市公布的相关消息,目前合肥市已推广新能源汽车5622辆,占全国推广总量的20%;与合肥相似,郑州市实际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1663辆,完成示范推广目标(1500辆)的111%。
然而,全国共25个试点城市,多数的推广目标并没能达到合肥与郑州的水平。厦门市2012年11月底的数据是425辆,其中混合动力公交车386辆,不足国家规定的1000辆推广目标的一半。昆明市截至2012年3月底,也只推广了510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目前看来,十城千辆这个政策结果不尽如人意,有关部门在推广上有些操之过急。”6月17日,某知名汽车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说。
够不到的诱惑
“合肥之所以能达到国家的要求,是因为合肥市有安凯汽车、江淮汽车、国轩高科这三家新能源领域的企业,当地政府可以‘就地取材’顺利完成‘十城千辆’的示范投入。”6月18日,全国清洁汽车行动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专家组组长、国家科技部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特聘专家王秉刚对记者表示。
根据《办法》,凡被纳入《目录》的车型可获得5万元-60万元的财政补贴。“在政策主导下,财政补贴的存在是新能源汽车企业发展新能源项目的主要动力。”王秉刚说。
《办法》显示,一辆使用镍氢电池、锂电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动力系统,最大电功率比在50%以上、节油率在40%以上的混合动力城市公交客车可获得42万元补贴,一辆同样系统的纯电动汽车可获得50万元补贴,一辆燃料电池汽车可获得60万元补贴。
按照一辆车补贴40万元的标准计算,一个城市1000辆车就是4个亿,而25个试点城市就是100个亿。此外,还有四部委给予的“十城千辆”专项土地、财政方面的支持及项目以外的辅助财政支持。有消息称,今年3月份,财政部已完成相关财政补贴清算。
王秉刚告诉记者:“发展新能源电动车对地方政府来说,意味着很大的业绩和形象提升机会;对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也是一笔可观的收益。”
但问题是,既然有多达百亿元的诱惑,“十城千辆”的推广目标为什么还没完成?
“有些地方并没有相关汽车企业,要完成采购是很困难的,何况一次性十几亿元的投入是很多地方拿不出来的。”王秉刚指出。安凯客车市场部的程露对记者表示:“安凯新能源客车面向全国各个城市销售,而来自政策采购的订单占比最大。”
“买车不是最难的,难的是建立一套新能源产业体系,如园区建设、发展产业链经济,甚至突破核心技术。”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但蹊跷的是,厦门市有金龙汽车这样的企业,为什么也没有完成推广目标?记者联系到厦门金龙汽车品牌部负责人,但其表示对此并不知情。
看来,由国家主导、地方政府进行、汽车企业参与的轰轰烈烈的“十城千辆”工程,之所以没有完成,其中的原因并不简单。
5月18日,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新能源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谢子聪对记者提出了另一种观点:“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要经历‘试验室––小试––中试––大试’四个阶段,而从新能源产业来说,由于没有可照搬的模式,‘十城千辆’只能起到一种探路的作用,就是从试验室走向小试这个阶段。它存在的问题是,并没有形成一个商业模式。试点城市1000辆车的规划由政府提出,当地汽车企业造好车再由本地公交集团购买。这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循环。”
据记者了解,“十城千辆”最初确定的试点城市只包括北京、上海等13个城市,后来第二批增加了天津、唐山等7个城市,第三批又增加了沈阳、南通等5个城市。“在初期的城市都没有取得明显效果的前提下,就加速扩展推广范围,这是导致‘十城千辆’不达标的重要原因。”上述汽车行业分析师说。
烂尾疑云
2012年年底,四部委曾成立督导小组对“十城千辆”进行实地督导和验收,并计划在2013年给出官方说法。此前还有报道称,四部委考虑对试点城市进行“末位淘汰”,剔除不能完成推广目标城市的试点资格。但截至目前,相关督导结果尚不得知,“末位淘汰”也再无下文。
此后的2012年12月,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公示了初步确定的“2012年度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拟支持项目名单”,共有25个新能源整车及零部件项目入围。而此前工信部发布的《关于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的通知》,奖励资金安排和使用坚持“集中投入、重点突破”的原则,重点支持全新设计开发的新能源汽车车型及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上述汽车行业分析师指出:“这是政府对新能源汽车方向做出的改变,意在将补贴放到技术创新环节,如电池技术的突破,而非车辆采购环节。”言下之意,十城千辆补贴采购环节的模式开始受到挑战。
工信部部长苗圩曾对媒体表示:“延续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我想应该问题不大,从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来说,过去我们主要还是以公交车为主,但是最近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开始起步了,这是一个很好的消息,我们下一步会更多启动这个私人购买轿车型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我想,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了一个快车道。”
种种迹象是否在表明,国家补贴新能源政策的风向将要跳转,未来补贴重点将会放到技术创新和私人购买电动车方面?“十城千辆”还会继续实施吗?
6月份以来,不断有业内人士呼吁,“十城千辆”应该被废弃,要改变政策扶持模式。还有人认为,产业应该遵循市场规律,最大限度减少对政策的依赖。
然而,有更多的人认为,在目前这一新能源政策“空档期”,无论后续的政策走向如何,“十城千辆”作为最初阶段的尝试,将其具体的督导验收结果与未来去向实实在在地交待给公众,是不可或缺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