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媒体一篇普通的新闻报道,却将湖南公车政府采购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14.5亿元采购1725辆公车,网友算出每辆公务车均价达84万元。
事后,湖南省两个相关部门对媒体作出回应,称每辆公务车均价达84万元的说法不属实。但因两部门的回应内容存在差异,再次遭到网友质疑。6月29日,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在官方网站再次作出正式回应,并将相关采购车辆类型及数量作了公开说明,网友的质疑声才慢慢平息。
有法律界人士认为,湖南此次的公车采购风波正折射出公众对公车豪奢之风的焦虑。
购车“均价84万”引质疑
6月25日,一篇题为《政府采购1725辆省产轿车》的新闻报道经转载后,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
该报道称,在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财政厅等部门联合组织的乘用车产需对接会上,湖南省安监局等10多家单位分别与省内汽车生产企业签署1725辆汽车采购合同,金额14.5亿元。有网友核算后发现,此次采购的汽车均价已达84万元。
之后,许多网络便将此新闻进行了转载,标题改成了《湖南14.5亿买1725辆公务车均价84万》,文章中还加注了编者的注释:“平均每辆84万”。这种高规格配备公务车,明显超过了《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管理细则》中,一般公务用车价格不超过18万元的规定。
此新闻被互联网转载后,舆论一片哗然。有网友甚至认为,这样高规格配豪车,是不是又犯了少数政府采购“只买贵的,不买对的”老毛病;不过也有网友分析后认为,可能是报道中的数据有问题:“国产公务车不可能价格高得这么离谱。”
两部门三次回应澄清事实
对于网络上不断发酵的舆情,湖南省两个相关部门迅速作出了回应。
6月27日下午,湖南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夏俊辉向媒体表示,被质疑的1725辆汽车并不只是公务用车的采购,还包括“公交公司采购的920余辆新能源大巴,每辆约140万元;还有180辆校车,每辆约19万元,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企业采购的车辆”,其中,140万元每辆的新能源大巴由“南车时代”生产。
但这一数据和湖南人民广播电台官方微博“News938潇湘之声”,从湖南经信委获得的回应并不一致。湖南经信委回应“潇湘之声”称,1725辆汽车中“价值11.6亿元”的电动大巴数量为580辆,生产厂家则是“比亚迪”而非“南车时代”,此外,还有14辆“价值1100多万”的豪华大客车等。
同一政府采购,两个政府部门对媒体的回应内容存在差异,两部门的回应再度引发网友质疑。
6月29日下午4点,湖南经信委在其官方网站再度作出正式回应。湖南省经信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殷林波就对接会成果作了详细披露。新闻发言人介绍,此次产需对接会上,共签署各类汽车采购合同1725辆,合同金额达14.5亿元。其中,乘用车(包括轿车、越野车、微型面包车)611辆,金额8159万元;新能源公交车(包括纯电动大巴、混合动力大巴)920辆,金额13.26亿元;校车180辆,金额3550万元;大客车14辆,金额1080万元。
新闻发言人称,1725辆汽车采购合同中,除部分乘用车作为政府部门采购的公务用车外,主要都是省内外公用事业部门采购的公交车和校车、客运公司采购的大客车以及企业采购的乘用车。
湖南省经信委通过这次澄清后,网友的质疑声才慢慢平息。
公众对公车豪奢之风存焦虑
“网友的质疑实属正常,公车采购一向是社会的敏感神经。”有评论分析认为,湖南采购公车的报道之所以能点燃网友的诘问之火,有各种原因。
网友秦淮川认为,不少部门在公布采购信息时,往往在网站上一笔带过。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很容易出现监督误差,这种误差不能算在网友头上,而应该归咎为政府信息不够透明。
秦淮川还认为,政府采购法实施后,政府采购公开透明确实体现了出来,但还有欠缺。目前我国政府采购法对采购信息披露要求过于笼统,有关采购信息披露的条款有待细化,应与相关责任后果条款相衔接。法律不断完善,监督不断加强,政府采购真正实现了更为有效的公开透明,误读会少一些,采购腐败也会少一些。
“以往豪华进口车火热有很多原因,其中之一是有部分豪华车进入了公车消费行列。”长沙律师曾技芝认为,湖南此次的公车采购风波,正折射出公众对公车豪奢之风的焦虑。
曾技芝建议,只有及时“刹停”公车豪奢之风,将公车限价限排量制度真正执行起来,同时让违规者受到必要的惩处,让制度有生命力与说服力,民众对公车豪奢之风的焦虑也许会慢慢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