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我国LNG进口资质审批权有望在年底前下放,届时更多的资本有望进入天然气进口领域。同时指出这将缓解目前天然气供应紧缺的窘境,并提高我国LNG的市场供给量,缓解此前由于气源价格上涨导致的LNG供应紧缺,从而给LNG下游应用行业带来利好。
中石油江苏南通洋口港LNG接收站专用码头
但是记者从有关渠道了解到,国家发改委目前暂无下放LNG接收站审批权限的决定,气源合同仍为核准条件之一。据了解,目前企业需要进口天然气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需要在商务部备案,但是鉴于天然气进口与原油不同,所以只要企业的营业执照中具有燃气经营许可证便可获得自动许可;二是需要有进口专用码头、接收站等设施。
● 发改委仍大权在握
经过记者多方了解,国家层面没有LNG进口资质和接收站审批权限下放一说。安迅思天然气分析师王瑞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审批资质还是要到商务部进行注册的,进口接收站的审批也必须通过国家发改委。由于进口接收站更多关乎国家战略层面的建设,而且进口的话大多是长约合同,所以审批还是会比较谨慎的。
对于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进口码头的建设权,经过层层审批,最终需要获得到国家发改委的核准。“在目前的条件下,天然气进口更多的属于国家战略规划,暂时没有下放审批权限的决定,”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也表示。
“但是一个接收站能否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核准,则需要满足国土、环评、节能等多个文件支持。与外国企业签订气源供应合同是核准参考的条件之一,但是气源量的大小则取决于这个企业的承受能力及未来下游的消耗能力,并没有严格的数字规定”,王瑞琦补充道。
据市场资深人士表示,在审核建设进口接收站时,国家要求较为严格,申请企业需按照该接收站的接收能力,签订相应数量的进口合同和下游用户群。据安迅思数据显示,目前已经获得核准的接收站接收能力主要为200-300万吨/年,也有接收站以100万吨/年的上游气源供应量获得核准,但是该项目的核准也存在一定的先决条件。
王瑞琦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早前有媒体报道,中国华信先后与以色列、墨西哥和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公司签订了年供100万吨以上的15年以上长期LNG供应合同。但苦于该公司未建LNG接收站,所以暂时不能进口。“未来,进口LNG接收站的建设是逐步向民营企业放开的,但是如果不经过国家的统一规划,有可能造成企业资质参差不齐,形成杂乱的局面”,上述资深人士表示。
有专家担忧如果今后接收站审批权下放,国内买家企业增多,从而在国外竞争造成抬高价格的局面,失去议价能力,与此同时外国卖家也会因此提高价格。王瑞琦表示,如果真的下放,其实不一定会出现涨价。首先,目前的长约价格一定比中国早前签的澳气、印尼气要贵,所以肯定不会出现以前的低价情况,而且进货价格是否上涨要看全球资源供应的情况。
另外,无论进口价格是涨还是跌,更重要的是能否能对国内天然气市场价格产生影响。例如说供应资源激增后,是否会刺激国内天然气市场价格的下跌,抑或是成本上涨推动价格上涨,暂时都无法判定。
● 促进市场多元化
在审批的时候除了满足一些国家条件以外,更多的还是要考虑企业自身能否负担的气源采购和消化的问题。虽然LNG进口权的下放暂无意向,但是卓创资讯天然气分析师王晓坤对记者表示,LNG接收站逐步打破垄断,不断向民企开放是今后LNG产业链发展的一个积极的信号,能够缓解我国天然气供应紧张的现实压力。这样一来可以鼓励更多的民营企业进入LNG市场,让市场更加多元化。
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的《2012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达到147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9%,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由5.0%增至5.4%。该报告预计,2013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将继续增长,同比增长11.9%至1650亿立方米,占一次能源比重继续提升至5.8%。国内产量为115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达到32%,供需总体依然偏紧。其中,进口天然气预计将增长23.8%至530亿立方米。
进口接收站逐步向民企放开是对缓解我们天然气供需紧张的一个有效途径,而且可以打破进口垄断局面。“在政策和法规方面自然需要进一步完善。例如说,企业的增值税返还资质、如何避免出现太多资源进口但无法消化的局面以及进口价格的控制等。近两年,进口接收站向民企放开的趋势是比较明显的,新奥就是一个比较好的例子”,王瑞琦说道。
● 相关阅读:
气紧有望缓解 LNG进口审批权年前或下放
http://www.360che.com/news/130826/27293.html
中国汽车网新能源频道
http://www.360che.com/ngv/
注:本文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请尊重版权保留出处,一切法律责任自负。中国汽车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汽车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