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六点半,李堡镇陈庄村公交首发。每天这个时间点,上学的孩子、买菜的主妇、进城务工者,各色人等齐聚,将公交站台挤得热热闹闹。
这是海安“村村通公交”的一个缩影。2011年底,海安县首批开通5个镇共计7条镇村公交线路。到2012年底,镇村公交实现县域全覆盖。
尊重百姓出行规律
2011年,在镇村公交线路规划之前,海安就成立镇村公交工作组,深入基层,倾听村民和沿线企业意见。虽然事前做足了功课,但是实事工程并未赢得预期中的一片叫好声。
城东镇施秦村10组的钱锦凤大妈家门前就是首批镇村公交的“施秦—西场线”。开通一段时间后,钱大妈颇有看法:“公交开了是好事,但里面没多少人坐,就这么空空地开来开去多浪费!”“为什么老百姓有车乘还不说好?”
海安交通运输局局长张元春认为,镇村公交的主要客源是农村的留守妇女、儿童以及老人,因此在保证百姓有车可乘的前提下,还得尊重老百姓的出行规律。如果照搬城市公交模式,公交车不停地开,没人坐,老百姓自然心疼。
问民生才能得民心
经过调整,在2013年1月10日的第二轮镇村公交投放中,镇村公交运营模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在村民出行的高峰时段,如早晨6点至8点,由于需要送孩子上学、到镇上赶集、进城办事的人比较多,班次由原先的40分钟一趟调整至20-30分钟一趟,而其余时间采取约时发车,一般是以整点段为准,每小时一班。
所有开通的镇村公交都在车厢内及沿途公交站点公布了运营时间、线路走向和运营班次。“农村居民赶时间的并不多,只要知道发车时间和规律,老百姓非但不埋怨,反而觉得经济实惠。”采访中,笔者听到如此评价。
因地制宜赢取发展
发车有规律,不意味着一成不变。
2011年,海安开通303路“角斜—沿口”镇村公交线路,后由于区镇合并,角斜镇与老坝港镇合并成立老坝港滨海新区,原沿口的群众要到合并后的老坝港滨海新区办事很不方便,需要换乘两次才能到达。
公交公司每天增开5班直达线路,解决群众出行难题。“镇村公交并不一定局限于镇村连接,还应根据实际需求巧妙连接城乡干线,提升乘坐率。”曲塘镇万扬村的“万扬(东线)—曲塘”就是针对这一理念增加的一条线路,这一线路有效衔接了4条城乡干线,大大方便百姓进镇进城。
2012年8月29日,江苏省交通厅厅长游庆仲调研时对海安的做法表示赞赏,认为“镇村公交就是要因地制宜,才能开得好,留得住,有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