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美商用车及发动机生产巨头纳威司达中国区总裁万如意离职的消息,引发业内高度关注。2011年6月,万如意曾被视为推动纳威司达与江淮汽车的重卡合资项目的重要人选。如今,近3年时间过去了,这一合资项目却迟迟未能落地,因此,万如意的离职被解读为与该项目进展缓慢相关。
江淮纳威司达合资项目仍待审批
“这并不会影响纳威司达与江淮合资项目的进展。”纳威司达(中国)负责业务规划的总经理陆昕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都已到位,就等发改委一纸批文。对于江淮汽车和纳威司达来说,能否顺利实现整车业务的合资,对于改变其日后在重卡领域的排名将有重大意义。然而,由于近年来国内重卡市场持续低迷,产能相对过剩,双方的合资项目能否得到批复仍是未知数。
● 合资项目推进迟缓
2010年9月,纳威司达与江淮汽车签署了开发、制造和销售先进柴油商用发动机和商用车的合资协议。2011年6月,纳威司达任命有丰富中国市场经验的万如意担任中国区总裁。
加盟纳威司达(中国)之前,万如意在通用汽车工作了20余年,参与了通用与上汽合资项目的推进,也曾担任依维柯(IVECO)商用车中国运营部总经理。在业内人士看来,万如意是个不折不扣的“中国通”,因此,他被认为是推进纳威司达与江淮汽车合资项目尽快落地的最佳人选。
2012年底,江淮汽车和纳威司达的重卡合资项目相关资料已经上报国家相关部委,但截至目前,这一项目迟迟未能落地。今年3月,江淮汽车方面发布消息称,公司与纳威司达的重卡合资项目已经得到安徽省环保厅的批复。纳威司达方面也表示,环保测评的通过意味着合资项目又向前迈进一步。
纳威司达中国总经理陆昕
但是一年时间过去了,这一项目仍未有新的进展信息发布。此次万如意的离职,被业内解读为与该项目进展缓慢相关。但陆昕向记者表示,“万总离职是基于个人原因,并不会影响纳威司达与江淮合作项目的推进。”
即便如此,审批流程上的时间消耗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未来合资项目的不确定性。全国乘联会副秘书长杨再舜认为:“随着中国重汽与德国曼集团、福田汽车与戴姆勒,东风汽车与沃尔沃的合资项目相继推进,加之本土企业所占市场份额本来就大,留给后来者的空间不会太多。”
对此,陆昕坦言:“我们心情也很急切,不过这不在我们的控制之中。”虽然“准生证”尚未落地,但纳威司达的相关产品已经在江淮内部进行试验。据陆昕介绍,从目前的情况看,40万元以下的中低端产品依然最受欢迎,因此未来合资公司将分两步走:首先,利用纳威司达的节能环保技术,对现有格尔发重型载货汽车进行改进和提升,使其满足主流消费市场需求;其次,引入诸如ProStar等长头高端车型。
● 巨头抢食重卡市场蛋糕
除了纳威司达,据媒体报道,今年1月,瑞典重卡巨头斯堪尼亚也开始在重庆考察选址,计划推进国产项目。但是,记者注意到,自2011年以来,国内重卡市场在经历前几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开始进入调整期,市场整体销售暗淡。统计数据显示,自2010年销量突破百万大关之后,2011年、2012年国内重卡市场持续下滑,市场降幅分别达到13%和28%;2013年,重卡销量止跌回升,同比增长22%,销量达到77.4万辆。
巨头抢食重卡市场蛋糕
业内人士预计,受机动车尾气排放升级的影响,2014年国内重卡市场难有大幅增长。“从2015年开始,重型卡车将进入极其惨烈的竞争淘汰期,预期到2020年将会有三分之二的重卡品牌面临着淘汰。”杨再舜表示。
“重卡市场一味靠价格取胜的时代已经过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具节能效果和运输效率的高端重卡无疑将成为市场的赢家,目前来看,国内高端重卡市场需求日渐增长。”零点咨询研究集团汽车研究中心咨询总监李子良认为。
数据显示,自2010年起,国内高端重卡市场以每年1%的速度微增长;2012年,国内重卡销量下滑达28%,但是高端重卡市场销量首度突破1万辆。菲亚特工业集团亚太区依维柯中国业务董事总经理王宁预测,到2016年,中国高端重卡销量规模预计能达到1.6万辆。实际上,由于高端重卡市场仍然保持增长,已经吸引了德国曼集团、戴姆勒和沃尔沃等国际重卡巨头。
在陆昕看来,国内商用车近两年的市场动荡很大程度上源于排放和安全标准的不明晰。从长远看,整体市场前景依然向好。即便如此,在各大重卡巨头虎视眈眈的高端重卡市场,未来纳威司达能从中分得多大的蛋糕仍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 江淮纳威司达合资项目:
在华采购升级 美国纳威司达合资仍待批
http://www.360che.com/news/131017/27887.html
江淮纳威司达发动机合资公司揭牌成立
http://www.360che.com/news/120823/22455.html
注:本文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请尊重版权保留出处,一切法律责任自负。中国汽车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汽车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