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节前,汽车经理人独家披露了易车收购惠买车域名和商标,通过新的惠买车平台开展C2B汽车电商服务的新闻。4月29日,该平台正式上线,其操作手法也正式曝光:消费者发起询价,然后经销商报出底价,消费者满意后双方沟通,线下提车。
就这么简单?是的。然而,这么简单的逻辑却不是所有网站都能实现,甚至只有极少数网站有能力去实现。原因这里不解释,请参见朱伟华刚发布的分析文章,里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朱伟华的文章分析了汽车电商从1.0向2.0的演进路径,其中C2B是关键一环。本文和大家探讨的是,惠买车的商业本质是什么。
在惠买车平台上,虽然汽车消费买卖双方的操作很简单,但这个平台本身做到了此前没人做的几件大事。第一,平台功能层面:重新构建消费场景,对用户进行细分,促使买卖双方信息对称,交易意向在线上锁定;第二,汽车网站商业模式层面,从CPL到CPS;第三,用户价值层面,推动汽车消费从以价格为中心转换到以服务为中心,本质是以用户为中心。第三点是通过第一点来实现的。
在平台功能层面,核心是买卖双方信息对称,关键点是用户对经销商提供的报价满意后才提交联系方式。在这个阶段,仍然是买卖双方对商品价格的博弈,只不过博弈的主动权从经销商让渡到用户手中。前一段有成都的媒体朋友写了一篇“不要找汽车媒体的朋友买车”的文章,流传甚广。在几年前,媒体老师拿到的媒体价很有诱惑力,但现如今,市场价格往往比媒体折扣还低。对于用户来说,此前最经济的做法是挨个店去侃价。我身边的朋友找我买车,我也是委托对当地经销商价格熟悉的朋友帮忙去问。惠买车模式解决了这个问题,让用户足不出户就能大体上知道哪家店价格最低。这实质上隐晦地解决了真实成交价问题,同时规避了因为价格信息的传播对不同市场造成影响的难题,这也是厂家层面较为看重的。
对于经销商来说,如何在目前的网络环境下转变销售方式,已经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命题。此前,经销商已经接受了使用易湃等经销商销售工具来收集销售线索,但面临的是转化率不可控的问题,线上销售顾问要做大量“无用功”。现在,惠买车加易湃,等于把用户进行了细分,哪些是购车前半年的用户,哪些是购车前3个月的用户以及当下就要购车的用户,较以前更为明确。经销商可以对线上销售顾问的工作进行细分,谁来负责跟踪,谁来促单等等。(写到这儿我忽然想起,去年双十一汽车电商大战后,易车总裁邵京宁邵总说2014年易车要提高销售线索转化率,并将有大动作核武器,现在想来,这个核武器指的就是惠买车模式吧。)在用户对车型信息已经较为熟悉的情况下,一线城市经销商已经可以大量减少店面销售顾问,增加线上客服。在目前这个节点,谁转变的快,谁会占据先机。移动互联网会使信息流更加集中,必然会带来经销商集团的整合、重组和垄断。
以上简单分析的,是平台方惠买车和经营方经销商,通过搭建平台和重塑人员管理架构,为用户提供可进行价格博弈的舞台。三方一起重构消费场景。如果这样的模式被接受,那么自然地,惠买车按照CPS收费就可以成为现实。这一点,现阶段不展开说了。在我看来,惠买车未来的成败,还不在价格博弈,而在于能否引导汽车消费或者说汽车电商从价格战向服务战演进。
价格永远是用户最关心的指标。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价格的透明无可避免,只是以什么方式来实现。惠买车就是其中的一种。如果拿其他电商平台做对比,在汽车销售管理办法没有修改之前,惠买车不能自己卖车,只能是淘宝天猫模式。在这种模式里,大体上来说,受制于厂家的价格政策,特定区域中经销商参与者的价格信息会趋同。因此,在报价接近的情况下,谁家的服务好,谁就能积累口碑,继而获得更多的用户和订单。这一点,在即将上市的阿里巴巴已经获得了充分的证明。对于参与者经销商来说,线上沟通将变得空前重要。平台方惠买车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怎么把商家的评价体系建立起来。汽车消费以用户为中心的时代,会在惠买车实现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