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的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包括减免购置税、敲定电价、公布公务用车新能源化的具体方案、允许社会资本进入充电站建设、运营领域等措施,但最大的问题仍是充电站建设过于缓慢。
放开充换电站建设资格后,社会资本并没有“如约而来”,原因是:一是即使回报机制逐渐清晰,但电动车保有量太少,消费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很多,盈利周期仍然无法预知;二是一次性投入过大。“我们对充电设施进行补贴,就是为了吸引社会资本。但国家补贴力度还没有出来,所以社会资本也在观望。”
至少两级政府补贴充电设施
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性行业已经推广五年,但前期效果并不明显。过去五年共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7万辆,平均每年的推广量所占的市场份额仅为0.07%。2013年,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2万辆,只占0.1%的市场份额。
今年开始,国家启动新一轮的新能源汽车推广攻势,目前除了利用财政进行购车补贴外,也对购置税进行了减免,直接降低消费者购车成本。
新能源车消费市场最大的忧虑是,使用便利性缺失。公共充电站建设速度仍然太慢,截至2013年底,充换电站建设的主要企业国家电网已建成的充换电站只有400座,交流充电桩1.9万台。国家目标是2015年建成4000座充换电站。
但现实的矛盾是,已经建成的很多充电桩还在闲置。唯一的办法就是政府先投入,具体办法就是对充电设施进行补贴,包括拿地优惠。以减少社会资本前期投入。
在购车补贴上,政府采用中央、省市级、区级的三到四级补贴政策,累计补贴较大。充电设施建设补贴也借鉴上述模式,采用两到三级政府补贴方式。“中央和市级补贴是定下的,省级和区级政府的补贴依照当地的地方财政实际情况,自行作出补贴。充电设施补贴额度应该大一点,如果不撬动社会资本,推广新能源汽车就很艰难。”相关人士称。
体系性推广最有效
地方政府的个性化政策,对新能源汽车推广效果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比如,公共充电站投入大,那么先逐步完善小区、办公楼充电桩。“充电设备最大的问题是结构性问题,比如如何用大数据规划好建设密度,根据车辆和人口密度配备充电桩或壁柜式充电设备。比如新能源公务车,可以只在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地库建设。”
很多城市开始制定在新建小区的配建充电设备比例,“这是长效机制,只要有车库,电动车的充电问题就可以解决。比较难解决的,大型的老式小区,没有专门停车位,本来停车困难,建充电桩会更加拥堵。”
今年3月,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深圳新能源汽车推广讲话中,提出要完善7项政策体系性措施,目前包括购置税减免、电价等4项已经出台,接下来可能考虑的政策是新能源汽车绿色单独号牌、保险费政策、停车路桥费减免、征收燃油排污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