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车史上的第一场纯电动车的赛事,Formula E电动方程式北京站已经落下帷幕,我们作为东道主有幸目睹了这个可以载入史册的赛事。比赛举办得很成功,但也出现了一些有待改进,甚至有些遗憾的地方。不论成败,这都是一场精彩的赛事。
先说全场比赛最扣人心弦部分,海菲尔德和小普罗斯特的撞车。在这里咱们不讨论谁对谁错,单说这次碰撞本身向大家展示了电动方程式无与伦比的安全性。当海菲尔德的车子凌空飞起,旋转着拍在围墙上的时候,全场为之哗然,除了名次以外,更担心的可能还是车手的安危。当海菲尔德从车里爬出来,毫发无损,气呼呼地走回维修区的时候,Formula E的安全性可以说是最大的赢家。
● 让我们通过视频再重温一下当时的事故过程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视频频道
另外据了解,虽然海菲尔德的赛车几乎摔成了碎片,但车内电池组丝毫没有损坏。由于之前有过不少电动车电池组受损导致起火的案例,Formula E的电池组安全性可能也是所有人最关心的部分,现在大家可以松一口气了。
在赛前编辑采访了一些观众和网友,有些人担心Formula E没有了传统方程式的发动机声浪,会没有激情,也就没那么好看了,其实编辑本分之前也有过这样的担忧。但是在看到赛道的时候,特别是亲眼目睹练习赛中赛车成群结队的驶过时,饱含科技感的嘶鸣声会直接将这种担忧粉碎掉了。就像一位F1车手提到的那样,听到它,你会觉得“这就是未来的声音”。
去现场看过F1的朋友应该了解传统F1一级方程式的声浪有多大,在距离赛道几十米的地方,不戴着耳塞观看,耳朵绝对要崩溃的。现在换成观看距离不到十几米,甚至不到十米的,如果是F1在上面跑,不知道比赛之后附近医院容不容得下这么多耳膜穿孔患者,现在换成是安静许多倍的Formula E,大家终于可以安静地观看了。而且由于Formula E真的很安静,这次在现场听到了许多传统方程式比赛中几乎无法听到的声音,比如变速箱换挡的声音、轮胎尖叫声,还有大家可能都忽略了的,现场主持人的精彩评论,如果放在F1现场,你估计完全听不见他在说啥。
诚然,正赛时最大功率只有200马力上下的Formula E无法达到传统方程式的惊人速度,沉重的电池组和更趋向于街道的轮胎也使得赛车在弯道中的节奏也慢了下来,但别忘了这是狭窄的街道赛。弯道狭窄刁钻,而且还没有普通赛道中的缓冲区,也就是说,一旦冲出了边界就要承受惨痛代价,这一点直接提升了Formula E的速度感,比赛也瞬间变得惊险刺激了。
比赛前编辑采访参赛车手时得知,其实Formula E不是不能跑的更快,但是受制于目前技术的局限性,如果提高输出功率,赛车的电池容量根本不足以跑完比赛。即便是眼下的低功率模式,车手也要小心地控制功率输出,安排好整个赛程的电能分配,这是适应Formula E的过程中最大的挑战。
作为首届Formula E比赛,赛程中还加入了一个有趣的部分,叫“FAN BOOST”,意思是观众可以在网上为自己喜欢的车手投票,得票最多的三位车手能获得5秒的额外高功率加速机会,类似在游戏“跑跑卡丁车”中吃了红色“N2O”加速符号一样,能“呼啦”一下加速超越对手。
但是这个功能的实用性遭到了质疑,据获得这个加速机会的车手之一,获得本站冠军的ABT车队车手卢卡斯说,他在得到FAN BOOST权利后根本没敢激活这个功能,因为怕电池消耗太大影响后面的赛程,也怕赛车可靠性出现问题。在两个月后的马来西亚站比赛之前,裁判将对于这个规则进行重新裁定,以确认是否保留。
说到可靠性,中国车队的主力车手董荷斌这次算是最大的受害者之一。这位练习赛中排位第三的选手先是因为制动分配系统故障在排位赛中失控撞车,又因为不明原因无法正常发车,坐在赛车中绝望地看着自己逐渐落后,最终只以第16名完成比赛。
不论怎样,Formula E首站比赛顺利落下帷幕,电动车赛事顺利启航了,每一位在场观看的、通过互联网和电视观看的、通过微博论坛互动的朋友,都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不论最后成败,这场精彩的比赛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接下来的分站赛都能和北京站一样顺利,甚至做得更好的话,Formula E和F1、WRC等齐名、成为一个世界级赛事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