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频道首页 - 行业动态 -

3.15消费者权益日 汽车界质量门盘点

3.15消费者权益日 汽车界质量门盘点

【行业动态】 汽车界的质量问题很多,毕竟它是一个集成度极高的复杂的工具,但是只要我们在发现问题后能够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负起责任来,就不怕问题有多严重。而不是像某些企业一样,为了到手的利益,一味地逃避责任,这样伤害的不仅仅是消费者,更是在摧毁这个企业的未来。而政府监管部门也要尽到应有的职责,不要不作为或者胡作非为,就像治理垄断那样,不召回就罚它几个亿,将他们到手的利益罚掉,面对高昂的违法成本,我想他们也要再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日,相信在这一天会有很多厂商要睡不着觉了,他们紧张的等待着,在忧虑自家生产的劣质产品会不会登上晚会的大银幕,当然,有些人并不紧张,因为他们的产品影响不大没有被重视,但只要是劣质的就一定逃不过人们雪亮的眼睛,逃得过一时却躲不了一世,相信消费者心中自有评判。

利益最大化,这是经商者的驱动力,商人的活动会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我们自然欢迎,可这个行当里从古至今总会有些人,他们为了赚更多的钱,常常在自己的产品中以次充好甚至是假冒伪劣,以求降低成本,提升效益,而受到伤害的却是消费者,且他们凭借着自己众多的资源与庞大的体量并不把消费者放在眼里。

汽车行业里也存在这种现象,而且还不少,下面我们就来扒一扒这些年汽车行业里的那些著名的质量事件:

1.大众汽车

大众汽车进入中国已有三十余年时间了,最初以捷达桑塔纳这些车型在中国闻名,又以其质量好结实耐操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到现在仍然有很多人因为这个印象而选择大众汽车。然而近几年却出现了不一样的声音,让它的声望大不如以前了。

DSG变速箱抖动及动力中断

这个问题最初被315晚会曝光过,可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前几年大众为了不再变速箱上受制于人,自己研发制造了一款双离合变速箱,也就是DSG,但是这款变速箱有一个设计缺陷,它的干式双离合器并没有良好的冷却措施,导致在城市中低速蠕动时离合片容易过热,变速箱的控制器出于保护离合片的目的就会断开动力链接,导致动力中断,可是行驶中的汽车动力中断是非常危险的。这样不可靠的变速箱居然被大众用在了旗下全部车型上面。

速腾断轴事件

前年这个事件就已经发生,可是大众并没有重视,认为这是个案,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速腾出现这个问题,事件被迅速放大并持续发酵,于是就出现了大家都有耳闻的速腾断轴集体维权集会。这迫使一汽大众出台召回政策,让所有的速腾车主到4S店给速腾的后悬架加装金属衬板,但这并没有解决问题,最近又有车主反映,加装衬板的后悬架出现漆面爆裂的情况,长久下去就会锈蚀悬架,可一汽大众并没有做出反映。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速腾为什么会断轴。速腾车型从欧洲引入的时候设计的是后独立悬架,引入国内以后大众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改装成了成本更低的所谓的耦合杆式半独立悬架,由于和原设计并不兼容,也没有充分的进行可靠性验证,就匆忙的装在了速腾上,所以断轴是必然的。最让人心寒的还是大众的召回处理方案,换装一套独立悬架的成本在四千到五千元左右,到已经销售的速腾达到56万,如果全部换装,这个成本非常高,大众不可能把到手的利益让出来吧,于是就出台了给悬架打补丁加金属衬板的主意,真是置车主信命于不顾,只求自己利益最大。

大众已不是以前的大众了,质量上的一落千丈,信誉上的无耻行径,在渐渐透支消费者对大众的信任,再看看大众最近又爆出的排放们丑闻,这个公司为了追求利益已经将最基本的社会义务抛诸脑后了。

2.福特汽车

即使是未经过改装简配的汽车也会断轴,福特旗下的翼虎车型就是断轴事件频发,还因此获得了“断无止境(福特的口号“进无止境”)”的称号,断轴维权事件发生在2013年,众多车主协商维权时福特并未理会,于是他们做了一个“勇敢”的决定。2013年11月21日,长安福特广州车展首日发布会上,长安福特销售公司领导向众人宣布“长安福特高达60%增长速度”的话音未落,身穿印有“翼虎断轴”白T恤衫的车主出现在长安福特展台上,从这之后,翼虎断轴维权几度热涨。或许是福特意识到了事件的严重,于是决定召回,更换悬架。然而事件并没有结束,尽管同样是翼虎,但不同批次的车的待遇却不一样,福特只对13年11月及以前批次的翼虎进行召回处理,而12月之后的车即使是断轴也并未被召回。“但对于铸铁和锻钢两种转向件,由于制造工艺及原材料价格差别很大,制造成本方面,锻钢件约为铸铁件的两倍。”在多位熟悉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人士看来,选择铸铁件在降低造车成本、提高单车利润上有很大作用。这也就无怪乎福特的做法了。

3.高田气囊

现在人们买车对汽车安全是越来越重视,购车前总是先了解安全配置有哪些,而为车上人员提供安全保障的便是安全气囊了,当遇到车祸时安全气囊弹出,提供缓冲作用,将人员伤害降到最低。可是就是在这个救命的关键部件上,依然有人作假。采用高田气囊的汽车厂商多达14家近5000万辆车,波及范围之广世所罕见。2009年,美国一名女孩发生交通事故,后经过调查,造成其死亡的真正原因是保护驾驶者安全的气囊展开后,从里面弹出的一个金属片划破颈动脉造成大量失血而亡,而她驾驶的本田思域是配备有高田公司生产的安全气囊,于是美国交通安全局介入调查,而后类似的致死事件频频发生,因此认定高田气囊存在安全隐患,随后美国对高田公司处以两亿元罚款。据知情人士称,高田在气囊的发生器中采用了成本低廉的硝酸铵成分,而奥托立夫和天合则采用了更为稳定的硝酸胍作为主原料。但高田并未承认之前的气囊存在缺陷,且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硝酸铵或者之前的推进剂成分存在缺陷,可是装配高田气囊的车型置人死亡的案例频发却是事实。有消息称使用高田气囊的丰田本田马自达宝马日产三菱斯巴鲁奔驰奥迪克莱斯勒、福特和通用这些品牌中在中国地区实行召回的仅日产本田马自达宝马丰田等,其余品牌至今没有在向国家质检总局提出任何因高田问题气囊的召回申请。在关乎性命的事情上如此做法实在不能原谅,希望事件早日得到解决。

汽车界的质量问题很多,毕竟它是一个集成度极高的复杂的工具,但是只要我们在发现问题后能够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负起责任来,就不怕问题有多严重。而不是像某些企业一样,为了到手的利益,一味地逃避责任,这样伤害的不仅仅是消费者,更是在葬送这个企业的未来。而政府监管部门也要尽到应有的职责,不要不作为或者胡作非为,就像治理垄断那样,不召回就罚它几个亿,将他们到手的利益罚掉,面对高昂的违法成本,我想他们也要再三思量吧。消费者们也不要忍气吞声,勇敢的站出了揭露那些不法的商业行为。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让我们共同为维护自己的权益发声!


版权声明:本文系商用车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ICP营运许可证编号:鄂B2-20100155/鄂ICP备08007314号
邮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商用车网由随州市金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触屏版
  • 商用车之网
联系方式:624748671

周一至周日(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