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从诞生到现在,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先前,汽车的发展总是停留在汽车个体上,设计和技术的进步既让汽车变得时尚,也让汽车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工具。毫无疑问,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行业也在悄悄发生着巨变,汽车的发展不再局限于个体上,而是向周边进行扩散。当今,汽车行业最火的莫过于新能源汽车、车联网、自动驾驶以及打车服务。
提到打车服务,我们不得不提到中国打车巨头滴滴快的以及美国打车巨头Uber,据悉,两家巨头为了抢占市场,每年在中国的烧钱金额高达上十亿美元,而随着越来越多的资金进入到该领域,“烧钱大战”还远没结束。
近日,谷歌的Waze也宣布提供打车服务,为打车领域错综复杂的局面再添不确定因素,而近几年,世界范围内兴起一股打车服务的创业潮,中国的滴滴、美国的Uber及Lyft、东南亚的Grab和印度的Ola占据世界范围内大部分的市场,而Uber在世界范围内一家独大,在各个地区与其他企业抗衡。
其实,打车服务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早在2013年,那时,打车软件刚兴起,用户在软件中输入起点和目的地,自愿选择小费支付,出租车司机们则根据乘客信息选择接受订单。
后来,打车服务发展到私家车领域,而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打车软件服务商们为了抢夺更多的市场份额,纷纷展开烧钱战,司机和乘客在享受丰富补贴的同时,也逐渐依赖起这种补贴,而随着补贴额度的逐渐下降,司机和乘客们开始抱怨打车补贴的时代或已完结。
如今,中国市场只剩下为数不多的打车服务运营商,而滴滴快的占有绝对的优势,经过几轮的融资,滴滴的市值已经达到250亿美元,成为真正的独角兽。
同互联网一样,打车软件的流行也是网络化的结果,其充分体现了用户与司机的互动,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传统出租车模式打车效率并不高,乘客需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在等待出租车上,而打车软件不仅节约了打车时间,还扩大了叫车范围。更是提供了在线支付及信誉评分机制,乘客不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车型,还可以根据司机信誉度来选择服务态度更好的司机。对于司机而言,打车软件不仅增加了收入,还提高了他们的主动性,司机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喜好来挑活,还可以得到补贴,提高了效率,降低空载率,实现多赢的局面。
不可否认,打车软件确实大大提高了车辆的利用率,但也暴露出种种问题,比如老年人打车难,司机骗车、黑车,用户信息泄漏,甚至出现网约车司机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严重损害了乘客的根本利益。
有矛盾才会有发展,打车服务目前还处在发展阶段,市场并没有成熟,相关的政策法规也还没有完全到位,但打车服务无疑是现代汽车行业发展的又一场革命,汽车正经历着从个体经济向共享经济的转变,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汽车的私有化程度可能会越来越低,人们的出行将会更多的依赖打车服务,而打车服务究竟会发展成一个什么样的模式,我们都无法确信。
当自动驾驶搭上打车服务,又会出现一种什么样的场景呢?谷歌正在努力,Uber也在向这方面做尝试......不远的未来,也许还会发生另一场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