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频道首页 - 行业动态 -

从特斯拉撞车事件看中国汽车安全

从特斯拉撞车事件看中国汽车安全

【行业动态】 汽车安全中国行正是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退出的国内唯一以“C-NCAP”为核心、汽车安全为主题的推广平台,主要通过“安全技术创新展示、安全品牌社会传播、安全功能互动体验、安全意识公众普及、安全车型专业推荐”五大方面,致力改善所到城市的道路安全环境,普及汽车安全知识、推广汽车安全理念。

前几天,北京北五环特斯拉“自动驾驶”中国首撞事件余热未消,8月5日,天津东丽区吉利帝豪GL又撞了!

然而,此“撞”非彼“撞”!

彼“撞”,是“纯属意外”,以惨戚戚的中国首“撞”,撞出了电动车“网红”特斯拉自动驾驶的系统BUG。

此“撞”,则“预谋已久”,以华丽丽的全球首“撞”,撞出了探索十年的中国汽车安全的光明未来。

没错,与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科技不完善造成的“意外”事故不同,帝豪GL的“撞车”事件乃是“计划”中的“主动”行为。

不是“意外”?“预谋”已久?

这事儿“大”了!

莫急!莫急!待小编细细道来!

资深“网红”酿事故,特斯拉自动驾驶现BUG

首先,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特斯拉“中国首撞”——事件是这样的:

8月2号,作为该事件主角之一的特斯拉车主在北京北五环开启自动驾驶,这位7年零事故的老司机,因过分依赖自动驾驶功能,双手甚至完全离开了方向盘,不得不说,大哥,您心真大啊!

当时前方内侧有一辆黑色桑塔纳停靠,但该车主的特斯拉Autopilot并没有对这辆桑塔纳完全识别,还因之前跟随的前车绕过桑塔纳,而误以为前方无障碍后开启驾驶,直接撞向黑色桑塔纳右侧,并发生剐蹭,撞坏了桑塔纳的尾灯和反光镜不说,特斯拉自己的左前保险杠、左前大灯、左前翼子板、左后视镜等等部分也均受损,典型的两败俱伤,值得庆幸的是,该起撞车事件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即便如此,也已一石激起千层浪——特斯拉在对外营销宣传时放大了自动驾驶功能、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存在未被发现的系统bug、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在中国的适用性够高吗?特斯拉这位资深“网红”,几乎是瞬间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无数质疑、指责蜂拥而至。

大众将焦点放在特斯拉自动驾驶撞车事故“谁之过”以及该技术是否可靠不同,小编在慨叹Autopilot也会被忽悠的同时,却陷入了由特斯拉Autopilot在中国的适用性所引发的一系列思考——

特斯拉是一家美国公司,其Autopilot也是基于美国或者说欧美道路环境及法规进行开发的。而中国的交通体系是众所周知的复杂,跟国外、特别是美国的道路,无论在路况还是道路法规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小编不得不尴尬的承认,特斯拉Autopilot在中国的适用问题竟是颇有几分张冠李戴的意味了。

帝豪GL主演全球“首撞”, 魔鬼撞击真实上映

这且按下不表,我们说回另一起万众瞩目的“首撞”事件——由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直播的全球首次90度角垂直车对车碰撞试验。

该试验于8月5日上午十点在国家级汽车碰撞实验室——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40000平米的碰撞实验室进行,该“首撞”事件——作为“2016第三届中国汽车安全日暨C-NCAP十周年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中汽中心专家团队主导、吉利帝豪GL主演,16台高速摄像机捕捉碰撞瞬间影像,电光火石间,“魔鬼碰撞”精彩上演,以还原十字路口的交通事故,为车对车正面碰撞试验提供可以借鉴和参考的碰撞测试经验。

这种垂直角度的撞击在全球还是首次公开进行测试,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试验所总工程师试验C-NCAP管理中心试验评价部部长刘玉光介绍,车辆侧面碰撞是整车最薄弱的部分,发生撞击时被撞的人损伤非常严重,所受到的碰撞强度是常规撞的1.7 倍。车辆的侧面撞击考核主要看3个方面:

1. 车身的结构延展性。即车身变形的大小,车门是否可以正常打开,发生碰撞后,至少保证有一侧车门能够正常打开,为乘员顺利逃离提供机会;

2. 车内安全设施的保护性能,如安全气囊的正常打开,座椅不能发生位移挤压乘员等;

3. 碰撞后车辆不能发生任何的燃油泄露,出现明火等现象,以便事故发生后让乘员有时间撤离和被救。

最终,三方面考核车辆侧面碰撞结果,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公布本次车对车垂直碰撞试验结果:正碰车(子弹车)得分率99.56%(满分18分,得分17.92分);侧碰车(目标车)得分100%(满分18分,得分18分)。

在该事件中,小编也着实为参与实验的两辆吉利帝豪GL,以近乎满分的成绩通过这次万众瞩目的双重考验点赞,但,重点依然不在于此。

让我们慢速回放该碰撞事件:

参与车对车垂直碰撞试验的两辆吉利帝豪GL,其中子弹车以50km/h的行驶速度,根据实际交通事故和美标的标准设定,得出撞击点为目标车的R点,即目标车驾驶员髋骨所对应位置(在侧撞真实事故中R点位置撞击后伤害最大),并采 用1:3的速度比例确定了目标车的速度为16.7km/h。

重点来了!

子弹车——50km/h!

中国交通事故深入研究CIDAS数据库中的100例较典型的侧面碰撞事故数据发现,大多数的相对碰撞速度并不快,95%的碰撞速度都在50km/h以下。

这说明什么?该子弹车的速度设定,是在统计了大量真实交通事故后,得出的发生概率比较多的速度。也就是说,这是针对中国交通事故实际情况所做的符合中国道路及交通法规现状的最具参考性的碰撞试验!这与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进入中国后水土不服以致酿成事故恰恰相反!

同是中国“首撞”,意义天壤之别为哪般

特斯拉能不能在Autopilot启动的情况下完全遵守中国的法规、准确判断中国的道路状况依然无解,但如何在中国复杂路况和法规下,保障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推动中国汽车安全的发展,我国有关部门却已经探索十年!

这就不得不提到我国汽车发展史上另一次举足轻重的“首撞”:

2006年8月29日下午3点,随着2006-01号车以50km/h的速度撞向刚性壁障,C-NCAP测试正式拉开帷幕——这是 C-NCAP的首次碰撞,更意味着中国汽车碰撞测试的从0到1!

有人也许要问了,C-NCAP到底是神马浮云?跟我又有神马关系?

那就需要首先认识一下NCAP了!

NCAP——英文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的缩写,即新车测评规程,是最能考验汽车安全性的测试。全球最早实行NCAP碰撞测试的国家是美国,陆续的,其它国家也推出了自己的NCAP测试标准,比如欧洲E-NCAP、澳大利亚A-NCAP、日本J-NCAP等。

由于各国的路况和国情不同,NCAP的碰撞标准也不尽相同,C-NCAP是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于2006年在深入研究和分析国外NCAP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汽车标准法规、道路交通实际情况和车型特征,将市场上购买的新车型,按照比我国现有强制性标准更严格、更全面的要求,进行碰撞安全性能测试,将评价结果按星级划分并公开发布。

如今,历经三次改版的C-NCAP已经走过十年历程,十年中,C-NCAP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为消费者买车提供客观公正的参考信息,也为推动中国汽车安全技术进步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

而不论是C-NCAP的车对屏障物的碰撞试验还是Car To Car车对车碰撞试验,都是为了更好的制定评测标准,保障中国的汽车安全。

中美交通差异,不止于路权

可是,仅仅如此就够了吗?

细心的读者一定还记得同样发生在不久前发生的这样一则新闻——4名中国人在美国自驾车祸身亡未获赔偿真相!

事故还原就不必了,我们只说真相。真相到底是什么?

真相一——

很多国人不明白一个道理:不仅是路况跟中国不同,北美交通规则和中国也有很大不同。特斯拉Autopilot在中国会撞不是偶然,到了美国你不会“撞”也不是必然!即便在国内你自诩“老司机”,但你不熟美国的路,更不了解美国的交通规则,所以,有些大话也千万说不得。

真相二——

在中国和国外开车最重要的区别就是:中国司机对"路权"没有概念。在中国从学车开始,“路权”就有意被忽略,驾校教练教你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防有人变道、防有人闯红灯、防逆行的车辆……随时准备远离二逼司机,总之就是一个累字。

但在美国,司机的一切行动以是否拥有“路权”为最高原则:绿灯通行,左转让直行……当然,在中国也是这个规矩,但完全遵守的有多少人?在美国开车和中国不同的习惯更体现在,在中国大家都比谁会抢,而美国是比谁更守规矩(路权)。

所以,通过符合中国国情的各种硬性测试推动中国汽车安全技术的改善和行业标准的提升固然重要,通过严格法律法规、普及交通理念来提高国人的交通安全意识同样重要。

汽车安全中国行,技术与意识双重驱动为你而行

汽车安全中国行正是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退出的国内唯一以“C-NCAP”为核心、汽车安全为主题的推广平台,主要通过“安全技术创新展示、安全品牌社会传播、安全功能互动体验、安全意识公众普及、安全车型专业推荐”五大方面,致力改善所到城市的道路安全环境,普及汽车安全知识、推广汽车安全理念。

自C-NCAP进入中国后不久,汽车安全中国行的汽车安全推广之路即踏上征途,至今已逾九年。九年来,汽车安全中国行所到城市近100座,公众宣传活动近4000场,影响人群逾1000万,安全知识和理念在全国落地开花。同时,还获得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等政府相关主管部门、企业、媒体的广泛好评与积极响应,改善了近百座城市的交通安全环境,规范了千万人的安全驾乘行为,成为聚焦最多公众关注,传递最多安全知识的国内规格最高的立体汽车安全公益大平台。

任何一个生命的陨落都是悲剧,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无论是车对车碰撞测试、还是C-NCAP,又或者是汽车安全中国行,无论是技术促进还是意识提升,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更好的保障道路使用者的生命安全——为了所有人的安全——安行中国,为你而行!

文章标签:特斯拉 
免责声明:本文为商家或第三方投稿,本站只做展示,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或附和文章观点,内容如有不当,请通过客服热线积极反馈给我们以方便处理。
ICP营运许可证编号:鄂B2-20100155/鄂ICP备08007314号
邮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商用车网由随州市金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触屏版
  • 商用车之网
联系方式:624748671

周一至周日(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