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上汽第二家自主品牌的商用车公司——上汽跃进将于今年11月正式挂牌。
今年7月,跃进在业务上已正式与依维柯分离。南京依维柯由依维柯、跃进双品牌运营的公司转变为单一的依维柯业务经营公司,而跃进则划入上汽集团商用车公司,目前由原南汽依维柯副总经理浦玉山负责,以独立事业部形式运作。
跃进曾经是南汽集团的自主品牌,还曾是国内轻卡市场的领军品牌,2005年位居国内轻卡市场销量第一名。
不过,在上汽南汽整合之前,由于种种原因,跃进被划到南汽依维柯旗下,成为合资公司的品牌。
重新回归上汽集团,意味着跃进品牌重新回归自主。知情人士透露,这与上汽集团商用车战略有关。回归上汽怀抱后,跃进不再受合资方制约,上汽可以完全自主对跃进进行投资和资源倾斜,在商用车板块再造一个“大通速度”。
跃进拖累南京依维柯
依维柯每年利润接近5亿元,但因为跃进亏损,南京依维柯近年来一直徘徊在盈亏边缘。“上汽回收跃进,一方面是上汽对跃进在南京依维柯旗下状况并不满意;一方面跃进的亏损影响南京依维柯的业绩,从外方依维柯来说,也希望扔掉跃进这个‘包袱’。”知情人士透露,这也是中外合资双方在跃进独立问题上一拍即合的主要原因。
商用车一直是上汽集团的短板。在“十二五”规划中,上汽曾对商用车提出50万辆的目标(不包含上汽通用五菱),但从目前的进度看,上汽商用车与该目标失之交臂。
“十三五”上汽将继续推进商用车计划。之前,上汽集团副总裁(参配、图片、询价) 蓝青松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上汽‘十三五’规划中,商用车板块做大做强是重要内容。”
不过,与乘用车主要依靠合资企业不同,上汽商用车业务的亮点主要在自主品牌。从零起步的上汽大通成功挤入轻客领域10万辆俱乐部,仅仅用了五年,在行业内用时最少。
蓝青松表示,随着2017年大型SUV和海外皮卡两个拳头产品上市,以及新能源车和下一代宽体客车的推出,上汽大通还将成为上汽商用车增长的主力,“十三五”期间上汽商用车有望实现20万辆。
即便如此,上汽集团离最初制定的商用车2020年50万辆的目标还很遥远。随着跃进的回归,如上汽能在跃进品牌上再造一个“大通速度”,则将使上汽商用车提速。
“可以提升的空间很大,上汽有技术和资源,同时还能从人才、营销、动力总成、供应链等各个方面给予支持。”知情人士透露,回到上汽集团,跃进很可能会进入到皮卡、SUV、MPV等领域,可想象空间很大。
跃进面临升级门槛
“跃进不是没有空间,同时期的商用车品牌,这些年都进行了产品线的重新布局。”上汽知情人士透露。如江淮、福田都对产品线进行了大幅扩充,并进入到包括乘用车在内的领域。
跃进并非没有这种可能。只是之前作为合资企业旗下的业务,无论是在产品还是市场的扩充上,都要受到合资企业全球布局的限制,因此即便上汽想对其进行投资,也必须征得外方同意。
脱离依维柯,意味着跃进的市场空间更大。并且,上汽可以将跃进品牌与大通品牌之间形成协同效应,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又错位竞争,共同拓展市场。
虽然商用车市场与乘用车不同,商用车更多作为生产工具,这就使绝大多数商用车市场的消费者,购车时会考虑成本因素。但近年来,商用车市场也出现了微妙变化,结构性调整很明显,关键看企业能不能抓住机会。
如上汽大通就是抓住了商用车市场转型升级,高举高打,切中宽体客车蓝海领域。这个方法同样适用于跃进。
受到电商快递、电子商品、冷链、健康医疗等高附加值产业物流的快速增长,物流企业更加注重运输效率的提高和物流成本的降低,低端轻卡将越来越无法适应客户的需要,回归上汽后,跃进也完全有可能抓住轻卡市场逐渐向高端化转型的机遇。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卡车的销售情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政策。国家基础建设项目的减少,对于从事建材、沙石等运输的用户来说影响很大。此外不断升级的排放标准导致购车成本增加,加之近年来微卡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一部分轻卡的需求,跃进短期内凭借现有产品,产销明显改善的可能性不大。跃进回归后,要做好打‘持久战’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