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频道首页 - 行业动态 -

王健:公共交通共享移动性服务

王健:公共交通共享移动性服务

【行业动态】   2017年3月30日~4月1日,2017年(天津)国际客运交通装备与技术展览会在天津梅江展览中心举行。3月31日上午召开的全国中小城市公共交通科技创新学术交流论坛云集了诸多大咖,他们给行业带来许多..
  2017年3月30日~4月1日,2017年(天津)国际客运交通装备与技术展览会在天津梅江展览中心举行。3月31日上午召开的全国中小城市公共交通科技创新学术交流论坛云集了诸多大咖,他们给行业带来许多有益的建议与思考,重庆交通大学公共交通学者王健应邀发表了《共享移动性服务》的主旨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领导早安。我来跟大家讨论一个新话题,我与中等城市专委会有过多次的交流,今天我用了一个新名词,大家可能觉得有点陌生。我采用了移动性的术语,跟以前我们讲的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有点不一样,在这个名词术语前面还加了一个限定词叫共享。因此,对于人们出行交通方式新的描述,我今天从这个新的角度跟各位领导做汇报。

  首先,从全球公共交通的行业的状态,我们看一看美国的法定公共交通服务,还有欧洲怎么提高公共巴士系统的服务水平,吸引大家放弃小汽车来乘坐公共交通,这是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我会谈到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现在正在引发人们出行交通方式的变革,这种变革,出现很多新的出行模式,比如说共享自行车、共享汽车;传统公共交通的客流量可能转移过去。我们说在各种出行方式当中,步行、自行车、私人汽车和公共交通都只是一种选项,这些新的共享出行方式对于公共交通行业会带来哪些影响?以及公共交通企业怎么样应对这些变化?

  今天我会从这两个方面跟大家分享。

  讲到公共巴士,全国的中小城市基本上百分之百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都靠公共巴士,因为中小城市都没有地铁,也没有轻轨,公共交巴士就是人们最主要的出行方式;在大城市中,公共巴士还是从属于第二位置,因为轨道交通对大城市来讲更重要,这是公共交通行业特征中,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一个小小的区别。我们怎么让公共巴士的服务在中小城市当中成为至关重要的出行方式,这是我要讲的第一个概念。

  在这张图表当中,我们看到UITP,国际公共交通联盟的调查结果。在全球出行方式中,大家会看到统计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公共巴士排在前面,因为它占的比例是最高;我们看到其他方式包括骑自行车、出租车,相对来讲所占比例都比较小,全球的情况跟我们中国中小城市的情况基本上是一致的。

  讲到公共交通,无论是乘客、运营商和政府,都跟公共交通系统的性能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公共交通的性能的好坏是每个人都关心的事。当我乘坐巴士的时候,我希望车辆空空荡荡最好;当我作为巴士运营商,我则希望车厢塞满乘客是最好的,最好是超载,这样我的运营效率最高。大家看到,所有利益关系人关注的因素在公共交通的可用性、准时性等,现在人们还重视环保问题,因为小汽车大量的排放,以及其它机动车、公共巴士也算,排放的污染都危害到我们的生命,大家都觉得环保的因素最重要,但在一般人的印象当中,环保是放在很次要的位置,现在的政策和法规都把环保的因素提高,它的重要性也凸显出来了。

  全世界做公共交通做得最好的城市,大家心里可有一个底,这张图表是国际公共交通联盟与一个咨询机构共同做了一个统计分析。我们看到全球移动性最好的城市是香港,公共交通移动性指数排在最高位置,什么叫做移动性指数?这张表罗列了大约十个因素,这些指标跟我们国内搞的公共交通都市稍微有一点点不一样。各位领导如果有兴趣,你会看到国际社会公认的什么指标叫做公共交通做得好,这个指标和我们考核的指标稍微也有一点不一样。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被列入最重要的共享出行方式,香港的这个指标排在最高的水平,香港为什么会名列世界前茅?根本的就是发展了高质量的公共交通服务。

  作为公共交通行业的专业人士,我们面临的主要挑战就是跟开小汽车的人竞争。如果人们出行的时候,不是坐巴士就是开小汽车,人人开车就会产生道路交通拥堵,大家堵在车里那走不动的时候,车主会想为什么其他人不去坐公共巴士?如果我们更多的人选择乘坐公共巴士,道路会是另外一个景象,每个人开一辆小汽车道路就会拥堵,当大家共享一辆公共巴士的时候,你会发现道路环境很好。假设1万人要同时经过一个地方,5千人开小汽车,两个人一辆,5千人需要2500辆车,一个车道刚好一小时可以通过2500辆小汽车;你发现5千人乘坐公共巴士,大概需要100辆公共巴士,不需要10分钟就通过了。因此,我们坐公共巴士的人,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们对社会的贡献。公共巴士路权优先,就是为了大众,而不是为了公共交通公司。

  什么叫公共交通?在中国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法定的术语,我们知道1964年美国颁布了全世界第一部《城市公共交通法案》,在这个法案当中,政府意识到在大都市当中小汽车的泛滥给交通带来的乱象,因此需要政府来插手,那个时候认识到城市的发展需要公共交通,然后通过立法,国会批准专门拨款发展公共交通。在立法当中对于公共交通的定义,是说有利用巴士、公共交通轨道工具,不管国营还是私营,提供大众的运输服务,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公共交通是定点、定线、定时,定费率的公共运输的服务,我们看到从美国开始对公共交通有了最早的法定术语。

  大家知道,建设部提交了一个《城市公共交通条例》,送到国务院法制办没有通过,交通运输部接手公共交通事务之后,也提交了一个《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到现在为止仍然没有通过立法机构的批准,大家看到10年过去了,中国城市公共交通行业的第一个法案《城市公共交通条例》没有通过,我们发现在这个法案当中,两个主管部门都试图定义城市公共交通为公益性事业,交通运输部加了两个字,修订为社会性公益事业。

  什么叫公益事业?美国把公共交通定义为一种公共服务,我们把它当作福利事业,所谓的福利事业就是福利事业、或叫公益事业,那就意味著所有人都可以免费乘坐。显然,政府无法承担提供这样一种免费的公共交通服务。

  我们看看台湾的情况,台湾把公共交通叫大众运输,台湾也发布了一个法案叫《发展大众运输条例》,公共交通的定义是指具有固定路线,固定班次、固定场站、固定费用,提供旅客运送服务之公共运输,在这个法案的具体实施当中,又增加了两个辅助法案,一是实施细则,怎么推进大众运输的发展,大众运输事业要补贴,这就是我们讲到公共交通当中所具有社会性的部分,是需要政府补贴的,只是社会性服务那一部分需要补贴。所以在台湾的法案中,首先定位公共交通为服务,然后确定他具有的公益性,并用补贴的方式完善这种服务方式,同时,保证公共交通路权又有一个特别的法案,保障公共巴士优先通行,这两个措施确保公共交通服务的社会公益性。

  在美国,1990年还制定了一个特别的法案,叫《美国残疾人法》,要保证每一个人自由出行的权利,残疾人在使用公共交通的时候,运营商不得有任何的歧视。比如说残疾人坐轮椅出行的时候,到了公共巴士车站,你会发现巴士有两、三个台阶,他没有办法上车去,这个法案规定公共巴士要易于乘坐轮椅的人使用,这个要求看起来不高,其实很高,也就是说过去的公共巴士全部不符合规格,你一定要提供这个推导,你公共交通才没有歧视,要不然我残疾人可以投诉你公共交通公司。但是公共交通公司把所有的公车改变为低地板,显然成本的代价很昂贵,因此它做了一个变通,我可以从另外一种方式,所谓需求响应服务来满足你,你残疾人想出去,你可以向公共交通公司,政府部门申请,保证你的申请,你坐我的固定线路,这个法案衍生了需求响应为了满足残疾人的需求做的服务。以上是运输方式。

  这张卡通大家看到残疾人在巴士车站上不了车辆,现在轮椅一上,这就是公共交通一个重要的法案。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公共交通公司车辆固定线路是高低板,但是特别提供小巴士,专门提供残疾人,有资格符合残疾人条例做服务,这样来讲,公共交通运营部门,就不再有歧视残疾人的现象,这就衍生出来法律上的需求响应。

  在美国的法定公共交通系统当中,公共交通划分为固定线路和需求响应两种模式,这是法律上的概念。大家会看到联邦公共交通局在统计公共交通服务的时候,前半部分是轨道交通以及固定线路的公共巴士,后面是需求响应交通,以及轮渡服务。

  我们再来看看,欧洲要让公共巴士系统有吸引力,他们对未来的公共巴士系统做了一些研究,这是欧盟研究框架中的一个项目,简单地说,就是要让公共巴士系统有吸引力。他们做了哪些工作?在城市的生活中,从全球移动性管理,到包括集体运输和个人交通的各种交通方式,进而在公共巴士系统中,既有传统的定点、定线的巴士,还有高质量的巴士快速交通服务,以及微型公共交通服务,都可以解决人们的出行问题,最后都落脚在车辆、基础设施再加上运行三个方面,我们在这些方面做好工作,通过车辆的技术创新、道路基础设施的创新,和运用管理信息的创新,全面提高公共巴士系统的吸引力。

  欧洲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作为乘客和运营商都有不同的要求,大家会看到这些要求当中的关键指标,包括载客能力和乘客的评估、运送的速度,这是跟私人小汽车竞争的重要因素,正点发班、还有排放量,从五个方面评估公共交通系统。大家看到的这张图片是南美波哥大的两车道巴士快速交通系统,不像中国给巴士一个车道就以为了不起,这个BRT系统在可以达到每小时单向运送3到5万人的能力,为什么南美要发展这种快速交通系统?主要是因为经济的原因

  未来的公共巴士车站怎么才有吸引力?大家看到巴黎的示范,车站有WIFI热点、这里有交互屏、还有小卖部,公共巴士车站不再是简单上下客的点,而是人们活动的场所,这是美国人提出的车站要求,很简单。

  你会看到在巴黎的示范车站,以前的公共巴士车站一点也不起眼,现在改造以后,像一个商店式的很招眼,这就是我们讲的让公共交通有吸引力的第一个入口点。

  说到公共交通的运营有很多要求,首先取决于政府的政策,从车辆的角度来讲,保证驾驶员的操控性,以及保证乘客的舒适,欧洲人做了很多的研究工作,大家已经看到,低地板巴士不单纯是车辆技术的进步,更重要法律上保证行动不便的人,除残疾人之外,老人、推婴儿车的人,都可以方便地利用公共交通。从1967年欧洲制定标准巴士技术规范,地板是两级踏步高;到1993年的时候,欧洲已要求所有的巴士是低地板结构,这也是美国残疾人法案带来的影响,包括中国政府也制定了残疾人保护条例,提出了类似要求,只是不像美国规定这么严格和明确,所以我们的公共交通行业在这个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来改善,这是我们从这个角度看到的。

  我们说公共巴士频繁上下乘客,需要它具有良好的流通性,无障碍的流通性,这从车辆设计上来讲,宽大的车门、残疾人的座椅通道,这些是有技术规范要求的,车门的设计布置,欧洲做了一些示范运营。这里可以看到奔驰公司在巴士上做了一些小措施,帮助大家手机充电、提供wifi上网,还可以看到些动态的信息,在巴士车站上也可以看到车辆运营位置等相关信息。

  在欧洲的老城市看到的道路很窄,这种用光学导航的巴士像轨道交通一样运营,你会发现车门停靠车站的位置像轨道交通一样,坐轮椅的人可以轻松登上车站,你会看到18米的公共巴士前门和后门可以和轨道交通一样的停靠月台,我不知道哪一个城市的司机可以开出这样的水平,欧洲巴士是靠自动停站装置来实现的。

  这张图片我们会看到,一辆18米的公共巴士居然有5个车门,非常方便乘客上下,在车站一点时间都不耽误,乘客上下以后,巴士在专用道上快速行驶,跟轨道交通一样的速度,这是我们看到的,这是公共交通公司做的。

  这个车型你看到驾驶员的位置从原来的边上放到了中央,将来的司机责任就是开车,他不再负责检查乘客上车付费,因此,在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情况来讲,这样设计是很重要的,如果将来有恐怖袭击,也不容易袭击到司机,它跟轨道车辆一样的。在车辆方面,欧洲依靠提高车辆性能来提高巴士系统的性能,还有两个方面,我们可以讨论道路基础设施和运营管理方面,通过这样的研究分析,让公共巴士系统更有吸引力,人们才有可能放弃私人小汽车来坐公共巴士,这是欧洲正在做的发展趋势。

  接下来我们讨论正在给整个公共交通行业带来变革影响的共享移动性问题。这是美国科学院交通运输研究所的研究报告,2016年出版的,题目是《共享移动性与公共交通的变革》,变革一词可能是指积极的影响,也可能是负面的影响,现在国内很多城市的公共交通已经出现客流量下降的趋势,排除地铁因素的影响之外,你会发现,人们有更多出行的方式可选择。在美国已经很显著,联邦公共交通局跟美国科学院、公共交通协作研究专门出版了这么一份报告,美国公路运输管理局也出版了一个报告,题目是《共享移动性:当前的实践与设计指南》,也就是说共享移动性在两个行业,公共交通和公路客运行业都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说,他们怎么样用移动性的这种来应对变化。

  讲到出行,我作为一个乘客,有多种交通方式可以选择,公共交通只是我选择中的一部分。包括自行车、共享汽车,私人汽车,都是我们可以选择的,如果再从更大范围来讲,我们还可以选择坐火车、飞机、轮船,它们也是移动性的一部分,不只是一种交通方式。

  这个图说明了美国需求响应服务的演变。为了满足残疾人出行的要求,残疾人要向公共部门申请明天要出去,公共部门确认他可以享受服务后,要跟公共交通公司做协调,有个人在什么时间从哪里到哪里去,就是按照乘客需求做出响应提供服务。通过电话或传真的方式联系,第二天才能做出响应,需要一天到两天的时间预定为残疾人提供服务,在这个图表中大家可以发现,先是靠传统的电话、传真来确认,现在大家都用智能手机,你会发现过去一、两天才能做出的响应,我们用智能手机之后,可以实时做出响应,这表明高新技术带来需求响应交通方式变革的时代已经来临。

  大家看这个统计数据,中国目前拥有智能手机的比例是58%,最高是韩国,在中国智能手机的分布比例也不一样,在大城市的比例在70%、80%以上,中小城市低一点,总体来讲超过一半的人口都在使用智能机,因此,人们的出行将来会更多地依靠手机来选择交通方式。

  这个就是UITP刚出版的《全球公共交通趋势》报告,2015年出的第一版,2017年刚好出第二版。全球公共交通未来的有四大变化趋势是:

  第一, 移动性服务的整合。

  第二, 公共交通市场的重组,共同交通的结构发生变化。

  第三, 替代燃料,不再依靠石化材料,是其他的替代能源来做。

  第四, 将来在的城市当中的摩托车会复兴,也许就是电动汽车在城市出行方式当中会有苗头,我们所谓共享单车,也就是说大家开的是30年前中国人比较穷,买不起汽车的方式,现在很多城市复苏,所以欧洲人觉得摩托车还有可能复苏的机会。

  什么叫移动性的服务?简单地讲就是以智能手机为标志的把城市人们出行的方式当作一种服务,这是一种新的变化。

  另一个方面,共享自行车跟共享汽车也是基于按照需求提供服务,这个当中来讲,不再是四个车站划一条道路来做,而是你想从哪出发,我就去哪接你。过去很多是私营,我们工厂每天给员工开班车,这是很小范围,其实你这个班车可以固定增加一点,让社会大众帮你,你的车不会闲置在那里,效率会高很多。我们谈到未来将来是无人驾驶,那么我们说无人驾驶首先在我们公共交通行业可以率先使用,我们在特定的线路、特定的环境,不是你开放的环境,我是不是最早可以实现无人驾驶,像这些方式可以来做。当然最重要大家一个转变,是按照乘客出行的需要,提供这种服务,所以跟我们传统的公共交通部门是不一样了。这是我们看到的一个趋势。

  我们不管你是做轨道交通、或者是做公共巴士的,大家都觉得自己服务还没有做到最好,因为你知道轨道交通就几条线路,所以你发现轨道公司会提供一些免费所谓的穿梭巴士,所以我们讲公共巴士还有很大的地方没有覆盖,我们用小巴把这些区域来做,这些都是我们讲到扩张的发展,怎么做发展?我们把移动性将来不管任何人,你只要想出行,不管你是步行、骑自行车、开小汽车,我们都在一个平台上做解答,这就是我们讲的将来的平体把所有的交通方式统一起来,因为美国人对共享交通曾经做过补贴,因为,残疾人需要补贴,因为很多开小汽车上下班的人,如果七个人买面包车,联邦政府会补贴,如果七个人都买小汽车会占用资源,所以联邦政府还有补贴,我们说共享的需求,政府补贴不补贴,在各个国家稍微有一点变化,总的来讲,要鼓励,第二要补贴。像这种来讲,你会发现共享的出行方式,将来在中国慢慢也会很大。欧洲人也做了这样一个平台,不管乘客、运营商、供应商,你在这个平台当中可以找到你的位置,所以我们将来作为公共交通公司的经理,你用一个APP监管所有的车队,乘客、运营商、司机都是在平台基础上来做。

  大家会看到,中国人从出租汽车行业,一个小小的变化,一个滴滴进入到中国,把出租车市场完全打乱,过去政府出租车改革怎么也推不动,现在你会发现出租汽车和网约车平台在中国有一个新条例,将来拥有私家车的人,作为一个驾驶人面对社会提供共享服务,现在的网约车按照法理上的要求登记,你就可以参与提供服务,这个变化,一部分人的出行就可作为共享出行和需求响应交通服务来做,这对于公共交通服务行业是很大的挑战。

  这里罗列了各种各样的出行的方式,出租汽车服务、共享汽车服务,共享出行服务,在中国也有一种小小的创新苗头,大家可能都不熟悉这些新兴的公司,这些公司都很小,将来成不成气侯,谁也不知道。

  从经济学上来讲,共享经济可以省成本,我买一辆车一年要花几万块钱,如果我帮人家做一些顺带的出行服务,每天带一个人就可以分担成本,这个共享出行可以带来的好处。这对于个人来讲就是共享成本,跟一个共同出行还增加了社区的互动,我对社会的贡献也很大,这就是共享经济的优势,为什么经济学家、资本家要热衷于推动这个行业,在这个过程当中一种新的公司出现了,所谓交通网络公司,所谓的网络平台,正在把共享出行的事情撮合起来,把驾驶员、乘车人放在的一起,让他们做所谓的交易互动,在这个过程当中,交通网络公司在中国开始合法化。驾驶人开始合法化了,这些都可以提供共享移动性的服务,这是我们看到这样一种新的形式。

  因此,我们说共享移动式的服务,不是单一的公共巴士跟所谓的共享单车联合在一起,我出门口这个地方可以有共享汽车,自行车,把共享汽车骑到公共巴士站,换乘地铁长距离出行,这样来讲,交通方式一体化,共享移动性服务就可以解决所有出行问题。

  这是德国城市的统计数据,大家看到城市交通系统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共享自行车占到15%的比例,公共巴士大约是20%,很多人采用共享汽车这样的服务,共享移动性服务对交通行业发生了和大的变化。在中国,罗兰贝格做了一项调查分析,发现中国有1.3亿的私人汽车,每天只开两次,如果把这些私人汽车提高效率,提供共享移动性服务, 可以减少30亿人次的公共交通客流量,大家想一想,这些私人汽车进入共享移动性服务领域就相当于我们全中国的公共交通系统增加8倍载客能力。

  所以说,这些私家车将来释放出来的力量,几乎可以把我们公共交通系统给消灭掉,这是罗兰贝格的分析,当然不可能,我们的公共交通系统还是有很多人要乘坐的。它说共享出行有这么多的好处,可以缓解交通,而不是解决交通问题,一辆车开两次,开10次还是对社会有些负面的影响,显然不如公共交通好。将来再过两年,共享出行的比例翻一番,大家看到共享出行等同于增加,这样来说的话,我们的公共交通公司买新车的机会都没有了,这是我们应当重视的一种出行方式。

  其实,你会看到,基于公共交通的运营模式,依靠公共交通技术的进步也好,除此之外,现在资本家进来了,所谓金融行业,资本家参与到共享移动出行的圈子来提供服务了。大家会看到,滴滴等互联网公司烧钱不赚钱,为什么有那么多资金支持它,将来它可能成为共享移动性服务的平台。这是共享自行车的案例,如果大家有试用的话,真的是很简单的事,只是现在有一些质疑,像摩拜自行车,它究竟是在提供交通解决方案,还是做资本融资?因为大家知道租车要收押金,这个押金产生巨大的沉淀资金,所以有人怀疑它的动机不纯。投资1000万辆共享自行车可以吸引100个亿的资金,100个亿的资金放在资本市场上玩的话,拿一、二十亿来维护这个系统的运营,它可以净赚10多亿。但你会发现市场竞争,这么好的业务,你可以收押金,阿里马上推出类似共享自行车项目,并且不收取押金,人们只要把信用绑上账户就可以租车,你会发现这就是竞争带来的好处,我过去被收取押金,现在不交押金了,还是社会进步带来的好处。

  私人小汽车的共享在中国也出现了,因为,大家知道推广新能源、小汽车私人买车推不动,很多城市共享电动车的服务,开始提供共享汽车服务,你会看到滴滴雄心勃勃,又在新的融资金进来了,它从出租车开始,提供专车服务,现在进入到大巴车服务当中来了,至于将来怎么与公共交通结合,我们不知道。

  在欧洲城市种,利用小巴提供需求响应交通服务,目标是消灭市区的小汽车,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市政府的目标是在10年中把市区的小汽车消灭干净,只有公共交通服务,在所有定点、定线的轨道交通和巴士服务之外,增加这种需求响应交通服务替代小汽车,这是一种全新的出行服务。

  大家会看到,我们的出行不再是我要拥有一辆汽车或拥有一辆自行车,从家门口一直开到办公室。在出行过程当中,为可以选择几种交通方式进行整合,然后到达目的地。多种交通方式怎么做整合?大家看到一天当中会使用不同的交通方式,在全球范围内的旅行也会使用更多的交通方式,在这些过程中你会发现,我从A点到B点的所有交通方式都可以靠APP来解决,它把所有的中间环节全部帮助我解决了。

  大家就会知道,APP得使用其实很简单,我做一个预订、支付后就可以乘坐。首先我要确定从哪里上车?走什么样的线路?最后还可以看到行驶的轨迹,这都是很简单的过程,我通过手机向调度中心提出我的要求,调度中心会派出车辆来接我,并送到为的目的地。你会发现这个平台很简单,只要我注册,有身份后,相关的线路从哪里到哪里,我选择其中一种线路,我确定后就支付,最后车就来接我了。

  这就是共享出行,在支付过程当中,钱的问题不用再考虑,因为你有身份;你也不用考虑使用现金或银行卡,你也会发现,公共交通行业的支付方式,最终将统一到手机上去,大家知道苹果手机支持新支付方式,将来大家都会统一到这种方式上来。将来我们的身份认证,主要靠手机号码,这种方式来讲付费方式到这个地方上来,这是我们看到支付方式的变化。

  解决交通的问题,公共交通还面临票价变革的挑战。过去的公共交通叫做固定线路,一张车票坐一公里1块钱,坐10公里也是1块钱,将来你坐了多少距离付多少钱,这个完全针对个人的出行做定价,我们5个人乘坐一辆小巴士和10个人坐一辆小巴士付钱是不一样的,这才公平合理,将来通过公平定价实现这个方面。因此,共享移动性从运营的角度带来这么多好处,在节约通勤方面,对城市来讲,可以减少小汽车拥有量和停放场地,公共交通方式可以减少碳排放,这就是对社会的价值。

  接下来,我们看行人、公共交通、自行车、小汽车的地位,把小汽车放在最后一个位置,我们中国城市的畅通工程是什么?是保证小汽车在城市当中快速的通过,搞错方向了!换句话说,我们应该以人在城市中出行的地位为大,这才是我们说的面向公共交通发展的一个目标问题。大家知道,中国政府已经提出来互联网+行动的政策,互联网+行动,如果大家认真读,论述的很有意义:加快互联网当中快捷交通,在交通领域里面深度融合,通过基础设施、运输工具、运输信息。然后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交通运输服务,也讲到平台,提高交通设施的利用率跟管理水平,全面提升运输行业的服务品质与科学治理的能力。这句话总结很简单,我前面做的阐述,其实说明中国政府的倡导所谓应该是一致的。

  简单来讲,什么叫做需求响应服务?我跟张总的学会做过两次研讨,需求响应交通就是介于出租车跟公共巴士之间的出行服务,你说它是公共交通,又不是,因为它是不定点运行的,或不定线路运行的。因此,它属于一种新型的交通方式。我们前面讲到《美国残疾人法案》衍生出需求响应服务,其实,现在的互联网技术才可能有效利用这种方式来提供所谓的高质量的公共交通服务,而不是普通的公共交通服务。我们讲到需求响应服务的特征,这就需在线路、车辆、运营商、乘客的支付在运营方面做变革,显然不是说把传统公共交通的那一套搬过去就可以,我们叫做新的领域。

  需求响应交通服务是一个创新的概念,契合我们今天论坛的主题,我们希望能够一起来做。在所有的交通方式,你会看到公共巴士和出租汽车中间有很大的空档,我们可以提供需求响应交通服务,这是一个简单的网络服务平台架构,大致的基本的原理构成,将所有服务供应商连接起来,你会发现会有很多小型公共巴士为我们提供个性化的出行服务。

  这些就是我今天讲的内容。

  简单地总结三句话:一是全球公共交通行业的发展趋势之一是移动性的整合,首先是概念上的改变,说好听一点,公共交通可以利用先进技术来提供接近私人交通的服务,我们应当朝着这个方向走,而不是让私人小汽车提供公享交通服务成为主流。

  第二个方面,讲到共享出行服务正在引起公共交通行业的变革,所以我要说,公共交通运营商,你不去积极应对,私人小汽车发展起来的共享出行服务,加上汽车制造商业在进入移动性服务行业,我们看到美国的通用、福特汽车公司已经在朝这个方向来做,他们将来不单是卖汽车,还卖移动性服务,我们的公共交通运营商将来可能成为移动性服务当中一个环节。

  第三个方面,传统公共巴士运营商,怎么利用一个开放的平台来提供需求响应交通服务,这是中小城市公共交通运营商可以这样干的事,大城市的领导还没有这个胆量这么干。

  这也是我来给大家讲这个概念的目的。我们利用公共交通的方式,来解决社会问题,这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责任。

商用车网广告位招租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互联网,来源:中国客车网,本站只做展示,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或附和文章观点,内容如有不当,请通过客服热线通知我们删除。
ICP营运许可证编号:鄂B2-20100155/鄂ICP备08007314号
邮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商用车网由随州市金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触屏版
  • 商用车之网
联系方式:624748671

周一至周日(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