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
有专家评论,2016年对于电动汽车的发展,是标志性的一年。从国内外形势来看,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对于电动汽车的认知度有了飞速的提高:欧、美、日等国纷纷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在德国,由政府出钱资助新能源汽车的购买,荷兰、挪威等国出台的的方案更加激进,比如提出到2030年将禁止传统燃油车的销售。尽管这个提议还没有形成法律,但对整个产业界却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全球主要汽车生产厂商已经开始把电动汽车作为发展战略的中心环节,态度更加坚决,并且已经开始在全球布局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市场和资本投入。
我国将电动汽车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得到了包括汽车零部件、互联网、电子电力等相关行业企业和投资者的积极响应,经历导入期的磨炼之后,企业逐渐找到了感觉,看清了机会和前景,将发展电动汽车作为公司发展战略的重心,很多企业已经由试试看转向了铁了心的干。在短短的几年,我国的电动汽车产品已经从燃油车改装走向了正向设计。2015年以来,已经有10余家企业发布了电动车发展战略,比如上汽的绿芯战略、北汽的卫蓝计划2.0战略、吉利的蓝色吉利行动计划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战略都是长远发展战略,立足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聚集一流人才,建立一流研发实验能力,目的是确立未来自己在这个领域的竞争地位,正在开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新的一页。还有一批专注新能源汽车的新企业,他们没有资产存量的拖累,思想更加解放。这些新的进入者给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了新的思路、新的创意、新的发展路径、新的生产组织模式,给整个产业带来了活力,正深入的影响着整个汽车产业。这些企业一开始就以全球市场为目标,全球布局研发机构,在国内外招募顶端人才,走上了开放条件下自主创新的道路。
电动汽车发展为零部件企业带来新机遇
在调研中我感到,我国的电动汽车产业与主要的汽车生产国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但是绝没有燃油车那么大,如果把机会把握得当,完全有可能在新能源汽车上改变我国的竞争地位。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成绩喜人,但是也面临核心关键技术尚未完全突破、基础设施建设仍有待推进、安全隐患不容忽视、政策体系有待完善、国内市场国际化竞争加剧等问题的挑战。
对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来说,2020年是一个重要窗口期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期。2020年之前,补贴政策的逐渐退坡,外资品牌会逐渐渗透。2020年之后,随着补贴的退出,外资、合资品牌将会发力,届时市场竞争将异常激烈,留给国内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时间并不多,未来5年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期。
德国大众排放门事件后,很多跨国公司认识到传统燃油技术的局限性,开始向电动汽车转型,而这些公司的技术、资金、市场实力十分雄厚,他们一旦发力,对我们有很大的威胁。我国能不能在未来有限的时间把自主核心技术、自主品牌发展起来,在国际竞争中站住脚,这是一个极具挑战的问题。中国企业要珍惜有限的时间,要有足够的紧迫感,认真研究新能源发展新态势,调整好公司战略,埋头苦干,争取在未来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关于加强建设新能源零部件体系的几点意见
第一,零部件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巨大市场。在汽车产业链中,整车与零部件处在不同的位置,整车是品牌企业,面对最终用户,竞争最为激烈,在市场上起伏波动比较大。而零部件是中间产品,它面对的是多家整车企业。汽车发展的历史就是整车企业的自制率逐步降低的历史。目前,一辆车的成本中,外购零部件要占到一半以上。因此,汽车零部件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只要汽车市场的总体状况没有大的变化,零部件市场就会相对稳定。有人说,宝马、奔驰如果离开了博世它可能要关门,但是没有了奔驰、宝马,博世却不会关门,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第二,很多零部件都是密集型产品,汽车大量的核心技术都在零部件领域。从100多年汽车产业发展的情况看,零部件企业在技术上的一次次突破推动了汽车产品水平的一步步提高。比如,防抱死刹车、子午线轮胎、汽油喷射、安全气囊、GPS导航等等,都出自于零部件企业的创新,某种意义上说,整车企业对零部件有很强的依赖性。
第三,电动汽车给中国零部件企业发展带来了机会。燃油车的零部件板块已经被固化,而电动汽车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整个零部件体系,这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机会。比如在电池、电驱动、电控方面所涉及的硬件和软件,转向助力、空调等功能部件的电动化,车身轻量化设计的新材料、新零部件和新工艺,充电设施涉及的电子电力,自动驾驶涉及的感知传感元器件、操作执行器件以及计算信息传输、导航、防碰撞等所涉及的硬件和软件等等。特别是电动汽车的智能化到最终的无人驾驶,扩大了整个零部件的范围,零部件的概念和范畴正在改变。而这些领域几乎都是空白,技术的壁垒尚未形成,技术路线还有多种选择,存在着巨大的创新空间,这给新的进入者提供了众多的机会,这对中国零部件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
最近有一个报道,英特尔公司并购了一家以色列的高科技企业,这个企业研发出一种基于视频的软件,在无人驾驶中用于巡航和防碰撞,具有很高的竞争力。英特尔公司为并购这家企业花了153亿美元,也就是说,在和汽车相关的配套零部件,如果有了新的突破,是可以有很高的溢价能力的。在传统的燃油车领域,中国的零部件缺乏创新能力,在产业发展中处于跟随地位。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零部件方面的新需求,我们应当通过技术创新开发出自主技术的产品,提高溢价能力,才有可能获得前期的高收益。
过去,我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基本上是仿制和跟踪,一直处在拼价格的困境中,导致的结果是利润率非常低,低利润率又使得企业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去专注于再研发,所以在低端产品上徘徊很多年。而在电动汽车领域,目前还没有形成壁垒,要改变我国零部件产业的困境和发展状态,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第四,加大零部件创新和研发力度,培育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公司。电动汽车的发展必须汲取燃油车发展的经验,绝不能走技术空心化的道路,面对新的形势应该持续加大零部件创新和研发力度,零部件不仅必须与整车同步,而且必须有超前的技术准备,这一点非常重要。现在中国缺的恰恰是具有技术实力、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的零部件企业。中国作为汽车全球最大的产销国,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中应当也必须成长出一批高水平的、具有竞争力的零部件公司。走在前面的企业已经有万向、福耀玻璃,而后起的宁德时代、精进电机、科力远动力、汇川技术等众多企业也正在跃跃欲试。
第五,认真提高零部件产品质量。汽车是一个高价值耐用品,涉及人身和财产安全,零部件企业要用科学严谨的流程保障产品质量。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路线,首先要在关键环节实现自动化,减少人对质量的干预,目前电池等一些产品供不应求,有些产品为了短期利益追求产量、放松了质量,这是非常危险的。最近,高田安全气囊召回事件再次证明,质量上的差不多是绝对不行的,质量管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产品质量这个坎过不去企业就没有希望。金华的汽车零部件产业有很好的基础,应当抓住当前新能源汽车供应链重建的机会,做强、做大零部件企业,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