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路就有车。
这是时代的分割线
旅游打开致富门。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既入宝山,焉能空手而回?客车行业当争一席之地。
厉害!地方旅游产业创收能力
在中国客车网《旅游客车应需而变发展路径外观篇》中,笔者点出前国内旅游客车外观设计没有特色的现状,而这种同质化导致中国客车无法适应中国巨大的旅游市场需求,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
事实上,无论中国,还是全球总体数据,旅游行业都处于持续高速增长时期,增幅、增量都超过经济增长GDP。2016年,中国旅游总收入达到4.69 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6%,(据中国旅游研究院《2016年全年旅游统计数据报告及2017年旅游经济形势预测》)。
2016年,全球旅游总人次达105亿人次,占全球人口规模1.4倍;全球旅游总收入达5.17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7%(据中科院《世界旅游经济趋势报告2017》)。
这也就是为什么国内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旅游业发展,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地给地……,因为旅游发展就是钱袋子,就是GDP,就是财政收入啊。
国家5A级风景区西湖在2002年10月免费开放前,门票年收入为2000多万元,杭州年旅游总收入是549亿,免票之后的第十年,杭州的旅游总收入是1191亿,足足翻了一番。
杭州以一张门票的代价,带动了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聚集了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的多重财富。
这种旅游创收,拉动经济的手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旅游部门领导所掌握。
发掘!旅游客车新的消费者
旅游业如此庞大的经济体,中国客车业本应是其中的一个分子。
多年来,客车企业始终把客车的安全、性能、驾驶和驾乘体验作为自己工作的使命,但对旅游局、旅行社、旅游景区、游客来说,这不是每一辆客车必备的前提吗?
旅游行业有句话,叫做认识新的消费者。作为旅游巴士而言,除了景区、旅行社、旅游车服务公司、游客之外,怎么可能还有新的消费者呢?
根据中国行业新分类,在交通运输大类下面, 轮胎、汽车子类下面共有36个细类,其中含载客汽车。而在旅游休闲大类下面,共有12个子类,旅游服务是其中最接近客车的一个细类。
也就是说,旅游客车要把自己定位为一种旅游服务工具,然后根据旅游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购买行为和购买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把旅游客车市场整体划分为若干消费者群的市场分类。每一个消费者群就是一个细分市场,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是具有类似需求倾向的消费者构成的群体。
而发掘旅游细分市场消费者群体,就是旅游客车的新的消费者。
定位!旅游客车细分市场
1. 通常而言,旅游者的目的地为旅游景区和旅游城市。
其中旅游景区与景区之间、与城市之间,功能基本与长途客车类似;
涉及到旅游城市的旅游巴士,功能可与城市公交重叠,但其外观涉及、产品长度等却应该有更多的变化(详见《旅游客车应需而变发展路径》外观篇产品篇)。
2. 在旅游机构的消费者划分中,特点比较集中的群体主要为:中产阶级、银发族、学生
族、跟团游、女性、穷游族等。其中女性群体,有时候会合并为穷游族中的一支。
上述类别中,除了中产阶级当中的自驾游群体之外,其他都是旅游客车的消费者,可见大多数出游群体,还是需要旅游客车的。而自驾游虽然越来越多人参与,但自驾的中产阶级其实又是房车的潜在客户。
3. 根据旅游客车购买方来划分,通常有旅行社、旅游客车租赁(运营)公司、大型景区管
委会等,最新还有拼车互联网公司(如滴滴)、在线出行服务公司(如携程)等陆续加入。
受近年长途客运不景气的影响,实力强的客运公司开始进入旅游租赁市场,在日常用做租赁用途,客运高峰期兼顾客运用途。而大型酒店、大型企业的通勤车也逐渐进入旅游客车租赁市场。
也就是说,旅游客车作为跨界产品,可以产生更多的用途,比如传统客车可以向旅游包车+班车通勤+景区观光车发展;新型公交车可以向旅游城市观光车+景区观光车发展。
4. 各地旅游局历来重视各类旅游博览会等大型活动、评选的参与,主流旅游客车品牌一直
对这类活动都有跟踪和介入,比如2022年第24届冬季会将由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办消息传出,宇通、南京金龙等主流客车企业立即借势发力(详见《旅游客车应需而变发展路径新能源篇》)。
但对于旅游客车应用于旅游工作的讨论,还缺乏更直接的关联,笔者建议以后应打通这方面渠道,建立有真正建设性的旅游客车应需订制的研讨活动,面对面与地方旅游局、景区、旅游城市公交公司交流。
5. 在旅游宣传方式中,除了常规的电视、墙体广告位,地方特色产品推荐等方式外,近些年各地旅游局比较看中的新型推广方式有旅游达人体验,意见领袖(KOL)推荐。
邀请旅游参观度假,这种方式以前就有,但主要是针对知名人氏、专家学者,可如果从推广的角度来讲,旅游局更看重旅游KOL的推荐,尤其是现在互联网和移动端的浏览量越来越大,其效果也日益明显。据笔者所知,这类活动乘用车品牌曾经多次尝试,旅游客车企业也可以参考。
当一位粉丝众多的旅游者把客车与景区结合起来,拍了一张照片发布在互联网上,后续就有无数个旅游爱好者会通过搜索这个景区的相关信息,看到这辆客车,如《旅游客车应需而变发展路径外观篇》所述,通过这次搜索留下的这辆客车造型具有特色的印象,下次该搜索者来该景区,就会主动体验这辆客车。
而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自然会很快被景区管理者所了解。
后记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旅游业如此庞大的经济体,中国客车业本应是其中的一个分子。
企业的天性要逐利,但逐利的方式不是进销差价,不是成本、费用和盈余,而是市场渗透、品牌建设、文化输出,在这方面,中国客车业相对于中国旅游业,还有差距需要追赶。
不难想象,旅游行业的竞争,与客车行业的竞争有所不同,所以,中国客车行业应当向旅游行业学习,深挖市场潜力,寻找市场机会,把握市场变化,随时调整市场策略,最终赢得市场认可。
旅游市场无限之大,中国客车行业当争一席之地。故而,本文副标题为既入宝山岂能空手而回?
《旅游客车应需而变发展之路》目录
1、工匠精神之上是艺术情怀
旅游客车应需而变发展之路外观篇
2、入宝山岂能空手回
旅游客车应需而变发展之路市场篇
3、我们不只是交通工具
旅游客车应需而变发展之路产品篇
4、大数据时代的客车旅游经济
旅游客车应需而变发展之路智能篇
5、 九龙治水尝试破局
旅游客车应需而变发展之路政策篇
6、大势所趋 当先行一步
旅游客车应需而变发展之路新能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