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商业评论》记者 李娜
造车新势力阵营中,从来不缺后进入者。
自2014年掀起一波新能源造车运动以来,吸引了大批新造车势力和资本的蜂拥而至。这些后进入者,意图在新能源新车窗口期到来前稳定根基。
因此,他们一方面要快速造车、完成上下游产业链布局,另一方面也努力争取进入市场的"准生证"。
2017年9月1日,新特汽车正式成立。作为后进入者,面对已经日趋凸显的竞争格局,新特需要突破速度如何足够快和企业如何足够强两大关卡。
从结果上看,成立后的第230天,新特便推出了首款A0级电动汽车新特DEV 1。第312天,该车型进入工信部第309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从公司建立到产品推出再到进入目录仅用10个月的时间,在众多新势力造车企业中的速度可算作前者。
与此同时,与一汽、摩拜、博世等企业的合作,完成了新特在生产研发端、销售渠道端和供应商端的三大壁垒。
"新特最危险、最难的时候就是在成立初期,现在已经度过了。"新特CEO先越接受《汽车商业评论》专访时感叹道。
得益于与一汽在研发制造、智能互联、移动出行等领域的合作。如今,新特DEV 1正在一汽长春工厂进行生产,未来另一部分产能将落实到贵安的生产基地。
在销售方面,新特同时切入B端和C端两个市场。自去年12月份开始,新特已经在全国15个城市建立35个经销商网络。8月底摩拜的成都车展上,新特将举办一场上市发布会,预计10月底,新特DEV 1正式实现交付。今年交付的目标是4000辆,明年新特将完成5万辆的订单。
经过不到一年的发展,先越总结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造车理念。"新特有一个特点就是未雨绸缪,我们时刻在想怎么比别人快。"
2018年7月,《汽车商业评论》采访新特CEO先越,了解这家从贵州孵化出的造车新势力如何实现企业的"快与立"。
国企背景的造车企业
2017年12月,摩拜宣布进军共享汽车引起行业内新一轮话题,其首个试验点将在贵州省贵安新区上线,而与摩拜合作的车企正是新特汽车。
于是,关于"新特是谁"的疑问,让这家此前默默无闻的新造车势力逐渐被人熟知。
最初作为贵安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简称:贵州开投)旗下的事业部,经过一年多的孵化后新特才正式投入运营,并于2017年9月1日注册公司。从投资背景上看,贵州贵安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占主要股份,因此新特则是拥有国企背景的新造车企业。
作为后进入者,先越直言:"进入造车行业时,窗口期已经关闭了。"因此,新特必须要抓住两个关键点,一是速度,二是伙伴。"只有速度足够快才能赶上窗口关闭期,只有伙伴足够强才能在行业里真正走出来。"先越说。
但他同时也担忧,"新特作为一个新来者,能不能整合到这么好的资源,能不能顺利的跑到这个速度,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
为此,新特提出创新融合的战略,成立之初便定位其所有的合作伙伴必须是这个行业里最顶尖的企业。
今年1月初,新特与一汽的签署合作协议,使得新特在造车领域迈入正轨。双方将共同联合成立研究院。此外,新特负责产品的设计开发及地方准入等,一汽轿车为产品车型进行认证和申报公告等。"这也是一汽首次对外生产合作。"先越表示。
正因为有政府背景和一汽的生态合作为背书,使得供应商保持好的合作心态。先越认为这是一个聚拢效应,"当与顶级的公司进行合作,其他的公司也愿意和你合作"。
今年5月,新特还与博世(中国)达成战略合作,未来将共同推进自动代客泊车AVP(Automated Valet Parking)等项目,并应用于未来车型上。
与时间赛跑
如今,新特无论是在车型推出到上目录都有着超前的速度,其背后原因与长达一年的孵化期和贵州政府的支持有着举足轻重的关系。
关于造车所必备的实验试制、实验公告、路试等,得益于贵安政府的支持,促使新特快速的建立了实验室车间。
关于造车速度,先越表示,新特是按照工装样车、试验车、量产车这三部并作一步走。这种方式首先便对供应商提出较高的要求。
"压力最大的是在供应商环节。"先越直言,为抢占时间,新特要求供应商直接提供规模供件,而新特汽车开发与供应商的零部件开发几乎是同步完成的。
为提升供应商的配合度,新特实施了三步走策略。第一,模具阶段让供应商开模,并提供大量资金提高配额度;第二,在批量件阶段与供应商从时间进度保障、合同条款、支付、商务条件等进行专门定向的洽谈;第三,与供应商就是要谈账期、支付条款。
同样,在生产阶段也分为两步进行。新特首款车型率先在一汽轿车长春生产基地生产,同时也在贵安新区批建了生产基地,设计产能为20万辆,该生产线将与长江商用车实现共线生产,预计2019年该生产线全部建成。
7月13日,新特首款电动汽车产品DEV 1(产品型号:CA7001)进入工信部汽车产品公告目录,成为新特发展过程中的一大标志性事件,这意味着,新特DEV 1已可正式进入消费市场。
正是因为通过与一汽的生产合作,促使新特迅速获取生产资质。
2B+2C端销售
今年,新特的销售已经获得4000辆订单,而明年已经获得5万辆的订单,并已经收取保证金。
根据新特的销售规划,新车将成产共享版和普通版两种版本。目的是为了同时向B端和C端市场共同进军。
在《汽车商业评论》看来,车企拥有大量的B端大客户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带来大量的销售额,另一方面会因此限制品牌定位。
对此,先越认为,与摩拜的合作采取的是定制策略,销售B端的同时也想C端逐步推进。
为研发共享版车型,新特收集了很多共享需求、理念,并在三个方面进行优化:
首先是成本控制方面,例如座椅、塑料件等提供成本比较低的且易于清洁、拆卸的配置。
其次是感知层面,车辆植入共享系统,共享车辆可以摆脱手机输入,实现信息在车端的完全置入。同时还具有深度感知场景,预警车辆信息,实现远程监控。
第三,体现在个性化配置层面,共享定制版内安装多个摄像头用于身份验证。
据悉,除了摩拜之外,目前也有小二租车、知合出行与新特进行商谈。
针对2C端,去年12月份,新特成立销售公司专门负责销售。今年将在全国15个城市建立35个经销商店。
其中,8月15日第一家旗舰店将在海口开业,8月30日成都店也将投入销售。明年,大概会有覆盖50个城市的超过100个经销商店。
2C端销售方式将更加灵活,根据先越表示,未来新特将会建立体验店、服务中心以及4S店多种方式共存。同时还会在开展线上销售。
"这两个渠道各有各的特点。B端主要是精准定制,C端则依托经销商网络。"先越解释道。目前B端销售占整体销售的三分之一。
而在售后方面,新特也将于一汽进行合作,在一汽奔腾的网点实现售后服务。
造车的生意经
"任何的新兴造车要回归到商业本质,这本身是一门生意。"先越如是说。在公司发展不到9个月,新特宣布已获得鼎晖投资领投的数亿美元A轮融资。
加上最初孵化这个项目投资的贵安开投,目前新特背后已经拥有两个千亿级别投资商。在投入方面,新特复合累加已经投入几十亿元。"所以说,资金方面我们是不担心的。"先越表示。
他认为,如今造车新势力们面临着造车、卖车和立足的三个关键命题。
先越解释道,今年是造车新势力的关键节点,能否大规模造车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明年开始,随着传统车企的推广力度的加大,留给造车新势力的机会越来越小。"
及时将车辆卖出去,又要面临着能否被市场认可。新特首款车型为A0级,之所以从这一级别入手,先越认为"这个市场空间比较大,一年有几十万的量,比较容易起量"。而新特决胜的关键点则是,颜值、互联网基因以及一汽品牌的背书。
关于新势力车企如何立足,先越表示:"新特正是作为后进入者,发展过程中真的走得如履薄冰,因为它不能犯任何错误,一个小跟头就会完蛋。"
他认为,真正强的不是企业本身,还取决于供应链体系和渠道。"我觉得造车新势力要活下来必须过量产关、销售关和健全的供应链关。只有三者的配合度越来越高,其优势会愈加明显。"先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