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资本证券网4月26日报道 摊子很大,自己的东西却很少,这已经成为国内很大一部分车企的普遍特点。
近日,在2013年中国汽车论坛上,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乘用车公司总经理陈志鑫坦言,“上汽集团在做大规模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业绩增长主要依赖合资企业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以及一些其他的合资企业,二是主要依赖国内市场表现”。
对此,中国贸促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王侠指出,中国的汽车品牌正面临严重挑战,国际品牌产品线下延,合资自主产品纷纷出现,使从低端起步的自主品牌招架困难。
业绩增长依赖合资企业
4月25日晚间,上汽集团发布一季报,2013年1月-3月,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1452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1.9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54%。一季度公司销售呈现平稳增长的发展态势,实现整车销售133.61万辆,同比增长17%。
上汽的业绩是靓丽的,不过,公司背后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据陈志鑫介绍,2012年,合资企业销量占集团总销量的61%,而自主品牌为39%。从国内和海外布局来看,全年公司国产整车销售449万辆,国内销量占98%,海外只有2%。
问题显而易见,合资企业是公司业绩的大功臣,国产整车却很难踏出国门。“上汽在合资合作过程中,通过引进技术、资金、管理模式,迅速提高了自主工艺制造水平,建立起较为完整的业务链、产业链。”陈志鑫说,不过,我们自己也知道,关键的核心技术大部分掌握在外方手中。在海外出口方面,公司产品也会受到外方在全球战略布局上的制约和限制。客观来讲,上汽当前的发展,与我国汽车行业整体发展类似,公司急需解决由做大向做强转变的过程。
要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实际上最根本的就是要解决核心技术和国际经营能力两个问题,这也是中国汽车工业与世界强国的差距所在。“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实际上自主品牌的发展是最有效的平台。当然这里不是说合资企业业务不重要,上汽一直在走两条路,合资合作和自主。”陈志鑫强调。
四成消费者不考虑自主品牌
“从数据上看,2012年依然有将近40%的消费者根本不考虑自主品牌,有40%的消费者,车价明显低于合资产品企业的情况下才会考虑。而且自主品牌忠诚者的比率,2012年比2010年下滑了2.2%。作为一个汽车行业的从业者,面对这样的现象,内心确实有点羞愧。”陈志鑫说。
消费者多数不愿意选择自主品牌,这种情况记者在上海车展上也深有体会。“我们的经济实力有限,选择中低端轿车的可能性很大。虽然买日系车也有点担心,万一中日发生什么政治上的冲突,汽车会被砸,但是,最终我们还是会选择日系车,物美价廉,省油,比较美观。”在展馆内,一对年轻夫妇告诉记者。
至于为何不选择自主品牌,他们的理由是,国产自主车虽然价格也不贵,但是知名度有些欠缺,而且外观、细节等方面远远比不上外资品牌。
在记者从车展会场回宾馆路上,出租车师傅也告诉记者,自主品牌的质量还是没有外资品牌好,尤其当下油价这么贵,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买了车之后,养车也是一大笔开销,省油是个关键因素。
看来,自主品牌要想俘虏国内众多消费者的心,需要改善的方面很多,设计、技术、质量等等,都需要逐渐完善。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汽车产、销同比增长4.6%,4.7%,汽车市场连续两年增速低于5%,已经进入平稳发展阶段。近几年,中国车市可以说告别了高速增长态势,进入了一个微增长阶段。对于中国汽车产业,尤其是自主品牌产业,下一步如何发展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
“中国的汽车品牌正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国际品牌产品线下延,合资自主产品纷纷出现,使从低端起步的自主品牌招架困难。一些勇敢的自主品牌企业,向中高端产品发起了冲击,短时间内还很难见效。自主品牌的发展前景越发扑朔迷离。”在第三届上海国际车展高峰论坛上,王侠提出了对自主品牌的担忧。
不过,针对这个问题,陈志鑫的态度倒是相对很乐观,“我们预测,到2020年,国内汽车市场销量将达到2900万辆。未来几年,伴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稳健增长,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居民收入的稳步提高,我国汽车工业依然可以大有作为。”
在他看来,2025年前后,国内汽车市场规模将趋于饱和,步入一个成熟、稳健的阶段。在一个成熟市场里建设品牌的压力,远远大于在快速增长的环境里。“我相信大家对这一点都有共识,现在去欧洲建设新品牌,难度远远大于在中国。所以,未来五年到十年时间里,实际上是自主品牌的唯一黄金窗口,这个时间窗口,对中国的自主品牌非常重要。”
王侠更是强调,无论从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还是从汽车工业特有商业模式的客观要求看,自主品牌向中高端提升,将是我国汽车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除此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