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5月31日报道 2013新能源汽车创新高峰论坛于5月30日在合肥举行。在论坛上,专家学者就新能源汽车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路线做了主题演讲和讨论。原江淮集团董事长左延安先生,南京金龙董事长创维集团创始人黄宏生先生,原北汽集团董事长安庆衡先生,武汉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教授吴森先生,合肥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潘轶山先生和国轩高科总经理方建华先生参与了对话沙龙的讨论。
现场实录:
庞义成:各位朋友,欢迎进入2013新能源汽车创新高峰论坛的嘉宾沙龙环节。刚才在休息室,在座的沙龙嘉宾就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的一些重要的问题作了一些讨论。那么今天在场的朋友们,来自于全国各地,来自于各个行业,我知道你们内心有很多关于新能源车的问题。在这个会议之前,主办方和承办方总结了一些问题,而且在此之前已经发表了一些个人的观点,比如说方建华总经理在第一电动网上发表了系列文章。今天我们请到的在座嘉宾应该说是汽车工业和中国的传统制造业,以及研究行业非常有代表性的嘉宾,我认为他们的观点已经超出了单纯的企业的观点,由于他们非常丰富的阅历,而且很广阔的学识,他们的观点应该是有很高的穿透性的。为了我们的讨论更加集中,我宣布几条纪律。
第一,在场的嘉宾讨论的是问题,不是主义。
第二,讨论是互动式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提问者。
左延安:咬定电动汽车不放松
第一个问题先请教一下左延安董事长,您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下一步的发展,从2013年到2015年这三年的发展所采取的技术路线,您个人是怎么看的,什么是优先的技术路线?
原江淮集团董事长左延安
左延安:首先申明只能代表我自己的观点,不一定很准确,最后是实践检验真理。我以为我们国家才制定的一个叫做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的战略规划,我非常赞成欣赏这个规划,目标也很明确,重点也非常突出,实践的路径也非常清晰。我觉得一个有战略的前瞻性,又有实践的可操作性。其实那个规划就代表了我的观点,我在卸任之前,在企业内部也讲了一个决策文化,叫做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做正确的事。第二句话是有限的资源做有用的事,作为江淮汽车一个地方国有汽车企业,在新能源汽车这个领域里,以及其有限的资源,要做出一点花出来,这个技术路线的选择和关键领域的选择,以及实施策略和资源的保障,这三个要素极其重要。
为什么我们咬定电动汽车不放松,其实用排除法的思维模式来做决策,混合动力我知道,一定是当前比较热的一个技术路线。但是作为我们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来讲,面临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是动力整成,尤其是自动变速箱技术和配混合动力就强混的这样一个发动机等等。这个产业技术和发达国家比差了很远,我不能准确地说差了多远。你要把这个技术做好,没有五年以上的时间是很困难的。这我觉得对我们来讲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燃料电池我九十年代初期去过美国,那时候西部电子和美国的福特合作,历经二十多年的合作到现在产业化遥遥无期,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那么能走的就是电子,所以结构也比较简单,但是核心的问题就聚焦在电池上,这是一个概念。
第二个所谓双混,不管是混合动力还是燃油电子,都少不了电池、电子、电控,我赞成先搞两个,电池让国轩去做,他们在电池的继承技术上比我们汽车厂强得多。
第三个就是实施策略,也就是三步并两步走,第一步一定是集成世界上好的东西先出车,这是符合汽车工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你没有车子出去跑,怎么知道你这个汽车产品在技术上有哪些问题呢?其次一个新的机动车辆投放市场以后,它的使用环境是什么样的,网络电站怎么来建,建在哪里,谁来建等等,还有一个是商业模式,使用环境商业模式,你只有通过批量出车才能模式出来。江淮在这方面,这几年获取了大量的背景技术,所以在很多场合,他这个技术话语权不是说因为他的理论多高,而是因为他的实践技术很实。
第四是聚焦资源,产学研合作,安凯和科大在电控这一块,江淮和合肥工业大学等等产学研的合作,聚焦了国内外非常优质的资源。那么对于我们做自主品牌的汽车做电动汽车是比较明智的选择。第二做电动车也是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一条重要的途径。我从这里说起,我最近关注了一下18家合资企业,现在只有少量是规划产能,绝大多数是已经实现的产能。已经是1418万辆,某某合资企业正在研发一个共用平台,有四百万辆的规模,财务成本超过四万块钱,日本的三万以下的经济型轿车也开始陆续的到中国来。大家想想看,这个压力你如果看不到,那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第三层意思就是为什么那些合资品牌老是畅销电动车呢,因为他的传统汽车的产能巨大,另外品牌依恋度很高,所以他不轻易把传统汽车,由部分的或者是增量地去替代,他是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他一直在讲,电动车可能是2020年以后事情,或者更遥远。其实呢,我们也知道,每一个企业都在储备技术,开发产品,已经走得很远了,一手放烟雾弹在忽悠中国汽车企业,政府官员和一些专家学者,特别是立场不坚定的专家学者,今天干这个,明天干那个,一手磨刀霍霍一手忽悠我们的中国企业。所以如果把这些问题看清楚了,想清楚了,中国自主品牌的自主企业应该怎么干,我想应该就比较简单了。
黄宏生:未来3年电动车将占物流市场的10%
庞义成:谢谢,左董事长的这个回答有很大的信息量。纯电动是中国电动的突围之路,这个话题跟在座的嘉宾都有关系。突围之路该怎么走?刚才左董说了这个方向,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如果真的想突围,站在汽车行业的角度看,应该做一些什么,怎么做?
金龙客车董事长黄宏生
黄宏生:相比左董事长我是汽车领域里面的小学生,幼儿园,刚刚进入这个领域两年。2011年1月份在南京市政府的组织下,参与了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的重组,进入到这个汽车的领域,最大的不同也许就是对机会的敏感度,就嗅到了未来的机遇,所以就冒着风险进入到这个还见不到营业模式,困难重重的领域里来。那么怎么在增量中寻求价值和增长,我想实际上这个增量首先我们已经看到,整个国家各地方的城市,从公共交通已经在这个增量上展现出它增长的潜力了。我们现在跟国轩合作,已经在一些城市推进了公交车的应用,没有噪音,没有污染。所有上车的人都觉得这是一种骄傲,是对世界主流主题环保的一种理念。所以整个公交车的体系,包括企业上下班,这个纯电动的使用已经成熟了,自己充电的问题既有国家电网的布局,同时也有企业分布式的,在使用单位的停车场有个充电桩,一个是分布式的,一个是集中式的,都解决了。所以未来下一步我们在国家政策的方向下,能够扩大应用,然后提升产品的质量、品质。从我们整车来讲,车身的重量的减轻,整个电控这方面的技术上的进化。成本也随之能够降低,这样的话拉近了传统柴油车的距离,所以公共交通这块就会有很大的变化。
庞义成:所以您会集中精力攻公交市场?
黄宏生:同时我们也开发轻客,整个城市的物流最适合纯电动,就以创维电视为例,一个电话就把电视机送到家门,一般一辆轻客,一个司机加上一个工程师,一天只能装十部,因为你要上门安装调试,教会用户使用,他跑的半径顶多一百公里。那么这个是汪洋大海的市场,这也是个增量,你看中国的家电业,现在全部实行的送货上门,这样的物流车,我听讲光浙江就一百万辆,我们也开发出物流陪送车,包括城市的商务客运,将会扩大一个新的无比的大的增量。
庞义成:这个物流车市场,你预计在未来三年里有多大的规模,纯电动的?
黄宏生:这是一个考题,因为以前物流车市场国家是没有任何补贴的,如果它能够开辟一定的补贴导向,我相信未来三年,中国的物流车的城市可能占到10%。一个省是一百万辆,这么多省这个保有量可能在几千辆吧,10%那应该是几百万辆,未来三年的潜在的机会。谢谢。
方建华:曲线救国 电动汽车发展新思路
庞义成:方总,你补充一下。
国轩高科总经理方建华
方建华:我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刚才我们李董事长已经代表我们国轩讲了产业、技术、产品。我讲点四下,纵观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每一次变革,其实就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思想问题,第二是利益问题,只有这两个问题解决好了,这个变革才能成功,咱们中国之所以能够解放,说明毛泽东提出了人民当家作主,打土豪、分田地,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也如此。再讲讲苏联戈尔巴乔夫时代,因为我经历了前苏联的变革,戈尔巴乔夫提出了新思维,但是他没有解决好利益问题,所以苏联解体了。那么今天中国的改革进入了一个深水区,除了要继续借贷双方以外,可能要触动利益,也就是说把一部分人的利益要转化到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上去,这也就是中国改革所遇到的困境,那么由此我联想到新能源汽车也是中国汽车业的一场革命,同样要解决好两个问题,第一是思想认识问题。那么在这方面这么多年来之所以讲起个大早赶个晚集,或者说不如我们的需求想象得那么大也好,更多的问题是因为我们在思想认识上没有统一,包括能不能实现弯道超车的问题,剥削现在很多的普通消费者,对我们从电动汽车安全的担忧,包括他们认为电动车是不是就是替代燃油车,现在就开始了。所以正是因为有这么多诸多的思想问题没有解决,那么同时我们又面临了一个强大的传统汽车的产业链,刚才左总也讲到了,黄总也讲到了,这个产业链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全球,它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利益链,消费利益链,文化利益链。目前中国合资企业利润的95%叫外国人拿走了,所以想外国人能轻易地放开中国这个市场,而让中国人自己搞电动车,他们说去年大众利润的二分之一是来自中国,宝马的全球利润的三分之一来自中国,正是因为这些国外的品牌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利润的强大的占有率,使他们认为,在传统车这个领域里面,他还有更多的利润可以挖掘。但是我们作为自主品牌,我们如何去把这一块的利益绕开,中国文化强调的是太极,那么既得利益这一块我们要跟他博弈,说实话目前电动车还是一个弱势群体,就相当于如果电动车和传统车进行比较的话,就是鸡蛋和石头碰,那显然如果硬碰的话,我们肯定不行,我们怎么做,李克强总理在一次讲话当中讲到,现阶段的改革进入一个深水区,我们如何去做,第一我们要在增量上做文章,第二我们要调整利益预期,第三存量的优化。新能源汽车所谓调整利益预期,我们不要讲今天的电动车就能够完全替代传统车,这既让我们的消费者心理上会有一种预期,因为现在的传统车和电动车还是没法对比的,传统车的使用便捷性肯定要比纯电动车高,如果现在拿纯电动替代它消费者肯定接受不了。另外从利益的角度来说,传统车的市场也不会让我们这些纯电动车轻易的去放弃他们的市场,让我们来占领。那么如何做好,这首先是调整预期,也就是说我们的纯电动车一定要作为一种补充,作为一种替代,包括左总前几天教导的这就是iPad和台式电脑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我们要调整预期。
其次要在增量上做文章。综合今天领导的发言,我认为在三个方面可以做到:
第一方面在公共领域新增车辆上做文章,因为这一块无论是它对基础设施的依赖度,对财政补贴的需求,还是使用者对技术的挑剔度来说,它都是目前的新能源汽车能够适应的要求。在公共领域新增的车辆方面我们可以做文章。
第二个方面就在新增的一些细分市场上做文章,包括在城市物流车这个方面。由于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发展得太快了,城市交通需要解决的人流问题和物流问题,应该来说人流的问题可能在系统的考虑,但是物流的问题应该说我们国家还没有完全系统的考虑。刚才黄总有个数据,浙江省就有一百万辆城市物流车,其实我们现在的城市物流车在北京很多的城市物流车其实是非法的,如果我们在这个领域里把电动车发展起来。我们现在的电动技术已经能够满足它的需求了,空载180到20公里,满载150公里左右,它的经济性又能够体现出来,它的使用的方便性也能够体现出来,它的基础设施的依赖也是比较小。像城市陪送的物流车都有院子,都可以220伏充电,在这个市场上非常广大的空间。
第三方面在新增的消费群体,一个随着我们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这一块人群对汽车文明的需求是一个庞大的市场,这一块因为他们可能不需要开宝马、奔驰那么高档的车,三五万块钱的客货两用车,甚至是代步车,是他们的最大需求。另外随着我们国家高铁和动车的发展,两百公里以内的城市代步车也是我们一个新增的消费群体,比如说大学生,他们为了享受这种汽车文明,五六万块钱的车他能买得起,但是他未必能够消费得起。每个月一千块钱或者上万块钱的汽油消费支撑不了,但是电动车的运营成本低,这一块足以支撑他能够买一款电动车。所以说我是从增量上做文章,也就是三个方面。这样的话我想中国电动车能够走在世界前列指日可待,借助刚才林老师讲的一句话,之所以世界发达国家今天能够和中国坐在一起讨论电动车,说明他们现在已经尊重我们中国人了,妄自菲薄不可取,如果盲目的自卑也是对自己的不尊重,外国人已经尊重我们自己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尊重自己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