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2014年,中通客车逆风飞扬,业内关于中通新品上市、批量订单披露、电泳线投产、管理体系升级等的讯息不绝于耳,这只是简单的一个个事件的巧合?中通终究走过了什么的历程,迎来今天的崛起?中通的客户对中通作何评价?中通的未来又将走向何方?……带着种种疑问,中国交通报、中国汽车报、商用汽车杂志、中国客车信息网、人民公交等行业“中”字头权威媒体决定组团,来中通看个究竟。
媒体参访团走进新中通
7月9日,媒体们迎着烈日来到了位于聊城市市中心的中轴路即东昌路的延伸线上的中通新基地。一排排整齐现代化的厂房,一辆辆崭新待发的客车,一位位汗流浃背但精神抖擞的员工,使每位来访人员感到了震惊,同时,也伴着中通人的介绍,一同回味着中通发展的光辉足迹……
从小茅屋到现代化厂区的三步走,中通的跨越发展之路
1971年,就是在这几间,低矮潮湿四处漏风车间里,中通的老前辈克服条件简陋、环境艰苦、设备粗糙的一个个难题,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7月1日党的生日这天生产出了第一辆客车。走上了中通专业生产客车的发展之路。
中通最早厂区图
1984年开始,公司通过 “七五”和“八五”改造,从此走上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为了满足门口日夜排队等着提车的客户的需求,公司的生产基地搬迁到了厂区面积更为广阔的建设路。现如今,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小小的笼子已远远满足不了中通的腾飞式发展需求,建设新基地,再造一个新中通,已势在必行。
中通新基地
2011年,中通新能源与节能型客车基地项目奠基,该基地总占地面积1450亩,是国内一次性定位生产纲领最大的项目。新的基地,高大空间的厂房设计,充分满足采光、采暖,通风、排烟功能,处处体现关怀员工的“人本文化”;新的基地,所有装备设备及其部件全部行业领先,全球采购,中通全过程践行“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
中通客车总经理孙庆民致欢迎辞
正如公司总经理孙庆民接待媒体团的致辞所言,一个全新的中通正向大家走来。中通的新,不仅新在新基地,更在于重构行业新格局,真正实现了行业的“两龙两通”,达到了坐四望三的新高度;一个新中通,在于新兴市场增长点的把控与引领,新能源、燃气、校车等均居于行业前列;一个新中通,在于国际化进程谱新篇;一个新中通,在于创新文化和创新机制已融入中通企业的各个领域、“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创新精神已深入企业的骨髓,员工创业热情再创新高度;一个新中通,在于全体上下践行二次创业,以新能源为契机,打造一个全新的未来。
29个脚印的诱惑,中通客车的新能源发展之路
奥运会鸟巢门口值勤的中通新能源客车
曾记否,2008年,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29个巨大的“烟花脚印”,沿北京的中轴线一路走向“鸟巢”,象征着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一步步走进中国、走进北京。与此同时,中通客车的新能源之路,也已走到了国内的最前沿,中通的纯电动车正在鸟巢门前帅气的值勤,静候各位嘉宾的到来。
其实早在2004—2006年,中通就在探索、规划功能样车和示范新能源样车研发,目前,中通新能源客车产品逐渐走向成熟化、大众化和国际化,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中通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推广工作,取得了产业化成果。在省会济南,满大街的新能源汽车运行良好;在海南高热及亚热地带市场示范,节油效果明显;在高寒地带已投入近500辆,中通高寒地区独有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已经完全解决因环境温度过低造成的电池性能下降的问题。正是有了全国各地客户的认可,才有了今天的中通。
公司孙总指出,未来中通将继续以节能与新能源客车为抓手,优化结构,提升效益,利用三到四年时间,打造成品牌特色鲜明、核心竞争力突出、企业效益居于前列,在国内竞争优势明显,在全球有一定影响力的全新中通。孙总还提到,在新能源市场,中通将保二争一,在其它的新兴市场也有争先的准备与勇气,比如,现在正在蓬勃发展的房车市场,中通也早已进行了深入的市场调研与技术开发,年底将有至少五款产品投入市场,目前已有不少客户开始询问产品情况。也正是客户的积极认可与支持,才可能使中通走向如此的成功,那么客户眼中的中通又是什么样的呢?
客户说:一路走来,中通对社会对客户有责任有担当 永与中通同发展共进步
为了进一步了解中通的市场表现,了解客户对中通的看法与观点,媒体一行,走进了济宁交运。
济宁交运与媒体参访团座谈
济宁交运集团副总经理骆秀贞回顾了与中通几十年的合作历程,感慨的说,济宁交运是与中通客车一起成长起来的企业,几乎使用过中通的每一代产品。特别是新能源客车,无论是产品表现,还是过程服务,都得到了公司从驾驶员到企业管理层的层层认可。中通新能源客车在安全性、稳定性、节能性、综合性价比方面均形成了独特优势。实地运营实验显示,中通新能源产品百公里耗电不足12度,气耗仅为12公斤多,综合测算下来,整体运营成本大大降低。
济宁交运表示,多年来见证了中通一步步发展轨迹,中通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济宁交运不谋而合,未来,一定要与中通携手并肩,共同为中国的道路运输事业做出贡献。
探寻结论:媒体如是说
中国交通报刘永涛说:这次的探寻行动,我们收获很多,无论是公司的经营理念,企业氛围,客户赞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后一定要多来中通学习。
中国汽车报的记者更是感慨颇多:近期以来,关于中通的赞誉之多之广,让我这个媒体人都感到震惊,通过这次来中通,我想以后再听到中通接到多么大的订单,受到多么大的褒奖,我都不会惊讶,因为,这是中通应得的,会得的。
中国客车信息网、商用汽车等的媒体更是直呼,不过瘾!“我们还要找机会来中通,并且一定到客户中挖掘中通崛起的更不为人知的秘密!”
我们共同期待,“探寻中通绿色足迹”媒体参访活动下一站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