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简称“中汽学会”)在科技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支持下,开始了围绕产业链、构建创新链的探索,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抓手,积极探索建立跨产业协同创新的新模式,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简称“轻量化联盟”)在这一背景下创建并发展。中汽学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之间协同创新、抱团发展是当下我国汽车轻量化产业技术进步的有效路径。
把轻量化作为联盟工作的切入点,是基于中汽学会长期开展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成果和对未来汽车技术发展趋势的认识——低碳化、智能化、信息化,更是由于轻量化技术的特殊性决定的。
轻量化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汽车技术发展的潮流。业内专家指出,无论是传统汽车还是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都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发展汽车轻量化技术,不仅是我国节能减排的需要,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更是提升我国汽车产品国际竞争力、建设汽车强国的需要。
实现汽车轻量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在满足汽车使用要求、安全性和成本控制要求的条件下,将结构轻量化设计技术、多种轻量化材料及制造技术集成应用,从而实现车辆减重,涉及到技术、经济、安全、环境等诸多方面。为此,轻量化联盟旨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聚集行业优势力量,通过建立服务行业的共享数据库和技术标准,为企业产品正向开发提供有效支撑。
轻量化联盟目前共有19家成员单位、46家伙伴单位和6家观察员单位。成立9年来,已经在整车多种轻量化技术集成应用、车身参数化轻量化设计优化、超高强度钢热冲压成形、高强钢内高压成形、高强度钢三维辊压成形、高强度钢冲压成形、铝合金零部件开发等技术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大幅缩小了我国与世界先进轻量化技术水平的差距,部分成果填补国内空白,初步建成指导产品正向开发的轻量化数据库,并编制和发布了3个与轻量化相关的标准体系、26项与轻量化相关的单项标准,为我国团体标准体系的建立作出了贡献。目前上述成果已经在8家整车企业的 35 款车型上得到应用,为自主品牌企业不同车型实现减重3%~12%。
中汽学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这一过程中,轻量化联盟建立了有效运行的关键技术协同攻关工作体系,以有效的运行机制为保障,实现参与单位的共赢共荣;建立了新型技术转移和知识共享工作体系,以充分尊重知识产权为前提,实现了成果在联盟内的技术转移和共享。轻量化联盟在创新合作与协同模式创新、联盟运行管理模式、科技成果推广模式和产业服务模式创新方面所做的探索,被证明是实现抱团发展、提高创新效率的有效方式,得到联盟单位的高度认可。这些举措为“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试点专项——《电动汽车结构轻量化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的实施奠定基础,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