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这个词已经是全世界范围内的高热度词汇,而不论国内国外,依旧在传统汽车行业内挣扎的车企们陆续开始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投入。起初,大多数车企迫于自身的各种原因,在新能源汽车的投入研发都显得有些捉襟见肘。近年来,“新能源”一词似乎成为很多新兴车企的尚方宝剑,随着这些新兴企业的蓬勃发展,各大传统车企业也逐渐加大了新能源汽车的投入研发力度。
相对于那些有着深厚功底的老牌车企来说,这些新兴的车企既没有深厚的工业背景,也没有庞大组装车间,它们拥有的是更为新颖的造车理念。这些看似天马行空不切实际的造车理念却深深地影响着现在的整体汽车行业。
No.1 蔚来汽车
期待指数 ★★★☆
出身于互联网的蔚来汽车主张通过自主研发来制作“外包”的高端电动车,通过提供高性能的智能电动汽车与极致用户体验,为用户创造更为愉悦的生活方式。
在2016 年11 月,蔚来汽车发布了首款电动跑车EP9。2017 年5 月12 日,该车在德国纽伯格林北环赛道上以6'45"900 的成绩刷新了纽北最快量产车圈速纪录。2017 年上半年蔚来汽车又发布了全新的自动驾驶概念车NIO EVE 和一款量产车型ES8。并且在4 月份与长安汽车签订了合作协议,在新能源技术、智能技术等方面共享双方的优势资源共同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生存评价
现已拥有完整产品的蔚来汽车已在公众面前有着不小的名气了,在新的一轮投资中百度、腾讯为领投一方。但从产品而论,定位和方向更偏向高端的蔚来汽车虽然可以博得更高的关注度,单纯靠高端产品来打拼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No.2 威马汽车
期待指数 ★★★★
沈晖等威马汽车的创始人均出身于大型传统车企高管,在造车的基础上来看还是有一定实力的。威马汽车的造车理念很简单,围绕电动、智能、平台化、有限定制等几个关键字来造车。
威马汽车从2015 年成立至今已和华为、西门子、博世(中国)等大型企业签订了深度的合作协议。在2017 年2 月首个平台量产车测试突破100 万公里。在之后2017 年的4 月又发布了首款续航里程1 200 km 的概念车AG2020。计划从2018 年起以每年超过一款新车的速度至少推出8 款智能汽车。
生存评价
威马汽车在名头上不如蔚来汽车、乐视等这些互联网造车企业,威马汽车并不善于搞些噱头来炒作自己,这更像是一个本分的造车的企业,而且管理层有着殷实的传统车企管理经验,不得不说在未来的发展上威马汽车还是有着不可小觑的实力。
No.3 FMC
期待指数 ★★
FMC 公司注册于香港,创始人毕福康、戴雷等人都是汽车行业内有着非常漂亮履历的大咖级人物。但目前FMC 还只是创业阶段,员工规模并不算大,大都来自国际大型传统车企和高端科技企业。造车理念现在只确定在高端和电动两个词汇中。
毕福康
未来FMC 计划在2020 年前推出首款量产车,并逐渐打造产品家族。同时通过软件更新的方式让车主保持对车辆的新鲜感。在2016 年12 月由和谐汽车、晋亨投资有限公司及FMC 初创管理共同对FMC Cayman 进行A轮投资。
戴雷
生存评价
对于刚刚起步的FMC 来说,出身也算是传统汽车行业,至今仅完成了A 轮融资,更为详细的造车方向和发展方向都还很模糊,在各种发布会和采访中所得到的信息也都是相当晦涩。在未来的发展中还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
No.4 车和家
期待指数 ★★★★
李想
车和家的创始人李想是泡泡网和汽车之家的创始人之一,这次创立车和家是李想的第三次创业。车和家的造车理念更贴近民众的用车需求,核心围绕着解决城市拥堵、短途出行、充电方便等方面展开,同时也可能会推出大而全的7 座SUV 来满足更多的用户。
现在车和家已经开始在常州建设预计产能达到30 万辆的生产基地,预计2017 年底第一期建成投产。其中售价在4 万元以内的SEV 电动汽车将是车和家的首批产品,这种超小型的电动车可以解决很大一部分城市核心区域的交通拥堵问题。试制样车已经制造完成,现在正进行各方面的测试。
生存评价
虽然车和家也是出身互联网,但不同于其他互联网车企,它的出身可以算是汽车专业的互联网,而且在车和家的造车理念中我们发现,它更符合当下民众的生活需求,从当下的汽车行业、城市拥堵、新型能源等方面来看,车和家在未来的生存能力是相当高的。
No.5 开云汽车
期待指数 ★★★☆
开云汽车的创始人王超是一名资深的汽车设计师,其团队均来自国内外的知名车企,现已获得数亿元的Pre A 轮融资,估值已达数十亿元。
开云的第一款车PICKMAN 已于2016 年5 月上市销售,这款车是针对农村市场打造的小型电动皮卡。订单已经累计超过10 万辆。未来开云汽车还将推出针对城市市场的乘用车系列。
生存评价
中国最大比例的人群是农民,而这类人群对于载具的需要也是显而易见的,开云汽车抓住了这一点就等于抓住了中国很大一部分消费者。虽然开云汽车现在的规模不比那些互联网车企,但就开云的造车理念来看,未来的开云很有可能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车企。
根据中国汽研的数据,现如今的中国新能源车企已超过200 家。除了我们已经熟知的北汽新能源、比亚迪、江淮、腾势等老牌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以外,大部分新能源车企都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有的企业已经推出相对成形的产品,而有的企业还处在产品研发的阶段。大浪淘沙,在未来的新能源市场格局的变化中,必然会有不少的企业被淹没在如今的变革大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