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6年年底,上海市拥有新能源汽车102725辆,超过伦敦,成为世界上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最高的城市。
上海的实践是中国电动汽车发展的一个缩影。在日前举行的第八届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CEM8)和第二届创新使命部长级会议(MI-2)上,来自世界各国的政府代表、企业家和能源专家齐聚一堂,探讨清洁能源的发展议题,我国近年来在普及交通电动化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成为会议关注的一大焦点。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和保有量均占世界一半
“2016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之年。”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给出了一连串令人振奋的数字,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突破了50万辆,保有量超过了100万辆,这两者在全球的占比都达到了50%。
万钢介绍,在整车技术方面,我国纯电动主流汽车的续航里程达到了250公里以上,插电式的混合动力保证了具有50公里以上的纯电动零排放的续驶里程。“尽管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中,国家给予了财政补贴,但是补贴之后的成本和销售价格也在不断下降,一体化、电动化的底盘,轻量化、智能化的技术都得到了逐步应用。”
此外,在关键零部件方面,每隔4年左右,电动汽车电池能量密度就提高了一倍,成本降低约50%。“当前,我国的电动汽车正逐步向理想中的、将来完全能够具有市场竞争性的产品发展。”万钢说。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欧阳明高认为,从目前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出现了不可逆转的拐点,产品导入期基本结束,现在已经进入一个成长期。
加速电动汽车产业化尚需破除障碍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广泛共识和共同行动。2010年,在20国清洁能源部长会议上,中美两国共同提出了电动汽车倡议(EVI),而在本次会议上,我国宣布牵头加入EV30@30挑战行动,主要目标是到2030年新增汽车销售量中30%为电动汽车,旨在加速全球电动汽车的发展。
欧阳明高认为,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当下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尚需努力。他指出,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入成长期,相应的鼓励政策也从前端购置补贴逐渐向后端使用过渡。“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实现了爆发式增长。而从去年开始,电动汽车的发展已逐步趋于理性。”
国际能源署可持续发展、技术与展望部主任卡梅尔·本·纳瑟尔指出,2015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速约为70%,而2016年的这一数值为40%左右。“不同国家的趋势各有不同,但增速放缓的迹象应予以关注。”
对此,万钢认为,在应对大气污染、气候变化、能源革命等带来的全球性挑战方面,发展新能源汽车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新能源汽车在推广中也面临着一些需要克服的障碍,比如基础设施、成本挑战,甚至包括观念和文化上的转变,“其中解决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更为重要”。
示范带动推广将迎来高速成长期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长期不可动摇的目标。”万钢表示,为了加速新能源汽车的推广,目前中央和各地方政府已明确目标规划,可克服未来所预见的制度性障碍,其中示范带动推广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2010年电动汽车倡议框架下,2011年,上海被确定为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城市,嘉定区为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区。6年来,嘉定区已实现了1万辆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同时,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的共享新模式也在这一地区顺利试点推广。“上海嘉定的示范试点让我们看到,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不仅为清洁空气作出了贡献,它的租赁共享更为解决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提供了新思路,这种示范作用十分显著,可以成为未来电动汽车推广的一个很好的方向。”万钢说。
当下,许多人对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仍心怀疑虑。万钢认为,消费者对于续驶里程的担忧,实际上就是对于充电桩这一基础设施便利性的担忧。“充电桩安在哪里,能不能为大家所用,如何解决付费问题等都是未来基础设施建设中需要解决的。同时,氢燃料汽车也是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方向,加氢站建设也将要从现在开始规划。”
此外,未来我国将重点发展纯电动汽车还是燃料电池汽车,也是外界关心的一个话题。“政府规划时是将两者放在一起考虑的,无论是电动汽车还是燃料电池汽车都是用电来驱动,同时达到零排放,哪个发展得更好就给予更多支持,将这两件事一起推动,可为未来交通领域提供更多选择可能性。”万钢说。
对于电动汽车在我国的未来发展,欧阳明高认为,在产品导入期结束之后,当前我国的新能源产业的推广应用还需要补贴,需要政府“扶上马”之后再“送一程”,“再经过5年左右时间我们的新能源车产业将会进入高速成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