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新能源汽车已经被彻底冠上未来趋势的这大帽子,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车企,都在潜心研究新能源汽车,然而在汽车销量榜单上,新能源各级别的销量都还不算入流,与传统内燃机的销量相去甚远。
而通过一些对新能源车主的了解,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最重要因素是当地的传统汽车牌照政策缩紧,而新能源则可以赠送牌照。
以魔都为例,6月传统汽车牌照的中标率仅为4.2%,中标后还要付出将近9万元人民币才能将车牌带回家。而购买新能源汽车则无需竞拍和多余的牌照费用,故而很多消费者无奈之下才选择了新能源汽车。
那么新能源车到底需要发展到什么程度,才能让平民消费者主动选择,而不是政策的推波助澜呢?
制定续航标准规范,不得虚报
目前平民新能源的续航里程有太多虚报的现象,虽然内燃机的工信部油耗也并不靠谱,但是平民电动汽车的里程虚报情况更为严重。
因为其本身的特性,冬天和夏天的里程续航有非常大的差距,然而厂家不仅虚报,而且也没有明显的标注各种路况以及季节之下的差距,给很多消费者造成误导和不信任。
(小编身边的新能源车主都有不同程度的电池续航焦虑症)
充电速度足够快,且不伤寿命
目前普遍的新能源汽车,如果用正常的速度充电,最快也要3小时才能充满电,以宝马5系新能源来说,用官方安装的充电盒充满电,需要3个半小时。
而如今也有很多快充的模式,最快的甚至喊出15分钟就能完成充满电的口号,然而我们知道的平民新能车普遍用的锂电池、铁电池、铅酸电池等,都会在快充模式下损耗电池寿命,而影响较小的钛酸电池的成本又太高。
要知道充电的速度是影响一台新能源车活动半径的巨大因素,需要加快提出解决方案的进度。
安全性需要彻底的保障,公众暂时还没有安全感
新能源车自燃的事故频频发生,也许是媒体对于新能源车的事故会用更多版面和频次来报道,一定程度上放大了新能源车自燃事故的影响。
但是作为一个未来趋势的车种,频频发生事故,确实也会给公众留下阴影。比如以前热议的锂电池不能上飞机的议论,就被延伸到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讨论上,可见公众对其的安全性并没有太大的信心。
有足够的便捷性,最好业内能统一各类标准
除了各种公共充电桩的尽力完善以提升便捷性以外,小编还有个想法(很早的想法,有雷同纯属巧合):
如果能把电池板统一规格型号,那么电动汽车的春天就能迅速的到来,比如我们在高速上进服务区,拖出没电的电池板,然后换上已经充满电的电池板,那么就不用涉及所谓的快充了,分分钟就能继续上路。
按不同级别的车型,统一规范各级别车型的电池板规格,就像如今内燃机一样,有柴油、有汽油的区分。
当然我认为这是很难的事情,有很多技术上的难题和各家企业之间的利益掺杂其内,不然早些年手机业界提出的所有手机电池统一规格,以减少污染的这个提议,早已经被执行了。
最后,新能源车占领市场肯定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但是这个自上而下的进度条到底还需要读多久,大家还都不能确定。希望真正的新能源不再是有钱人的玩具,能尽快的走入寻常百姓家。起码在此之前,小编还是一个大排自吸的忠实脑残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