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争第一,就是在混!”全省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项目落地第一次现场观摩会上,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这句通俗又豪气的话,得到与会者一致点赞。与会者感叹:“这就是潍柴的精神。” “10年时间潍柴实现历史性跨越,我们的口号是‘不争第一,就是在混’,靠的就是‘一天当两天半用’,靠的是总书记教导我们的‘心无旁骛攻主业’。”谭旭光底气十足。 潍柴人说“争第一”的话,也在做“争第一”的事。总投资约70亿元的潍柴新能源氢燃料电池制造基地项目,已获批国家氢燃料电池专项试点,未来5年,潍柴在新能源等方面预计投资500亿元,将建设氢燃料电池制造基地。“我们必须抓住这次产业革命的机会,实现从一个柴油动力领先者向新能源动力领先者的转型。”谭旭光说。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和众多试图布局氢燃料行业的企业一样,潍柴起步遇到的困难就是缺乏燃料电池前沿核心技术。为此,潍柴先后与德国博世、英国锡里斯动力、加拿大巴拉德动力等全球领军企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从国内外引进先进技术。今年11月,潍柴以1.64亿美元认购全球氢燃料电池领军企业加拿大巴拉德动力系统公司19.9%的股份,成为巴拉德第一大股东,全面进军氢燃料电池领域。这让潍柴实现新能源发展战略如虎添翼。 进军新能源,是潍柴转型大棋盘上的历史性落子。但无论怎样转型,潍柴都有一个底线——坚守主业。在谭旭光看来,潍柴的转型是进行“相关多元化”,即同一条产业链上的多元化。楼市火爆时,不少人动员潍柴涉足房地产,谭旭光一概回绝:“潍柴要把发动机做得比房地产还赚钱!” 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根本上靠的是创新。有一组数据让谭旭光备感自豪:发动机板块研发投入占期间费用的比重,2016年是32%,2017年是36%,2018年这一数字达到40%!据统计,10年来,潍柴仅发动机板块研发就累计投入超过150亿元。 创新不只是技术层面,更在于体制机制层面。在别人眼里,谭旭光是行业出名的“大胆”“疯子”,而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这些绰号的背后,是他坚韧不拔、一竿子插到底的改革精神。 潍柴的改革,起步早,改得彻底。1998年6月,37岁的谭旭光被任命为潍坊柴油机厂厂长。谭旭光并没有太多的喜悦,他感受到的是压力如山倒:工厂机制僵化、人才流失,包袱沉重、经营巨亏,技术落后、产品滞销……上任后,谭旭光第一把火就引向了领导班子。他在就职演讲中提出“约法三章”:坚持原则,敢抓敢管,不作老好人,不当太平官;扑下身子,真抓实干,为企业干实事,为职工办好事;以身作则,清正廉洁,要求职工做到的,我们首先做到,不允许职工做的,我们坚决不做。“约法三章”代表人心所向,重振了领导干部的士气和全体职工的信心,成为潍柴的立企之本。 面对挑战,谭旭光给当时的潍柴开出了这样一张药方——“三三制改革”,即1/3成立股份公司,1/3存续在母公司,1/3与主业无关的彻底推向市场。 正是这场改革,使潍柴真正化险为夷、走出困境。“没有敢于担当的勇气,改革绝对不可能成功。”谭旭光说,“在潍柴,有个‘八不用’的用人规矩,头两条就是不敢暴露问题的干部不能用,不敢承担责任的干部不能用。” 20年来,潍柴领导班子没有一个人离开,成就了一段佳话。谭旭光说,“价值观一致的团队,是我最大的财富。我很珍惜我的团队,我们有过矛盾、有过争执,但大家为了实现梦想,一起干、一起拼搏。” 来自意大利的高端发动机专家、潍柴研究院工程技术总监欧佩迪就是团队中的一员。时至今日,他已在潍柴工作8年,曾被评为山东省人民友好使者。他边向记者展示自己的中国绿卡边说:“潍柴这个平台非常好,我十分珍惜这个平台,我们将更加努力做好潍柴新发动机产品的研发工作。” 一年里1/3时间都在国内外考察的谭旭光,越是考察深入,就越感到危机逼近。“忧患意识让我始终保持清醒。潍柴是从濒临破产中走出来的,潍柴人都知道发不下来工资的滋味,只有经历过阵痛,才知道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谭旭光在内部大会上这样激励员工。 谭旭光已经在潍柴工作40年,几乎不休班。很多人不解地问他:“你的动力是什么?”谭旭光说:“梦想是我最大的动力!潍柴的发展,就是在不断地追梦、圆梦。我还有一个梦,就是让潍柴成为令世界尊敬的企业。” 去年底,潍柴发布了2020-2030战略:到2020年传统业务要超越世界一流水平,到2030年新能源业务要引领全球行业发展;收入达到千亿美元,成为世界500强公司中的国际化强企。 梦想,在一步步照进现实。 |
潍柴精神:不争第一,就是在混!
2018-12-05 商用新车网 转载 浏览:1660
【行业动态】
“不争第一,就是在混!”全省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项目落地第一次现场观摩会上,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这句通俗又豪气的话,得到与会者一致点赞。与会者感叹:“这就是潍柴的精神。” “10年时间潍柴实现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