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潍柴动力上市15周年暨创新发展交流会在香港举行。董事长谭旭光在会上与广大投资者和媒体分享潍柴15年来的发展和收获,擘画未来发展蓝图。
潍柴动力上市15周年 暨创新发展交流会
2004年3月11日,潍柴动力正式在香港上市,成为国内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发动机企业。上市15年来,我们做了什么?谭旭光以此为题,从改革突围、自主创新、国际并购、一带一路等方面,全面总结了潍柴15年来的发展业绩。
谭旭光回答提问
此次现场交流会还安排了现场交流会,围绕中国重汽的整合、新能源布局、重卡发展走向、如何实现200万台目标等热点话题,谭旭光董事长及公司高管,与投资者和媒体记者进行了现场交流。以下为部分交流实录。
第一个问题,请谈谈中国重汽和陕重汽定位问题。两家都是一个集团下的商用车生产厂家,公司会不会已经做好了差异化定位,或者有什么协同或协作的关系?第二个问题,潍柴能否尽快实现给中国重汽配套发动机,配套规划是什么,能给潍柴带来多大市场份额,这对中国重汽在重卡市场的市占率有多大帮助吗?
谭旭光:第一个问题。我旗下有陕汽重卡、中国重汽,这在世界不是一家如此。大众旗下有斯堪尼亚和曼,大众公司要把商用车单独上市,我听说推迟了,这是两个品牌。我有几句话告诉你:这两个企业不会合并。写分析报告时,这样写就行。上个世纪末,中国重汽之所以破产重组,就是因为搞了“七统一”;第二,我希望两者相互竞争,谁干得好我就奖励谁;第三,资源共享,客户决定,市场导向。两个20万辆,加起来就是40万辆。车用动力总成再卖给别人,你算算多少万辆。
第二个问题,中国重汽是一个很好的品牌,这些年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你们应该相信,在我的领导下中国重汽会发展得更好。中国重汽11L、13L用曼的发动机,这个发动机不错,至少在国六阶段可以支撑中国重汽重卡的销售。陕重汽用的是潍柴发动机。它俩有不同,但是一些细分市场可以共享资源,比如在10L以下发动机,双方共享这个平台,但在主流发动机11L、13L阶段,我非常清楚告诉大家,现阶段各自发挥各自的优势,我相信在市场上更愿意接受这个现实。
去年,公司在新能源方面有了新的布局,请问公司在燃料电池方面有什么进展,预计什么时候量产,能贡献多少利润?第二个问题,请问国六带来的影响,目前重卡的配套额是31%,在国六阶段市场占有率会不会提升?能达到什么水平?
谭旭光:现在是31%,未来肯定会更高。我的目标是达到40%。燃料电池发动机是一种技术路线,更适合于重型车、特种车和特种环境的重型卡车。对于市场炒作氢燃料电池,你们千万不要推波助澜。氢燃料发动机不是哪个地方都可以使用的。氢的关键不在于燃料,而在于燃料的管理。如果是从化石能源中提炼氢,这是不值得。但对于特别区域,在废氢比较丰富的地区、煤炭发达的地区、再生能源比较发达的地区提炼氢,就有一定的优势。比如西部地区的太阳能、山东的废氢、内蒙的露天煤矿,都有可能实现,氢燃料发动机是有一定限制的。未来20-30年,氢作为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会超过10%。在特定的细分市场,它具有优势,优势是加氢快,不像纯电动的。
去年陕重汽盈利大幅改善,我的第一个问题是未来的盈利水平及预期。第二问题是陕重汽的销售目标和具体措施。第三个问题是陕汽商用车与陕重汽的关系。
袁宏明:我们去年销量增长8%左右,效益增长70%,确实与2017年发生了巨大变化。2017年、2018年,我们按照谭总的要求,向管理要效益,压缩各项费用,在销售大幅增长的时候,我们的三项费用是下降的,这是我们第一个转变。
第二个转变,是我们的产品。大家更多关注陕重汽的销量,但陕重汽的销售产品结构发生了变化,从2016、2017、2018这三年,我们的产品逐步向大马力转型,我们的销量大部分来自大马力产品,对产品结构的调整,进一步体现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商用车行业进入到高位,2018年110万辆,2019年有20%的增长。2019年我们提出西北振兴、东北崛起、华南颠覆,赣湖突破,西南振兴。这些区域是支持我们实现目标的重要区域,如果我们在这些区域实现突破,我们2019年的目标不是不可完成的。通过一季度的运行,我们更加坚信我们能够完成2019年的目标。
第三个问题,提的很好。通过15年潍柴动力上市,陕重汽加入潍柴14年。14的发展,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形成了完全统一的共识。可能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事实上,我们的战略高度是一致的。第二,陕西省委省政府,包括地市,对潍柴动力带来的新发展给予充分的肯定。第三,陕汽集团和潍柴动力,战略是高度一致的,打造重卡20万、中轻卡20万,这两个目标是不谋而合,从这里可以体现出我们双方的战略是高度一致的。另外,陕汽集团在商用车的发展,首先建立在陕重汽的快速发展,实现陕重汽的目标基础上。最后,我想说,任何的发展,都不会牺牲陕重汽的利益,而是有利于陕重汽的发展,能够激活双方的内生动力,实现双方的快速发展。
我是天风证券的,有两个小问题想问一下张泉总,第一个是现在天然气重卡需求比较旺盛,今年下半年也将实施国六标准,重卡未来的发展,在这个领域到底是什么样的水平?公司这两年在非道路发动机方面发展比较迅猛,未来如何尽快实现双百万的结构目标?
张泉:第一,关于天然气重卡。天然气重卡作为国内一个重要的细分市场,目前看,它的经济性比柴油车好很多。中国的天然气量相对比较丰富,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天然气重卡续航能力已经超过1000公里,在这个基础上,它的发展前景非常可观。
第二个问题,关于双百万发动机。这个其实谭旭光董事长在2017年12月发布2020-2030战略时,就提出200万台的规划。从目前来看,2018年上半年已经基本完成细分市场的研究,所以我们今年提出了实现一百万的具体目标,这是我们200万台发动机的第一个百万台;在2025年前后,我们将实现200万台的目标。在这期间,我们非道路发动机将会重点突破,刚才我也通报了,我们的农业装备发动机从2015开始的3000台,到2016年的16000台,2017年的28000台,到去年的42000台,是以这样的发展速度在提升。除了农业装备以外,还有工程机械、挖机、工业动力都将是我们全力突破的市场,在2025年以前,通过积极的开发,我们会实现200万台的目标。
谭旭光:我补充一下,我们孙少军来了,他负责全球化的销售。很重要的一条是,我们现在全球化销售每年以50%以上的增速在发展,今年预计将达到5亿美金,我们以这样的增速,在未来5年内,有希望实现20亿美金的发动机出口量。
两个问题,一个是关于物流方面的,对于公转铁背景下我们是什么看法?另外一个是发动机海外出口,我们的发展目标和具体举措。
谭旭光:公转铁,是国家的一个策略,不好评价。但是作为重型卡车,如果通过公转铁能替代重卡的作用的话,全世界卡车就不需要了,卡车的优点是点对点服务,这是铁路实现不了的。不能绝对来看,要相对得看。
去年潍柴发动机出口2万台,每年都有增长。过去增长不多,主要是没实现全系列组合产品,没有把全球用的工业动力产品作为重点。现在第一我们的产品全了,第二我们的增幅大了,第三我们的布局加速,东北亚、南亚、欧洲,包括北美,北美EPA认证可以在潍柴试验室进行。工业动力将是潍柴大发展的机会,特别是500-10000kW,利润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