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造车新势力应在充分尊重汽车产业基本规律,踏踏实实做好研发、采购、生产、销售、服务以及质量和成本等各个环节工作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尝试引领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本就低迷的车市雪上加霜,而根基尚浅的造车新势力们更是犹如感到“寒冬”的来临,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为求“生存”,近日,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先是选择与蔚来汽车“抱团取暖”,实现充电桩领域补能资源共享;而后主动出击,在4月27日召开线上发布会,宣布第二款量产车小鹏P7正式上市。
“目前特斯拉在国内大器已成,是一位极为难缠的对手,而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加剧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洗牌’。小鹏汽车如果想要继续留在市场,就必须拿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否则将面临淘汰的危险。”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新品对标特斯拉
资料显示,小鹏汽车本次发布的新品P7定位纯电动轿跑,全系共3款车型,拥有8个配置,5种车身颜色可选,NEDC续航里程为552—706km,售价区间为22.99—34.99万元,将于2020年6月底启动交付。
记者注意到,作为造车新势力发布的首款纯电动轿车,P7不仅拥有目前市面上最大的续航里程——706km,还基于“量产车最强自动驾驶硬件架构”,打造了接近L3级别的自动驾驶系统,这些都为其扩大市场份额、吸引用户增添了不少助力。
“近年来,在汽车电动化趋势下,传统车企也纷纷上市电动车,续航里程普遍在三四百公里左右,国内并没有特别突出的‘优质选手’。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如果P7不能脱颖而出,仅是一款平庸的产品,消费者是不会买单的。”上述业内人士强调,当前低迷的车市,加上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并大肆“收割”市场份额的特斯拉,都使得小鹏汽车不得不拼尽全力,放手一搏。
事实也确实如此。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实现销量5.4万辆,同比下降48.8%,1-3月累计销量11.0万辆,同比下降56.1%。而特斯拉Model3却在3月实现销量10160辆,环比增长160.51%,占市场总量的30%左右,销量甚至比第二名与第三名的总和还多。
“我们做P7的时候,强对标的是Model3。”面对强敌,小鹏汽车副总裁徐吉汉的选择是“正面宣战”。而在发布会现场,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更是从续航里程、空间表现、操控性能、自动驾驶系统等多个方面对标特斯拉Model3,以此展现小鹏P7的性能优势。
“今天是小鹏汽车一个新的里程碑。”纵使特斯拉目前优势明显,何小鹏仍然对小鹏P7信心十足,“相比特斯拉,我们的优势是更专注于中国场景。”
抱团取暖抵御“寒冬”
有趣的是,在小鹏发布会的直播中,蔚来汽车CEO李斌在祝福视频中公然为小鹏汽车打起了广告:“如果要买SUV可以选蔚来或合创,但如果买轿车,那一定要选P7。”
虽然小鹏汽车与蔚来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但在行业压力不断加剧的情况下,为抵抗共同的“敌人”特斯拉,目前双方毫无疑问已达成了“抱团取暖”的共识。小鹏汽车董事长就曾多次力挺蔚来创始人李斌,而蔚来也于日前给小鹏奉上了一份大礼:为迎接小鹏P7上市,将共享充电网络,推动补能资源共享,蔚来超充网络将支持小鹏汽车。
事实上,早在2019年12月,小鹏汽车就与蔚来NioPower正式达成充电合作,蔚来NioPower超充桩将正式接入小鹏汽车App。小鹏车主可以使用小鹏汽车App扫码启动蔚来NioPower超充桩充电,双方合作覆盖查询、使用、支付等全流程。此外,蔚来NioPower还将加入小鹏汽车家充业务供应商体系,为部分小鹏汽车车主提供家充桩安装服务。
此外,选择“抱团取暖”的造车新势力还有哪吒汽车与天际汽车。4月22日,哪吒汽车在官方微博为天际汽车打起了广告,而天际汽车也积极回赞,互相释放友好信号。
“面对当前持续低迷的汽车市场,各大汽车品牌为了加强营销推广,友商之间‘抱团取暖’不失为良策。”业内人士表示。
苦练“内功”防“被洗牌”
虽然小鹏汽车已经“祭出”了“最强智能汽车”的招式,但目前其软件实力如何、能否凭借智能化卖点赢得更多消费者青睐,还需等到交付后才能得到答复。而在这期间,造车新势力们如何“存活”下来,仍然是车企们面临的最大问题。
为提振车市,4月23日,财政部和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通知明确,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延长至2022年底,原则上2020至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新政规定,补贴前价格超过30万元的车型,不享受补贴(换电模式除外)。
然而,这对造车新势力们来说,真的是好消息吗?记者了解到,部分造车新势力为保住客户群体,甚至选择“自掏腰包”来减少补贴退坡给消费者带来的损失。比如,理想汽车CEO李想在补贴新政发布后表示,补贴下降的部分将由理想汽车自己承担,用户到手价不变。而蔚来也宣布,在2020年5月31日前提车的用户,可按照2019年国家补贴标准享受补贴,差额由蔚来自身承担——这对本已“勒紧裤带过日子”的造车新势力来说,无疑是难上加难。
“今年乃至未来两三年将是造车新势力面临严峻挑战的关键时期。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如果不能在此期间站稳脚跟并有所拓展的企业将被市场淘汰。”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宗巍表示。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则认为,造车新势力想要扛过低谷,最重要的还是要提升自身实力。“造车新势力应在充分尊重汽车产业基本规律,踏踏实实做好研发、采购、生产、销售、服务以及质量和成本等各个环节工作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尝试引领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