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柴
今天,山东重工·潍柴动力在扬州召开长三角战略发布会。同时,潍柴亚星将携四大“星概念”盛装亮相。
“潍柴(扬州)汽车项目是扬州改革开放以来城区最大的产业项目,要争取把项目打造成代表扬州形象的标杆式工厂、潍柴产品展示的形象窗口。”10月5日,市委书记谢正义一行深入潍柴亚星厂区调研,详细询问项目建设进展、设备安装、新产品开发以及投产准备等情况,鼓励全厂干部职工“完美开局”。
亚星,中国现代客车生产体系的创立者。新世纪以来,受国有企业诸多体制机制约束,在复杂生存环境中,她攀登过高峰也跌入过低谷,但改革探索从未停歇。
2011年,在山东、江苏两地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委、市政府站在建设世界名城、锻造世界名企的高度,锐意推动国企改革进程,作出与山东重工合作的重大战略决策,使亚星等一批本土国有企业怀揣梦想,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潍柴与亚星战略重组的故事,是扬州国企改革的经典案例。
王者归来
扬溧高速扬州段瘦西湖出入口至瘦西湖路、新甘泉大道,最近变得异常繁忙和热闹。随着潍柴动力长三角战略发布会临近,进出匣道驶向新厂区的车流、人流、物流比往日增加了两倍。
8日下午,记者驱车来到潍柴扬州汽车产业园,根据仪表盘行驶里程记录,整个新厂区东西向总长两公里。庞大的园区,给人带来视觉感官上的震撼。
“山东重工·潍柴动力长三角战略发布会”,俨然是全新亚星亮丽出列的历史新起点。
在发布会新品展区,记者看到,偌大的主席台两边,布设了核心零部件、商务乘用车、工程特种车三大板块。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次展览,亚星携星设计、星动力、星工艺、星智慧四大‘星概念’亮相,并展示了机场摆渡车、公交两款超级电容新能源客车和多功能欧系商务车。60台首款纯电动客车,将用于会务接待。”
曾经历几任董事长的亚星元老、潍柴亚星公司党委副书记徐年元说:“现在亚星新品不断,设计概念新颖,这在过去难以想象。很显然,这得益于加入潍柴后获得的新企业文化力量。”
自从加入潍柴,许多亚星人对“责任、沟通、包容”的潍柴文化崇尚不已。
“向潍柴学习,向潍柴人学习。”过去一年半时间,潍柴(扬州)汽车项目技改前方指挥钱栋一直吃住在工地,规定司机不能离开他视线50米。采访中,他总爱对记者说这么一句话:责任最重要。
最让钱栋体会到“责任重要”的,是市委书记谢正义经常不打招呼就造访工地。“隔个十天半个月,谢书记就会突然来访,有时白天来,有时晚上来,走到哪里就询问到哪里。只要是事关项目进展的水、电、气、管网等,事无巨细,他都要询问清楚。如果我们在现场提出困难,他一个电话就打到邗江区或相关部门领导那里,责成有关人员‘马上办’。”
让工地数千名工人无比动容的,是去年中秋节。“那天,谢书记有其他活动安排,就让孔令俊副市长和邗江区领导代表他到工地慰问工人,给大伙发月饼。那情景真让人激动,涂装车间100多名工人代表表示:大干一年,建成汽车产业园。”
“潍柴(扬州)汽车项目是扬州的重点项目,是真正的大项目。我们要全力以赴支持潍柴亚星项目尽快建设、竣工、投产。”在许多场合,谢正义都曾这样告诫责任单位和建设者们。
重大项目建设是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是全市工作的头版头条。说起“扬州服务”,钱栋用专业化的表述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叫做“‘强引擎’喝上了好的‘润滑油’。”
“靠乡镇和园区的力量,协调项目用水、用电、用气,跑审批,有时难免力不从心。区里专门安排了一名组织部副部长坐镇工地,即便遇到很棘手的难题,当天就可以带回区里,不出几天就会圆满解决。”槐泗镇党委委员张启东说,这一切都是为了保证潍柴(扬州)汽车项目建设“零障碍”。
采访中,记者还听说了这样一个故事。两年前,邗江北山片区槐泗镇域道路等级低、环境差,对外交通不畅,影响项目建设物资进出速度,对项目将来的形象打造是一大制约。于是,邗江区斥资2.8亿元,决定在北山工业园与扬子江北路之间建一条快速通道。
今年3月,这条新通道——新甘泉路东延工程建成,与瘦西湖路形成衔接。潍柴亚星营销公司负责人高兴地说:“出门上大道,直达市区大动脉扬子江路,今后商务车、大客车走全国、进城区就更快捷了。”
如今,潍柴亚星裹挟集团巨大产品系列树阵、强大研发优势,重装上阵。市经信委汽车产业处负责人告诉记者,“潍柴(扬州)汽车项目总投资3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占地1000亩。未来产能设计客车及新能源汽车2万辆,多功能商务车(大VAN)1万辆,特种车(含宽体矿山车、环卫车)1.5万辆,可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
北山见证,厂房见证,人民群众见证。潍柴、亚星,两个同样经历过动人心魄变革的国有企业,两个在不同领域、不同时期创造市场奇迹的中国工业英雄,从此紧紧依傍在一起。在亚星与潍柴重组、实现品牌叠加的背后,我们在追寻一个答案:是什么样的正能量让亚星“凤凰涅槃”、在市场化改革中重获新生?
始于扬柴
说起与亚星的战略重组,潍柴收购扬柴是一段绕不过去的历史。
在《扬州汽车工业志》零部件制造篇章中,记载有这么一段话:“1993年,扬州柴油机厂在全国同行业中,夺得为轻型客车配套、轻型货车配套和新品4缸柴油机产量3个第一。”
这段记载,见证了扬柴当时的辉煌。一位工业战线的老同志回忆说:“上世纪90年代,亚星、扬柴、扬机(扬州机械厂)是当时扬州工业的城市名片、城市形象。”
然而,作为国有企业,这些“名片”、“形象”身上的体制桎梏,是与生俱来的。
《扬州汽车工业志》编撰人、市经信委汽车产业处处长耿江波说:“1992年至1995年,扬柴连续4年保持多缸机、四缸机及配套轻型卡车、轻型客车发动机产销量全国第一,市场占有率高达51%。”然而,到了2007年,市场占有率滑落为6%。
许多扬州人疑惑:是什么原因让曾创造全国“规模现象”的扬州国企,悄然走上了下坡路?
据扬柴一位退休老职工透露,从“八五”计划延续到“十一五”计划,其间近十年左右时间里,扬柴很少有成套的重大技术改造,生产装备逐步落后于竞争对手。除了在排放升级方面作了一些研发投入外,攻略市场靠的是吃老本,也就是4102、4105型柴油机。
在扬柴发展历史上,十年时间是弥足珍贵的。在此期间,国内玉柴、锡柴、朝柴等企业狂风骤雨式地对铸造、加工生产线进行升级换代,对标欧洲排放标准。到2007年,扬柴从国内NO.1一路下跌,滑入全国前十的垫底位次。
扬柴20年的浮沉,让人揪心。2008年1月,履新扬柴董事长的金长山经过三个月的调研,作出了一个惊人的论断:“扬柴要在我这一任上破产!”怎么办?论证的结果是:要么注册新股份公司;要么,重组。
两条路摆在面前,怎么取舍?扬柴决策层将思路上报市委、市政府。
“当时市里非常支持扬柴转型。如果启动‘退城进园’项目,市财政提供了一笔土地补偿金,但这笔资金根本不可能支持扬柴完成第一期技改,缺口较大,更别说开发下一代新品和人才引进了。”市经信委负责“退城进园”工作负责人说,对市委、市政府来说,当时财政压力本来就比较大。
对注册新股份公司的设想,当时许多有远见的人士持反对意见。
一种最主流的声音是,扬柴四缸柴油机专为轻卡配套,而国内相关整车企业在生产规模达到10-20万辆左右时,都会考虑新上自己的发动机项目。也就是说,随着国内关联车企的规模扩张,扬柴就会失去越来越多的“老主顾”,扬柴市场空间萎缩“只是时间问题”。
重组是唯一的路。当扬柴将重组方案上报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提出三条意见:要选择最佳的合作伙伴,要有利于扬柴可持续发展,要保护广大职工的合法利益。
重组方案有三种:一是与玉柴合作。玉柴当时国内销量最大,倚重长三角市场。一旦重组成功,扬柴自然变成其长三角生产基地。但玉柴发动机品种齐全,扬柴有的,它都有。结论:选择与玉柴合作,没有前途。
二是与印度AL公司合作,AL公司每年从扬柴采购上万台柴油机生产发电机组,2006年曾萌生投入3亿元控股扬柴的设想。但是,它没有能力带动扬柴在排放水平方面升级。
三是与潍柴合作。潍柴做重型发动机起家,一旦重组扬柴,正好弥补其轻型4缸机的空缺,实现优势互补。换句话说,与潍柴重组后,扬柴会保留独立性,作为潍柴“战略存在”的一极。
2009年11月24日,市政府与潍柴控股集团战略合作签约,约定用十年时间,加快潍柴扬州汽车零部件及船舶动力生产基地建设,到2020年形成100万台的规模、产值突破100亿元,实现“双百亿”目标,重新夺回国内四缸机的龙头地位。
2009年12月30日,潍柴动力与扬柴合资成立潍柴动力扬州柴油机有限公司,注册3亿元(其中潍柴动力投资2.4亿元,扬柴投资6000万元,分别占股80%和20%)。此后,潍柴动力又增资1亿元,股比变为85:15。
有这样一组数据说明潍柴与扬柴的“战略合作”:从2009年至今,潍柴在扬州累计投资12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9亿元,建成了领先国内同行的铸造和精加工线,新建包括加工装配车间、铸造厂、维修中心等在内的新厂房,员工由1400人增加到6000人。
嫁接上“世界潍柴”的翅膀,“潍柴动力扬州柴油机”拥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由潍柴动力投资2000万欧元引进国际领先的意大利VM公司D系列、I系列九种产品,为十多种车型做全配套生产。其中D系列生产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工程机械发动机,I系列专门研制轻型商务车、轿车柴油发动机。
一直专注于农用机、轻卡等中低端市场的扬柴,借机到高端市场去分享蛋糕。
潍柴重组扬柴,相当于再造了一个新扬柴。
不屈亚星
在中国客车工业史上,亚星是一家令人无法忘却的客车企业。
它曾经那么辉煌:第一个客车专用底盘,国内第一家通过自主开发底盘生产整车的厂商,国内率先突破5000辆销售数字的客车企业,连续7年全国销售第一,巅峰时期年销量超过第二至五名销量之和……
它又那么命运多舛,从顶峰滑落的速度快得令人叹息,一次次重振旗鼓的努力又总是事与愿违。
亚星的发端,比共和国诞生还要早。根据江苏亚星汽车集团提供的网站信息,1949年5月,上海市军管会接管原国民党空军工兵总队修护连,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空军后勤部汽车修理所”,这是亚星的前身。后来,几经更名。1990年,更名为“江苏省扬州客车制造总厂”。
1995年11月,省政府批复同意扬州客车制造总厂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定名为“江苏亚星客车集团有限公司”。1996年8月,集团公司正式成立,为首批国家300家重点企业,江苏省重点企业集团。
“亚星的发展史,是一部扬州人民艰苦创业的历史,也是一部市委、市政府不断解放思想、改革探索的历史。”潍柴(扬州)亚星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金长山说:“尽管亚星是一个命运多舛的老牌国有企业,但它凝聚了扬州人的汽车情结、汽车梦。个中面临着艰难的国企改革,但历届市委、市政府对亚星的发展一直充满着信心。”
与扬柴一样,上世纪九十年代是亚星“如日中天”期。1998年,亚星以年产客车1.4万台笑傲国内群雄,当时的金龙年产2000多台,宇通仅1000多台。
时光如刀,市场无情。3年后,也就是2001年,金龙销量跃居国内第一,亚星次之。此后,亚星市场占有率逐年下滑,到2009年,已经滑入第24位。青岛一位汽车运输公司总经理满怀感情地说:“我从司机到领导,是一路开着亚星大客成长起来的。我想死心踏地爱亚星,亚星一定要雄起!”
“不改革,死路一条!”1996年9月,江苏亚星客车集团公司与德国梅塞德斯-奔驰公司(现戴姆勒克莱斯勒股份公司)签署合资协议,共同出资6010万美元组建“亚星-奔驰有限公司”,双方各占50%股份。
“当时与奔驰合作,就是希望引进奔驰先进制造技术,带动亚星提升创新力和市场竞争力。”市经信委资深处长潘增元说。
此后的市场化改革接踵而至。1998年9月,经省政府批准,江苏亚星客车集团公司为主发起人发起设立扬州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占67.67%股权。11个月后,亚星客车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功进入中国资本市场,是当时我国客车行业少数几家上市公司之一、也是继仪化后第二家上市的扬州企业。
携手奔驰、股票上市,果真改变了亚星?
据知情人士透露,与奔驰合作后,受当时西方对中国实行技术封锁的影响,加上文化不兼容,奔驰方面没有把技术植入亚奔,更不用说“亚客”能从合作中分享到“技术溢出”的好处。
根资料记载,从1998年至2007年7月20日间,“亚奔”和“亚客”几经股权变更。2006年,江苏亚星客车集团从格林柯尔手上回购亚星客车股份60.67%的股权;同年7月,收购扬州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部分股权;10月,回购戴姆勒克莱斯勒持有的亚奔50%股权;11月,经市国资委批准,扬州盛达特种车100%股权划归江苏亚星客车集团。2007年2月,亚奔公司更名为“扬州亚星商用车有限公司”。同年7月20日,江苏亚星客车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江苏亚星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近十年几经股权易主,资源整合,关于亚星的新闻不断,个中伴随着各种改革的纠结、阵痛。“吹尽黄沙始见金”,亚星在那一段十年中,交出了昂贵的改革学费,也得到了充分的市场历练。
“从那以后,亚星旗下聚拥了客车、动力柴油机、商用车、特种车四大产品系列,架构定位清晰,存量资产良好,生产资质全面。应该这么说,这为后来潍柴控股重组亚星打下了坚实基础。”金长山说。
梦想启航
2011年,几则关于扬州亚星与潍柴控股重组的重磅新闻在业界引起巨大轰动:3月,亚星集团与潍柴扬州公司签署协议,将持有亚星客车51%的股权无偿划转给潍柴控股集团;同年11月至12月间,亚星商用车、盛达特种车股权划转给潍柴的程序完成。
一方是资金实力雄厚、核心零部件资源丰富、发展势头强劲的汽车业“新贵”,一方是技术底蕴尚存、知名度犹在的客车“老帅”。潍柴的介入能否让亚星再创辉煌,引发社会以及股民们的热议。
尤其是市政府将手上的亚星股权“无偿划转”,在一批工业战线上的老同志眼里,“是以真诚换合作的解放思想之举。”
“因为涉及国有资产的保护和增值,在投资决策方面双方都是慎而又慎的。”据市经信委一位见证谈判、签约全过程的同志透露,市委、市政府领导对重组方案非常慎重,认真对照《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和省国资委《关于企业国有产权协议转让有关事项的通知》精神,多次召开常委会研究讨论,听取专家论证意见,在“无偿划转”、战略重组问题上取得了高度共识。
“‘无偿划转’是市委、市政府领导站在亚星长远发展的角度作出的重大决策,得到了山东、江苏两省国资委批复认可。”金长山说,潍柴控股重组亚星,符合“优化地方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提高国有资产运行效率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有利于国企沿着产业链和价值链方向发展”等国家政策要求。
而在业界,潍柴控股重组亚星,被誉为是一件“美上加美”的战略合作,并引发了三大猜想:
猜想一:携手能否改变我国大中型客车行业格局?
对潍柴而言,进入客车整车市场是酝酿多年的梦想。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大中型客车行业由宇通、大金龙、厦门金旅、苏州金龙4家企业主导,“一通三龙”年销量占我国大中型客车总销量一半以上的,在技术和工艺进步、品牌和管理提升等方面全面领先整个行业。
独立客车企业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是我国大中型客车行业的一大特色。与此相对应,客车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快速的市场反应和强大的市场适应能力。然而,受产销规模限制,独立客车企业都不拥有发动机、变速器等核心零部件配套资源,难以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潍柴控股重组亚星客车的可能,让业内人士看到改变这一现状的机会。重庆交通大学教授王健分析:“如果潍柴控股能够有效整合旗下动力总成资源与亚星客车的整车技术,可能对以‘一通三龙’为代表的独立客车企业形成挑战,甚至可能改变我国大中型客车行业的基本格局。”
入主亚星客车后,擅长资本运作的潍柴控股借亚星客车之手收编其他客车企业。今年1月,潍柴控股旗下扬州亚星客车以8327.59万元取得重组后丰泰汽车51.53%的股权,打造新能源客车基地和客车出口产销基地。
在潍柴动力董事长谭旭光眼里,扬州亚星新能源客车是潍柴5年后新的增长点。今年5月,潍柴动力与亚星客车联合研发的新能源“WN20”动力总成在多地的政府采购中中标。
猜想二:挑战玉柴在大中型客车柴油机市场的优势地位?
潍柴控股是我国重型车用柴油机市场的领军企业,然而,在大中型客车用柴油机市场,广西玉柴是主要竞争对手。后者在大中型客车用柴油机市场的份额超过50%。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潍柴控股车用柴油机销量不到玉柴销量的60%,但以千瓦计是玉柴销量的1.17倍。这表明,潍柴控股的优势是重型柴油机,广西玉柴的优势是中型柴油机,我国大中型客车大量采用的正是中型柴油机。
有业内人士说,亚星客车虽经历了多轮改革阵痛,但积累了丰富的客车整车制造经验。如果潍柴控股能很好利用这些资源,提高旗下动力系统与客车整车性能的匹配,将增强在大中型客车市场的竞争力。
猜想三:潍柴控股将借力进军轻卡和乘用车领域?
一位已经离开亚星客车的员工告诉记者,虽然只生产大中型客车,但亚星的汽车生产资质很全。“除了轿车,亚星客车几乎可以生产所有种类的汽车”。换言之,亚星客车能在整车制造领域为潍柴控股提供不小的施展空间。
另一类容易让人联想到的车型是轻卡。收编扬柴后,潍柴动力斥资引进意大利VM公司先进的轻型柴油机技术及产品,搭建起全新的研发平台。潍柴控股借势进入高端轻卡市场并非不可能。
尽管以上猜想或是“将来时”、或是“现在进行时”,但今日亚星已经“梦想启航”。
根据潍柴“十二五”规划,扬州板块将以“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市场占有率持续增长”为核心,打造客车、商务客车、特种车等商用车发展平台。其中,客车进入全国行业前6名,扫路车进入前3名,市政环卫工程车、公路运输车均进入前5名。
“围绕潍柴整体战略,制定完善好扬州板块战略,实现更高的目标。”对扬州板块,谭旭光要求,将来亚星要以新能源客车为主要发展方向,做大、做强、做响亚星客车品牌,进入业内前三强,构筑起长三角板块战略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