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安部交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规范违法认定和处罚标准、打击非法中介遏制“买分卖分”现象。引起了卡友的热烈讨论,全年12分,面对着各种违章的情况,动辄在扣分周期内的降级处理,一棍子打死的“严”,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 严打行动消除滋生腐败现象 高压政策未必治本
对于严打“买分卖分"这类扰乱交通管理的行为,从表面看,打击了暗箱操作以及腐败环境的滋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做为广大交通参与者应该一致拥护,但事实上,这类行政手段确实还需要打一组综合拳,需要一整套方案来解决交通违法的现状。单靠“罚”这样的单一手段,针对职业驾驶员,弊大于利。
报道中提到,具体细则的修改应当秉承公开、透明、公正、科学的原则,引导社会各方参与讨论。这也彰显了我国民主治国,立法为民的优越性。可往往交通参与者的文化水平本身不高,一些基层第一线的声音很难传递,理性的声音又极少,很难沉淀有价值的信息,很难透过现象看本质。
同样“沟通”这一方面,考验着政府交通部分的“聆听”能力,也考验着整个国家交通安全的管理能力。不妨下面来分析一下“买分卖分”的那些事。
● 职业驾驶员为何违章扣分 却重复违规屡禁不止
不同于私家车的违章现象,酒驾,闯红灯,严重超速,高速倒车等严重违法行为。前面这些严打,对交通违章行为零容忍,大家拍手称快。职业司机中,卡车司机的这一群体有些不同,违章多数为摄像探头超速,占道,超载,闯违禁路段,高速停车等问题。且最少3分为起点。这些问题是否都是主观的违章,这里其实还需要谨慎分析 区别对待。
一、超载严惩无可厚非 方式不能单一粗暴
超载违法的处罚,一直被很多职业司机吐槽,也滋生出很多腐败受贿现象。交通管理部门多次严打整治,问题并未彻底解决。职业司机与车主也有话要说,哪个地方管理的“松”,哪里的超载就严重。重罚之下,现实中,各种巨大利益面前,并不利于廉政,公正执法的持续进行。
对违法本身没有深挖根源,往往认定违法事实容易,根治超载现象就需要智慧了,不仅仅需要执法部门对“违法事实”的严打态度与手段,还需要各部门对运输行业内切实有效的强制干预,“打蛇打七寸”,对超载现象的顽疾,需要各部门的协调,广大从业者更希望看到,对超载的动向“警告制止,严厉处罚”,对超载行为的实施者“究责法办”,对超载行为的被迫执行者司机“说服教育,酌情处理”。这样的“严”,更根治有效。
现状下对超载的预防,各地方的交通管理机构都没有明确的管理权限,“谁都可以管,谁也没有明确管”。认定的违法事实抓住“被迫执行者行为”严打,司机只是从业者,固然违法过程存在,却非“明知故犯”这样的简单原因,重罚只能造成更多从业者失业,贿赂行为愈演愈烈,这就造成本文提到的“为了维持生存的基本权利,不惜花钱买分来继续从业。试问谁之过?
解决之道:
以山西为例,公路三乱这顶帽子曾经是山西挥之不去的阴影,现在却名副其实的超载治理样板省份。无非是源头治理,全程监控,超限监测落在实处。做到超限车无法在道路上行驶,超限车追究源头责任。反而超载运输的单一“处罚”措施少了。
具体执行情况是:
源头不敢超载,超载追究货物所有者及机构
24小时公路超限固定检查站,超载无法通过
高速公路拒绝超载车辆通过,必须称重检测
堵着超载的决口,看起来并不是难上加难,而大量的地方交通管理部门,只对司机处罚加扣分,这种严打消灭不了违法行为。除了上缴的罚款,和苦不堪言的从业者艰难处境,对国家经济建设,对社会稳定发展没有任何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