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安监总局联合发布《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管理办法》要求旅游包车、三类以上班线客车、危货运输车辆、重型载货汽车和半挂牵引车在出厂前需安装符合标准的卫星定位装置,并接入有效监控平台。如未按规定执行,将不予核发或审验道路运输证。
卫星定位“前装”成最大难题
将在7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管理办法》,是否会对运输行业产生影响?道路客货运企业又是否做好了准备?
● 运输企业已准备到位
“该《管理办法》的出台对我们没有任何影响。”北京祥龙阿尔萨客运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波介绍说:“两年前,公司已经为所有车辆配装了GPS系统,现在还可以和北斗兼容,可以说,我们在动态监管方面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体系,因此不管这项规定何时实行,我们都已做好了准备。”
“我公司从2004年便在每辆车上安装了GPS系统,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服务方会对产品进行不断更新升级。如今,GPS已经成为运输车辆的标准配装。”上海舜通物流公司总经理谭卫东说。
在上海,不仅货运车辆配装了GPS系统,客运市场也已全面覆盖。“上海客运车辆已100%安装了GPS系统,而且在两年之前就完成了该项工作。目前,我公司每一辆车的动向都能在监管平台上有效监管,所以该《管理规定》不会影响我们的正常运营。”上海中旅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世平表示。
其实,政府在要求安装动态监测系统之前,就多次提出安装卫星定位系统,而且去年还设定了9个示范城市推广北斗终端,因此可以预见,绝大多数城市的客货运企业已经落实。
“的确,作为北斗试点城市,我们先于政府的要求提前安装了GPS系统,而且一年前在我们车上又装配了北斗系统。可以说,我们超额完成了国家规定的任务。”安徽省阜阳市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和祥说。
此外,重庆富皇建材车辆管理处车队经理杨春发也指出:“虽然该《管理办法》要求在2014年7月1日起对运输车辆实行动态化监管,但重庆本地很早就要求安装动态监测系统。目前我公司内部车辆以及租赁车辆均已配装了GPS,而且以后更新也必须安装,否则无法在重庆落户。”
● 用户认同安装动态监测系统
记者了解到,如今客货运用户对动态监测系统的认识有了很大转变,并表示认同安装该系统。
“安装动态监测系统非常有必要。”王波表示,对于客运企业而言,原先最大的难题是车辆运行过程无法得到有效监管,以至于出现司机违规操作的现象。虽然这些问题我们事后可以通过行车记录仪了解,但欠缺及时性且不能在第一时间纠正。而安装动态监测系统后,监管人员可以在司机行驶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因此,动态监测是保证行车安全非常重要的手段。
此外,与欧美相比,中国道路运输驾驶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比较薄弱,而且运输车辆以获取利润为目的,在利益的驱使下难免会出现超速、超载、疲劳驾驶。“因此,必须利用行之有效的方式才能保证道路运行安全。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来看,GPS、北斗等监测系统可以有效杜绝运输过程的违规行为,因此我非常支持安装动态监测。”王波说。
“确实非常重要。”杨春发指出,GPS系统对车辆的行驶路线、油耗、停留时间都有记录,管理人员能从中了解到车辆的即时信息。比如,油表变化曲线突然下降,这就说明车辆可能出现了漏油或者驾驶员故意偷油的情况。“虽然安装GPS要花掉一定费用而且每年还要交服务费,但与该系统所作的贡献相比,付出的成本真的不值一提。”杨春发说。
对此,谭卫东也认为,利用科技手段抓安全是非常好的办法。“我们深知动态监管的重要性。通过该设备我们能看到车的动向、速度和油耗,还能规范司机的驾驶习惯,有效节省运营成本。虽然每辆车每年的服务费大约为500元,但企业得到的回报远远大于支出,而且公司的管理也上了一个台阶。”他说。
● 政府应加强监管
然而,虽然目前大多数货运车辆安装了GPS,但接入公共监管平台的较少,多数还是以企业为单位进行自我管理,导致很多企业没有负起监督责任。不仅如此,《管理规定》要求车辆需在出厂前安装符合标准的卫星定位装置,但由于种种原因,车辆仍以出厂后安装居多。
“从我们调研的情况看,虽然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但各地、市交管部门和公安系统对政策的理解和具体实施细则还存在差异。就像去年安装北斗终端一样,国家要求车辆出厂前就要安装,但实施情况并不理想。”陕汽智能服务中心负责人指出:“其主要原因是交通部出台的政策属于指导性质,没有具体的执行方案,这就造成上有对策、下有政策的情况发生。虽然规定主机厂前装终端,而且任何第三方不允许拆除或者将终端IP机端口指向调整,但第三方可以重装设备,而且不违反国家规定。况且各地政府早已选择好终端运营商,如果终端设备从后装变为前装,运营商的利益将受到损失。所以现在很多地区不认可我们在出厂前安装的设备。”
“目前在某些地区,即使车辆在出厂前安装了设备,用户也会将其拆掉再装指定的终端,或者干脆不拆除直接在其他地方安装第二套设备,这样的情况非常多,所以我们推进前装是非常难的。现在我们也在探索一些模式,但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某重卡车企负责人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外,还应加强每个省以及各个地、市的监管和落实,这样才能确保前装工作顺利开展,否则即使国家有要求、用户也认可,但是操作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大阻碍。“国家应推行切实可行的政策以及细则,便于整车厂操作并真正推行下去,单靠指导性文件是起不了太大作用的。”他指出。
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王健认为,首先应当肯定政府管理的方向是正确的,但其合理性还值得商榷。因为《管理办法》从形成到实施没有得到广泛的验证,所以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很难按照规定的细则来实施。因此,政府还应加强有效监管,避免各地区出现推行情况不一致的局面。
注:本文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请尊重版权保留出处,一切法律责任自负。中国汽车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汽车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