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报道,去年10月1日,《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即汽车三包法案正式出台。值得关注的是,政策实施已满一年,许多车主对这此仍然不了解,实施效果也难尽人意。
汽车三包主要解决汽车使用过程中的修理、更换以及退车问题。去年10月1日正式在全国强制实施。当时各方预计,消费者维权有法可依后,退换车的量将会大增。然而广汽本田北京华通店相关人员介绍,一年来,情况并没有太大变化。
华通店:都会跟客户去详细介绍。目前三包很少客户来反映,回来维修的有,退车的客户目前还真没有。
来自国家质检总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汽车投诉量为4132起,同比还下降一些。国家质检总局方面认为,这都表明了“三包规定”出台后的成功。 |
不过,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数据却显示,今年上半年组织受理汽车投诉12643起,同比增长了29.2%。对于“数据打架”,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认为,主要还是消费者投诉习惯造成的。
罗磊:质检总局投诉是产品制造质量比较多,车辆本身制造缺陷引发安全故障。使用和维修过程中,与销售商和维修商摩擦可能到消协投诉。
尽管消协的投诉量过万,但对比中国1.37亿辆的汽车保有量,即使汽车质量大幅度提升,投诉量仍然很少。国家缺陷产品管理中心主任陈玉忠分析,汽车三包仍处于试验阶段,有93%的新车购买者对此根本不了解。
记者随机询问一些车主也发现,大部分对细则都不清楚。一位新车车主表示,自己意识不够,经销商也没有说明白。
车主:当时销售员没有特别仔细地讲三包有什么样的情况。万一主零件发动机出现问题,到底会不会更换汽车或者主要部件?这是我最大的一个顾虑。
在罗磊看来,认知程度还不是最关键的问题,政策落地最大的“拦路虎”仍是维权鉴定。按照规定,对存有争议的三包问题,消费者可选择质检总局建立的专家库提供技术咨询。但有人质疑专家和厂商有利益关系,能否公正评判很难说。罗磊建议,第三方鉴定也可以开发政府资源。
罗磊:可以利用现有的,交通层面,车辆检测场。在这个商务口,鉴定评估机构也是鉴定场车辆故障以及价值的机构。把这种机构铺设好,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
据了解,国家质检总局目前已联合多个部门在全国进行调研,酝酿对三包政策进一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