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晨报刊登《我的产权车位为何不让安充电桩》一文,讲述上海市民为了在自家产权车位上安装充电桩却屡屡碰壁,引发了不少新能源车车主的共鸣。然而,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与私家充电桩想装没法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量公共充电桩的使用率却极其低,鲜有新能源车车主问津,成了隐形的资源浪费。
据上海市新能源汽车数据采集和监控中心信息平台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市充电桩的使用率仅为6.76%,即有九成多充电桩无车问津。业内人士认为,充电习惯、充电费用和标识不明成了公共充电桩遇冷的三大主因。
新能源车主:超过1公里范围就不方便
大量的公共充电桩成了摆设,原因何在?记者昨天对十名新能源车车主进行了问卷采访,令人惊讶的是,他们之中竟无人使用过公共充电桩,而对于不使用充电桩的原因,大多数人归咎于“太不方便”。
车主康学智家住松江泗泾,上班地点位于浦东张江,他告诉记者,自家和工作单位附近都没有充电桩,而上班沿途的一些停车场内虽然有充电桩,但自己不可能半途停下去充电,“感觉公共充电桩对自己没有带来任何便利”。
“我也想用公共充电桩给自己的车充电,就到网上去搜索充电桩的地图,但搜了好久也没有找到,只得作罢。”车主顾华则认为,公众对公共充电桩信息的知晓度不足,是导致许多充电桩“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主要原因。
而十名新能源车车主一致认为,如果公共充电桩的位置位于自家小区或工作地点1公里范围内,他们还能接受,超过1公里,用公共充电桩给爱车充电并不方便。
康学智表示,为了给自己的产权车位安装私人充电桩,他奔波了4个多月,仍然卡壳在物业处,自己无奈放弃用电能改用汽油,而不少公共充电桩却乏人问津,这是一种资源浪费。
业内人士:公共电桩应急功能更突出
市新能源汽车推进办公室负责人刘建华表示,新能源车车主上路时,最担心车辆的电能耗尽导致车辆抛锚,这种精神忧虑有一个专门的名词——“里程焦虑”。而公共充电桩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给这类车主进行“补电”,在20分钟至半小时内,对车辆电池系统进行快速充电。可以说,公共充电桩的数量越多,新能源车车主的“里程焦虑”程度就会越低。从这个角度来讲,公共充电桩的应急功能更突出。车主要给新能源车进行日常充电,应首选家里或工作单位的充电桩。
“事实上,在国外,公共充电桩的使用率也不是很高。”刘建华表示,出门后在公共充电桩充电的新能源车车主并不多。
刘建华同时透露,按照国务院相关指导意见,政府部门应该对公共充电桩提供土地等资源帮助,并将其纳入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体系,尽快制订相关细则。
[记者探访]
五个充电桩三个有故障
●地点:共和新路3070号停车场
闸北区共和新路3070号是位于中环线旁的大型交通换乘枢纽,进入底层停车场约50米,记者见到了五个半人多高的充电桩,仅一个充电桩前停了一辆私家车,其余充电桩前的停车位均是无车状态。记者发现,这唯一一辆停在充电位上的车其实也不是新能源车,而是普通的汽油动力汽车。
按照充电桩的指示,面板上绿灯亮表示充电桩处于可用状态,红灯亮则为故障。在五个充电桩中,仅有两个亮着绿灯,另外3个则是亮着红灯,面板上的液晶屏提示“本充电桩系故障状态”。
经常在该停车场停车的市民高先生表示,从未见过新能源车到此处来充电;停车场的保安也证实,平时几乎没有新能源车来充电。记者向保安室一名中年男子询问充电是否要收费,该保安表示是免费的,只要把电线连上充电桩即可,但记者随后询问:“为何充电桩面板上写充电前需刷卡?要刷的是什么卡?”保安却无法回答,称不清楚具体操作。
“僵尸充电桩”四年未拆
●地点:华石路宜家商场旁
徐汇区宜家商场旁的华石路人行道上的4个电动汽车充电桩非常引人注目,为了配合市民使用充电桩,路政部门在马路上划出了4个停车位,并设置了“充电专用车位严禁其他车辆停放”的标识。
然而,市民林先生在这个充电桩上“吃过药”。上个月,林先生驾车到附近办事,本想把车停在充电车位上充电,谁知把电线拖到充电桩前准备连接时,才发现充电桩根本没有充电功能,仅是一个外壳而已。
附近居民表示,这4个“僵尸充电桩”是2010年世博会时安装的,之后就断电了,内部机电设备也被掏空了,徒有一个空壳,至今已四年了。“我从没见有新能源车来这充过电,但这4个充电桩却白白占去了四个停车位。由于有禁停标识,非新能源车停在这里是要吃罚单的。”
记者注意到,由于许久不用,“僵尸充电桩”上已经积了厚厚一层灰,一些塑料配件经日晒雨淋已老化,甚至还有小广告粘贴在充电桩上。
高调开通后就没动静了
●地点:中山东一路32号半岛酒店
半岛酒店的地下一层停车场安装有3个免费的充电桩。柔和的天花板灯光、流线型的充电桩外观、专用的车位护栏、印有文字说明的塑胶地面充电位,仿佛无声地宣告——这是一个高端新能源车充电场所。但是,记者在充电位旁逗留许久,始终没有见到有车前来充电。干净洁白的塑胶充电位上,几乎看不出车轮的痕迹。
保安介绍,这3个充电桩系今年10月安装完毕的,当时还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开通仪式,但之后就没啥动静了,“平时几乎没见过有车来这里充电”。
充电包月费1000元太贵
●地点:吴淞路130号
在吴淞路130号上海城投控股大厦地下停车库的一角,5个充电桩一字排开,外壳上的LED灯散发着淡淡的蓝光,煞是好看。不过,充电桩前划出的专用停车位上,却一辆车也没有,偌大的空间,让充电桩显得很孤独。
停车场保安表示,虽然偶尔会有新能源车进入停车场停车,但几乎没有车主选择在此处充电,原因是费用较高。“在这里充电是包月的,每个月要1000多元。说实话,花这点钱包月去充电,还不如选择加油,价钱差不多还更方便。”
去充电吃“闭门羹”
●地点:沪太路1899号
为了帮助新能源车车主迅速找到附近的公共充电桩,本市首个公共充电桩搜索软件“车易充”于本月初正式发布,这个APP应用程序可以直接下载安装在手机或平板电脑里。软件数据显示,沪太路1899号有5个免费充电桩,但记者发现此处仅是一个综合客运交通枢纽站。
记者从沪太路1899号入口进入地下车库,却被保安告知,若要充电需走江场西路出入口。记者随后改走江场西路出入口进入地下车库,又被保安告知,此处的确有充电桩,但不对外开放。
记者看到,这些不对外开放的充电桩前停满了新能源车。据保安称,这些车是某家企业供客户试用的,而且由于充电桩的充电费用较高,平时只能从室内拉出拖线板给车充电。
“周末充电效应”明显
●地点:曹安公路墨玉南路停车场
曹安公路、墨玉南路路口附近的露天停车场位于嘉定区安亭,3个充电桩被设置在停车场入口处的黄金位置,“电动汽车专用充电停车位”的黄色指示牌非常醒目,但没有一辆新能源车在充电,因为充电位上安装有地锁。
保安告诉记者,他负责在停车场入口执勤,距离充电桩仅数米距离,只要有新能源车车主要到充电位充电,他就会把地锁打开。由于有了地锁,管理起来方便不少,其他车辆不会误停到充电位上。
保安称,工作日来充电的车辆并不多,但每天至少也有一辆车在此充电。到了周末,由于该停车场毗邻大型商业中心,不少市民会驾驶新能源车来休闲消费,趁吃饭、购物的时候给爱车充电的人比工作日多出不少。
非新能源车鸠占鹊巢
●地点: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
“车易充”软件显示,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校园内有6个新能源车的充电桩,但记者来到学校门口向保安和学生打听,却无人知道充电桩在何处。记者在校园里逛了十多分钟,从一名正在修建树木的绿化工人口中得知,充电桩好像在大礼堂后面。
记者随后前往大礼堂,绕到其背面才终于发现了6个充电桩。充电桩前的充电位上依次排开停了6辆车,仅有2辆在充电。
一名同济大学的老师表示,在此处充电的大多是购买了新能源车的教职员工,不过由于学校的停车位紧张,不少非新能源车也会停在充电位上,有时甚至出现充电位停满了非新能源车,而新能源车却无处可充电的情况。
充电免费可来者仍不多
●地点:周家渡路163号
周家渡路163号停车库位于世博园区内,安装有十台壁挂式充电桩,虽然在此处充电是免费的,但前来充电的新能源车车主并不多。记者看到,十个充电位上停了八辆车,其中仅一辆车为新能源车,其余七辆车均为非新能源车。
该新能源车车主表示,周一至周五,在此处充电的车辆非常少,一般一两辆,周末会略多些,但也不会超过四辆,大部分的充电车位都被非新能源车占据。
记者注意到,一名保安经常在新能源车充电车位附近巡视,引导非新能源车停至它处。而一旦保安稍许离开,非新能源车便会停到充电车位上。
[大数据分析]
遇冷三大原因
新能源车车主的充电习惯。数据显示,电动汽车的日平均充电次数仅为1.68次。中国电动汽车消费者倾向于将汽车电量保持在60%以上,尽可能避免电动汽车电量下降到60%以下时继续使用电动汽车,而美国电动汽车消费者的充电初始电量则从30%开始。也就是说,美国的消费者在车辆还剩下30%的电量时才充电,而中国的消费者往往在还有60%的电量时便开始充电了。这也可以证明,对于中国的新能源车消费者来说,几乎没有必要在半路的公共充电桩应急充电。
我国的新能源车车主大多喜欢在家里或者单位里充电,觉得在停车场充电不是很方便。上海国际汽车城有限公司相关人士表示:“有的人去市中心某地办事需花费半天时间,那么可以把车停在公共充电桩处充电。如果仅是开车路过,除非是电量即将耗尽,否则没人愿意停下来长时间充电。而且,新能源车一小时仅能充进20%左右的电量,充满一辆车的电池需等候5至8小时,因此很少有人选择在公共充电桩充电。”
充电费用问题。一些收费的充电桩,充一度电收费一元,而且还需要办充值卡,有的新能源车车主觉得流程太繁琐。
而且新能源车车主对价格比较敏感,在自家充电,每度电收费仅6角左右,如果是晚上10点后充电,还可以享受半价电费,因此公共充电桩的收费还是略显昂贵。
另外,接受调查的用户几乎没有在晚间充电的记录。目前购买新能源车的用户几乎都是在公司充电的,也就是说在家中不能充电的情况下,公司可以充电是购买电动汽车的首要保障。
公共充电桩的宣传力度不足。有的地方拥有数量不少的公共充电桩,但该区域的公共充电桩指示标识却未配套完善,导致一些有充电需求的新能源车车主根本不知道此处可以充电。有的停车场设有公共充电桩,但整个停车场面积很大,缺乏相关提示标牌,造成新能源车车主对充电桩的具体位置不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