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部关于雾霾问题的新闻调查纪录片,吸引了社会各界巨大的关注。调查视频指出“柴油车全面环保造假”是雾霾的关键原因,官方也出面承认“柴油车全面造假是行业秘密”,一个巨大的疑问随之产生:柴油车环保造假为何如此泛滥?该视频给出的解释是:执法主体不明确,执法部门懒惰。事实真的如此吗?
● 环保造假的柴油车,危害巨大、存量惊人
夜色已深,大妈不再做饭,轿车不再奔驰,工厂不再排污,工地不再扬尘,可是天空依旧灰蒙。很多人遂提出疑问:雾霾从哪里来?为解此惑,柴静和一批执法人员,在深夜逼近凌晨的时候,来到北京的远郊延庆,从那里进城的各种柴油车,给出了答案。
这些柴油车,贴的是“国四”、“国三”的标,配置却是“国二”甚至“国一”。这种情况有多普遍呢?按照视频里北京市环保局官员李昆生的说法,90%的柴油车都在环保造假,这已经是整个行业的秘密。
由此带来的危害是,根据环保部的数据,即使是一辆达标的“国四”柴油车,其排放的氮氧化物(雾霾重要组成部分),就相当于90辆“国四汽油轿车”,但如果这是假“国四”柴油车,则其排放约等于200辆“国四汽油轿车”。
按照90%的柴油车都在环保造假的说法,现在每天约8万辆柴油车夜间进京或过境(绕六环),其排放远超北京全市所有车辆(540万辆)同时行驶带来的后果。由此可见,用限购小汽车的方式,企图达到环保的目的,在造假柴油车面前是多么卑微无力。
● 执法懒惰、执法主体不明确,不是造假柴油车泛滥的根由
既然环保造假的柴油车危害巨大,范围又如此广,一个问题必然需要被回答:这么多年来,为什么不去处理它们?柴静给出的解释是:执法主体不明确,执法部门惰政。“执法主体不明确”指向的是政策问题,意思是工信部、环保部、质检总局存在互相推诿的空间,本可以对这些造假车辆召回、销毁却无人负责;“执法部门惰政”指向的是主观积极性,如果工作勤快一点,很多问题就能暴露、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