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让这位领导受刺激的是,这两位前任手下最近“阔气”地向老东家发出了近万台的无动力车身采购订单。这在整个工厂都引起不小的轰动,成为一个“奇谈”。而一想到这些车被装上电池转手廉价卖掉后,就能挣到大把大把补贴,这位领导“胸闷”了好几天。
所谓“电动车改装”,即向车身生产厂家购买车身,再将外购的电池装在车身上,在出厂销售前也会进行最基本的技术测试。但由于缺乏前期研发环节,所以对车辆的稳定性、安全性及一致性等性能表现无法保证。更谈不上技术先进性。
王高和这位领导都明白,在已被提升为国家战略高度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下,不乏这样靠钻政策空子“发横财”的“前同事”。
根据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普惠制,新能源汽车企业在研发和销售环节都能获得补贴,只要车辆达到规定的技术标准,除了中央财政补贴,还能享受与中央按1:1发放的地方补贴。过去几年间,一辆电动轿车卖出后最高能拿到12万的补贴,新能源客车最高补贴额度更是覆盖了车辆的全部成本。前所未有的高额补贴和不够严格的监督机制,直接催生了大量“骗补”者。而这也是造成新能源汽车销量与上牌量之间存在巨大数据“黑洞”的主要原因。
“使用低标准电池、虚报续航里程,这些都是最初级的骗补手段,”一位不愿意具名的知情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更掩人耳目的是“左手卖、右手买”的骗补方式。
“部分投机企业在造车的同时私下成立租赁公司,生产出的电动车转手就卖给了自己的租赁公司,从左手倒到右手,补贴也跟着拿到手。”上述人士认为,这种行为已经属于恶意骗补。
“更重要的是,这些车最终并未上路运营和行驶,而我们正规造出的电动车全部都会在路上跑着。”国内某大型汽车集团新能源销售公司副总王毅(化名)告诉记者,新能源扶持政策的目的就是扩大新能源的实用规模,但大部分骗补的车“卖出去”后就不见了踪影,“这些车很可能都没有到达消费者手中,”徐长明称。
那么这几万辆新能源车都去哪了?“还能去哪儿?可能拿完补贴就停在库房了,也可能把电池拆了卖了,更可能是拆下电池重新组装,再申请一轮补贴。”王毅称,这已经是业内公开的“秘密”。“我亲眼见过一批电动车放在仓库里半年没动过,但却都是已经卖出去的。”
另一家汽车集团的新能源总监陈华(化名)对记者表示。7万辆的数据差中有1到2万可能是在走上牌的流程,其他的4到5万辆则是骗补的车辆。对于这些骗补车辆的去向,身为一家电池制造企业技术负责人的陈许(化名)十分清楚。骗补产业链后半部分的二次套利,是众多新能源车凭空“消失”的主要原因,也是情节最为恶劣的骗补手法。